◆孟學軍
(吉林省梨樹縣職業高中)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高中語文在高考中的比重非常大,然而很多學生尤其是高三的學生對于語文充滿了恐懼感。高中語文教學的模式單一,內容枯燥,也嚴重抑制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因此,本文重點研究高中語文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提出創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途徑和辦法,培養學生對高中語文的興趣與愛好。
高效是指對高中語文教學活動進行價值上與質量上的雙重判斷,實現教學活動的效益最大化。即高效包括了教學效果、教學效率和教學效益三個方面。教師必須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教學工作,教會學生知識,最終達到教學活動與教學目標的相符合。學校和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階段和過程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而不是亙古不變地執行單一的教學目標。
高效課堂的特點具有科學性、自主性、互動性、開放性、創新性等,課程量比較大,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濃厚,課堂氣氛活躍,老師與學生和諧相處,富有人文性。
我國一直高度重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以人為本是和諧社會的核心理念?,F代的語文教學理論更要以學生為本,改變教師為本的傳統教學理念,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學生的個性自我,自由發展。人文主義的教學模式,就是要關注學生的各個發展階段,尊重學生,關愛學生,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課堂中去,體現人文關懷。
建構主義理論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指導與支持為輔助的教學方式。在這種理論中,教師通常是建構主義的幫助者、引導者,而不是一味地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只注重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不注重學生思想。學生應該是教學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對象。
嘗試教學理論是指學生只有不斷嘗試,反復嘗試,才能取得成功。嘗試教學理論的核心就是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大膽地去嘗試,通過嘗試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而改善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嘗試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探尋廣闊的知識。學生通過嘗試可以快速掌握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有針對性地學習,可以避免無用功的資源浪費,嘗試教學理論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挑戰,在現代教學體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國的教師體系大多是系統的、單一的,教師通常只是對本學科的知識了解較多,對其他學科的知識了解甚少,教師的知識面狹窄極大地制約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構建高效課堂,首先,需要教師具有跨學科的意識,不斷豐富完善自身的知識面,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其次,學校應該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發展階段和發展需要制定不同的課堂教學目標,實行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規定不同的目標,鼓勵學生向目標奮進。教師在課堂里,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動態,關注學生的思想情感。
高中課堂的設置通常是固定的,每節課為45分鐘。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短短的45分鐘課堂,優化時間管理技巧,對課堂進行有效規劃,減少教師在課堂上耗費時間的現象,夸夸其談,不講課程的重點,教學效益低下,引起學生的反感和不滿。教師應該履行自己的教學職責,充分整合有限的教學資源,選擇最佳的教學目標,向學生傳授最大化的知識。當然,高效課堂并不意味著教師只注重緊張的教學,對學生造成極大的壓力,而是指教師能在短暫的時間里實現教學目的的最優化。
高中語文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信息量大,對學生的接受能力要求較高,很多學生都會對高中語文產生心理陰影。 良好的教學環境能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教師在高效課堂里,要給學生營造和諧幽默的課堂氛圍,與學生進行心理、情感和思想的交流,調解學習氣氛,教師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把自身的不滿情緒發泄到學生身上,更不能隨意批判指責學生,調整自身的心態,用樂觀的、積極向上的心態感染學生,融洽師生關系,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喜愛語文。
教師在教學中采用生動的、符合高中生學習需要的各種語文教學方法,激發高中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高中語文教師應該結合高中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鼓勵并引導高中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教師必須改善教學方法,允許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與相互學習,引導學生善于思考,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主陣地,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理想的語文課堂應該是平實、高效的;理想的教學模式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從旁協助,利用一切有效教學,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鼓勵學生主動探索、合作交流、多方會話,從而達到對知識的主動建構。
[1]李炳亭.高效課堂22 條[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9.
[2]王金保.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操作[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瞿葆奎.教育學文集·教學[C].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4]范新林.實施鏈式教學促進教學高效[J.上海教育科研,2011,(0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