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淑
(吉林省公主嶺市朝鮮族學校)
興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也可以激發一個人積極的心理情緒。小學一年級學生年齡比較小,注意力難以集中、持久。要使他們學好數學,必須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只有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使他們自覺學習、積極思考。把美育滲透于教學中,能使學生獲得正確的知識體系,形成熟練的技能,養成良好思維品質的同時,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挖掘教學的美育因素,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美的情景,挖掘孩子們的審美欲望,讓孩子們積極愉快地參與教學活動中。數學中的美育因素是極為豐富多彩的,要使學生悟出數學中的美育因素,就要創設美麗生動的情境,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積極地去參、思考和學習。
以我的教學經驗來看,學習效率應取決于大腦的興奮時間。年齡越小的學生,大腦興奮持續的時間就越短,只有當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端正時,才能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較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美具有形象性,符合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的特點。尤其是科學發展展現出的美,可以引發學生對未來世界的美好憧憬,堅定從小學好數學的決心。要使這些剛入學的孩子們必須明確“為什么我們要學習數學”,要向孩子們展示學習數學可以開起科學的大門。
我在一年級第一節數學課安排了多媒體展示,如楊利偉乘坐飛船飛向宇宙的片段、近年來我國發射的衛星資料,還有我國的太空發展計劃,讓孩子們欣賞祖國尖端科學成果的介紹,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未來的科學發展離不開數學。激發學生從小愛科學,學好數學,初步樹立長大為建設祖國而效力的志向,誘發了自覺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
新版教材設計了很多色彩鮮艷的花朵、形象生動可愛的動物,引起學生們的視覺美感,利用情境設計擬人化的手法引導學生設身處境地去想象,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參與的欲望。如教學“比多少”時,先呈現出:動物樂園中“小豬幫小兔蓋房子”的動畫場景(投影)。問:“看圖后,你能說一個童話故事給大家聽嗎?”學生們可能說:“在一條彎彎的小河邊,有一座漂亮的小房子,一群可愛的小動物在蓋房子,他們有的搬磚,有的扛木頭。河邊的小魚高興地跳出了水面,熱情的小兔準備了一些水果請小大家吃?!睌M人的畫面和學生生活經驗中的美融合在一起,在動聽的童話世界里孩子們綻開笑顏,于是轉入探究體驗。老師問:“大家看一看,想一想,圖中有幾只小兔,每只小兔般幾塊磚?我們一起去數一數?!边@時老師出示課件,將圖中的4只小兔復制下來,放在圖的下面,同時將圖中的4快磚復制下來已小兔一一對應,并用小圓點把小兔和磚連起來。老師問:“小兔和磚誰多?你怎么知道的?”老師小結:“這樣一對一我們就說小兔和磚同樣多?!币源朔椒ń虒W“多”“少”。學生們在濃厚興趣中學會了用一對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個數量的多少,同時也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數學美。
在教學“認、讀、寫5以內的個數”時,我是這樣設計的。我說:“老師今天帶同學們去野生動物園好不好?”然后利用多媒體展示了野生動物園的畫面,“同學們動物園里有哪些動物?各有多少呢?”通過美麗的情景設計,引起學生觀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同學們很快就獨立去觀察,并去數一數,學生說出數量是1~5的人和物。如“1頭大象,1個太陽;2頭犀牛和2棵樹;3只長頸鹿,3只羚羊;4片云,4只小鳥和4名小朋友;5個人和5朵花……”通過觀察生活中的情景活動,使學生初步感知數是從日常生活中來的,并且還可以加深數的含義,同時提高學習的興趣。
一年級數學,計算訓練占了絕大部分,內容平淡枯燥,而教學要求很高,必須加強訓練,不斷反復,才能達到脫口而出的熟練程度。為了增強學生的興趣,我把藝術美引入數學課。
在數十以內的分與合時我們可以利用一些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片,使學生在看和聽得過程中學習掌握知識。我引利用童話《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故事來學習“8”的組成。由于動畫里有可愛的人物、有情節,可以幫助孩子們的記憶,而且不易遺忘。在學習數的組成和計算加減法時,適當利用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動畫,設計和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啟動學生的形象思維,進而引發抽象思維,脫離具體事物快速的口算,可以把乏味單調的口算教學在快樂的藝術美中,輕松地教好,讓孩子們體會生活中的數學,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第一冊”有很多“講一講,算一算”的教學內容,這一部分的內容很容易一代而過,其實這個內容是為今后學習應用題作鋪墊的。我要求學生正確講出圖意,由于學生年齡小,語言表達有一定的困難。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今后學習應用題打下扎實的基礎,在教學中我選用了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卡通人物圖片,伴著音樂,以故事的形式講述。如:數學第一冊58頁的“8和9的教學”,我利用多媒體把書中的情境圖變成一種活的情景,讓孩子們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哪里有美麗的小鹿、白天鵝、可愛的小猴子、還有我們愛吃的蘑菇。第一題的探究:有幾只小鹿在樹林里玩(9只小鹿)?有幾只小鹿跑了呢(3只小鹿)?看到這幅圖,你可以提出什么問題?怎樣解決?使學生正確說出:“動物園里原來有9只小鹿,后來走了3只,現在剩幾只呢?”解:“9-3=6”以此要求:“蘑菇”題、“白天鵝”題、“小猴子”題等講解并計算。孩子們不僅在快樂的氣氛中學習興致很高,不僅學生能正確的講出題意,還很快能夠解題。因此提高了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解題能力,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這樣讓學生一起去看情景圖(投影),然后敘述圖意并提出問題,解決過程中學生驚喜的發現自己不但能提出問題還能解決,近一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還有一點自己是很棒的。繼而促進學生的想象力,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去發現身邊的數學題。例如,有一個小朋友說:“我媽媽洗了6個蘋果,吃了3個,還剩幾個蘋果?”由于題材來自于孩子們的生活,因此,學生的發言很積極,學習的熱潮很高,語言表達也很流暢。在美麗的情景中,孩子們因體會創造的成功而倍感興奮。
小學是民族素質教育的基礎,一年級是基礎之基礎的教育,我們老師應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美育,培養美感,其作用不僅僅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科學,去擁抱大自然,熱愛生活的良好習慣。
[1]張銀華.滲透美育功能 激發數學興趣[J].才智,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