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成蘭
(蘭州市紅古區海石灣第二小學)
最近聽了好多風格迥異的課,也領略了各位同仁的授課豐采,有的課清新淡雅,猶如涓涓溪流,有的課激情高漲,恰似滔滔江水,也有不少課靜如止水,這一節節個性鮮明的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起我深深的思考:新課改進行得轟轟烈烈,學生為主體表現得淋漓盡致。但在這些課改的光環背后,不時呈現出來的課堂寂靜——冷場在很多情況下會讓我們這些“導演”顯得束手無策。此時,除非老師采用一些機智幽默的語言來化解這種危機以渡難關。否則,學生是不會自告奮勇打破僵局的。
我們大家都喜歡看相聲和小品,對部分經典之作還會念念不忘。原因就是因為其風趣幽默的語言能讓人得到身心的放松,同時還可增長智慧。其實學生也渴望幽默,渴望在歡樂愉快的氣氛中獲得知識。心理學家贊可夫認為教師如果當“教學機器”學生“冷眼相待”,最好的教學方法也是沒用的。所以,他主張,課堂上要有活潑的氣氛,有幽默,有笑聲。教育家斯維特洛夫也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能恰如其分、別具匠心地運用幽默的語言,就可以使師生關系加倍和諧,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幽默本身就是讓人在快樂中獲取知識、哲理,引入教學肯定能活躍課堂氣氛。教學幽默具有極強的情緒感染力,能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精神愉快。有位特級教師在給學生們上作文課時,學生反映議論文枯燥、不會寫,他針對這個問題作了如下輔導。他說:“議論文其實并不神秘,我三歲的小孫女也會議論文,有一次,小孫女說,‘我最喜歡爺爺了’(論點),‘爺爺喜歡我,不罵我,買冰棒給我吃,還帶我到兒童樂園玩’(四個論據),‘所以我最喜歡爺爺’(結論)。”講完,教室里笑聲一片,通俗幽默的例子消除了學生們對寫議論文的畏難情緒。還有,一位教師在講《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文時,設計了如下導語:“魯提轄,男,39歲,膀大腰圓,絡腮胡子,因三拳打死鎮關西,畏罪潛逃。若有人捕獲前來開封府,報告官府,可得賞錢一千貫。”這一通緝令式的導語立刻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我班有個很內向的小姑娘,怎么調動啟發,她就是沉默不語。不明究理,便私下詢問,這才洞悉一切。原來初入學時的一次誤答,我給予她簡單粗暴的評價,導致她沒了自信,產生了心理障礙。于是,我下定決心要亡羊補牢。有次在教《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課,請同學表演讀李孟二人的臨別贈言。滿懷期待的我“眾里尋他千百度”,還好,她總算是“千呼萬喚始出來”了。不過由于緊張,在朗讀時,她說得斷斷續續,很不流利。當時她滿是慚愧。想她好不容易才有了自信,于是我解圍道:“她是太激動了,李孟二好友依依惜別,心中一定難舍難分,她體會到了這一點,所以感動讓她有點兒情不自禁,對吧!”此言一出,同學們善解人意地笑了,她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現在,她的發言比以前確實積極了許多。每每看到她充滿自信地舉起手時,我心中是多么的感動和滿足,我也深深地感到恰如其分的語言幽默對一位小學語文老師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我要勢將幽默語言進行到底。
教學幽默能把教學內容具體化、形象化。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的幽默大家有目共睹。于永正老師說:“幽默是教學的得力助手,可以使語文學習化難為易。”有幸拜讀了《于永正語文教學精品錄》一書,受益匪淺,深深感到幽默是于老師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大特色。學生發言時,他相機插話,語言詼諧,寓語言文字教學于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之中,一陣陣笑聲發自學生的心靈,讓人感受到師生間人格的平等、心靈的溝通,同時也讓人領略到了于老師“潤物細無聲”的育人藝術。于老師幽默的教授方法,做到了把語文知識中深奧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使之通俗易懂,達到了一個很好的效果。
教學幽默作為教師高雅情致的流露,得力于教師豁達的胸懷和樂觀的心態。教師在教學中的幽默,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性格,使學生具有樂觀豁達的氣度和積極進取的精神,能正確面對困難和挫折。
央視某位著名主持人在介紹加拿大時曾講過一段令人捧腹的話:“我聽說兩位加拿大人在室外說話,因為那里天氣冷得出奇,話一出口就凍成冰碴了,所以趕快用手接住,進屋用火烤了烤才聽見說了些什么……”
只有具備良好的心態,才能創造出幽默的語言。比如,教師要心胸開闊,以寬容的心對待學生的缺點和學習上的困難,還要對自己的教學水平及師生關系充滿自信,敢于克服和挑戰課堂上的棘手問題,并對自己充滿信心,這樣的心境才可能創造出幽默來。
常言道:“惠于中才能秀于外”,只有文化素養較高的人才會創造出如出水芙蓉、滴露玫瑰般的幽默。因此,作為教師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這樣就能在教學中創造出幽默。
創造幽默需要深思熟慮,尤其是創造那些凝練成一句話的幽默更需要反復推敲,那些濃縮化、含蓄化的幽默,往往更加耐人尋味。
社會生活需要幽默,而語文課堂上更應運用幽默語言進行教學。但是,運用幽默語言,絕不是運用輕佻和滑稽逗樂,更不是低級趣味的語言,它的根基是建筑在巧妙地揭露和解決客觀事物的矛盾上。為此,教師在教學中使用幽默語言,必須要注意不能背離教學目的和內容。否則,就會舍本逐末,既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又給學生以油滑之感。其次,教學幽默應把握分寸,不能流于庸俗,更不能傷了學生的自尊心。如果一堂課幽默不斷、笑聲不絕,就會沖淡了教學內容;如果為幽默損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幽默就與流言蜚語無異。所以,教師在運用幽默的教學語言時應要抓住“四性”,即準確性、激勵性、情感性和啟發性。
語文教學的成功有著諸多方面的原因,而語言幽默是其中最積極、最富有生命力的因素之一。在語文教學中幽默是風姿綽約的智慧之花,令學生賞心悅目;幽默是自然純正的精神味精,讓學習有滋有味;幽默是愉悅身心的添加制劑,使學生笑口常開。語文教學太需要幽默了。我們今天的生活充滿陽光和歡笑,不妨在歷來推崇師道尊嚴的課堂上,來段小插曲——幽他一默,讓其充當學生精神上的“按摩師”。
[1]于永正.于永正文集.
[2]張寶臣,張玉森,王秀蘭.課堂教學藝術.
[3]劉杰.幽默評價讓課堂充滿智慧和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