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敏
(江蘇省南京市東山小學)
小別一個寒假,孩子們背上小書包,又開開心心的來到校園。到了一年級下學期,小家伙們少了些初入學的懵懂與不安,多了些成熟與了解,開學時似乎比上學期還興奮,他們怎么有那么多聊不完的話題呢?
果不其然,幾節(jié)課下來,他們的松散、調(diào)皮隨處可見:鈴聲響過,大部分學生能知道趕緊回座位,可是還有少數(shù)學生則一路追跑著進入教室;班長在講臺前帶頭說:“鈴聲響……”回應她“進課堂、書放好……”的人寥寥可數(shù);有的回頭沖其他同學做鬼臉,有的還在繼續(xù)和同桌說笑,有的在擺弄那幾枝永遠玩不厭的鉛筆……一切都是亂糟糟的,雖然我黑著臉站到了門口,同學們馬上抱臂坐正了,可是一節(jié)課里我不停的板臉瞪眼睛點名批評,還是累得夠嗆,教學效果也受到了很大影響。
低年級孩子是非觀念淺顯,講大道理吧,其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并不能很好地吸收,你在臺上苦口婆心語重心長,小家伙們只是左耳進右耳出。有時我也是忍無可忍大發(fā)雷霆,可是看著孩子們驚恐地瞪大眼睛,不知所措的樣子,又覺得于心何忍。蘇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書中說道:“兒童的心靈是敏感的,它是為著接受一切好的東西而敞開的。如果教師誘導兒童學習好榜樣,鼓勵仿效一切好行為,兒童身上的所有缺點就會沒有痛苦和創(chuàng)傷地、不覺得難受地逐漸消失。”于是,我想試著用些有趣的小游戲、贊美的話語、肯定的眼神不露痕跡地引導孩子,用自己規(guī)范的言行如春風化雨般悄悄滋潤孩子的心田,用自己的真心換孩子的真心,那樣的課堂才是生動美好的課堂。
今早第一節(jié)課是語文課。鈴聲響了,我走進教室。絕大部分學生已端坐好,可總有那么幾個膽大的還在竊竊私語,甚至有一名學生正站著,手里拿了一架紙飛機,沖后面的同學說著什么。我頓時頭皮發(fā)脹,一股怒火在胸中升騰,手上的力量似乎有無窮大。我真想拍案而起,大吼一聲:安靜!用最高的聲音徹底征服他們,讓他們?yōu)橹饎庸怨园察o下來。可是理智最終戰(zhàn)勝了我:孩子們只是懼怕我,被動的安靜下來,實際內(nèi)心是有很大的抵觸的。如何讓他們自覺主動地折服與我呢?
我拍了三下手掌,笑著說:“同學們,老師做個動作你們猜,不過要請個坐得最直的小朋友猜,猜對了有陽光卡哦!”教室里頓時鴉雀無聲,一個個坐得筆直。我說:“開始!”隨機把右手食指放在唇邊。教室里的小手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但是也夾雜了許多“我知道”“我會”的插嘴聲。我點了一位喊聲最高的孩子,他自信的說:“這是噓!叫我們不要吵,不要說話!”我首先表揚他聲音響亮,回答正確,然后反問他:“那你剛才表現(xiàn)得安靜嗎?”接著又反問大家:“這么多同學都知道這手勢的含義,你們舉手時做到安靜了嗎?”看著孩子們有的臉紅了,有的低下了頭,有的抿著嘴不好意思了,我知道他們的內(nèi)心泛起了一陣微瀾。
我笑著說:“注意了,還有第二個手勢呢!”隨即左手掌平放,右手指做“1”狀頂住左手掌。頓時一只只小手高高地舉起,甚至有的站起來了,但是沒有了刺耳的喊叫聲,看來前一個手勢在孩子心里埋下了種子。我發(fā)現(xiàn)有一位是坐得筆直手臂平平地舉著手,正是剛才玩紙飛機的那位。我首先表揚大家舉手時沒有了喊叫聲,然后叫起“紙飛機”,表揚他坐姿端正,文明舉手,最后才請他回答。他有點難為情,又有點激動,響亮地回答道:“這是安靜、暫停的意思啊,賽場上的裁判員就經(jīng)常做這個手勢。”我笑瞇瞇地翹了一下大拇指,說:“你的課外知識真豐富啊!”我順勢發(fā)給他一張紅色“文明守紀”卡。他的小眼睛頓時亮亮的,臉上充滿了笑意,腰桿挺得比誰都直。其他的孩子見狀都自覺地坐直了,期望也能得到一張陽光卡。
我接著說:“現(xiàn)在老師想教同學們一個生字。也許你們的爸爸媽媽也不認識呢,如果你學會了,可以回去做他們的小老師哦!”接下來,我在黑板上寫了個大大的“靜”。看著孩子們面有難色,我用紅色粉筆加上拼音。教室里頓時舉滿了小手,但這一回,沒有了喊叫聲,也沒有孩子站起來極力高舉著小手,取而代之的是端坐著胳膊放平的舉著手,連我們班的調(diào)皮大王也加入了這個行列。我高興地表揚大家都做到了坐姿端正,文明舉手,教室里安靜了,聽課效果才會更好。我點了那個調(diào)皮鬼,表揚他比平時安靜多了,他自信而大聲地念道:“j- - ìng→jìng,安靜,沒有聲音的意思!”我由衷地贊道:“真了不起,我看你不僅可以當爸爸媽媽的小老師,還可以做同學們的小老師呢!領大家讀兩遍,好嗎?”他咬著嘴唇,但是掩藏不了臉上的笑意,然后大聲地領著小朋友讀了起來。我也趁勢獎給他一張橙色“勇敢自信”卡,同學們羨慕之余,也知道“安靜”的重要性了。我又因勢利導,教育大家不光是上課鈴響了要安靜,舉手時要文明,課間休息時也要小聲一點兒,不要打擾到別人,做生動優(yōu)雅的小學生。即使要制止大聲吵鬧的學生,也不要用更高的分貝去遏制他們,這一個“噓”的動作、一個“暫停”的手勢足以表達安靜的意思。接下去我的教學非常順利,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舉手發(fā)言,教室里的氣氛是那么地和諧與活躍。課間時,我經(jīng)常看見孩子們做“噓”、“暫停”的動作,教室里安靜、文明了許多,我感到很欣慰。
由此我想到,有時課堂上出現(xiàn)鬧哄哄、散亂的情況時,教師吼著嗓子拍著講桌喝令學生安靜下來,其實效果并不長久,因為學生的內(nèi)心并沒有受到真正的觸動。如果要低年級學生安靜,簡單的幾句表揚,小小的物質(zhì)獎勵,及時的方向引導,教育效果反而更明顯、更長久,孩子心里的印象反而更深刻,對老師也充滿了敬畏和期待。反之,如果我們?yōu)E用老師的權(quán)威,用教鞭猛敲桌子,甚至體罰學生,雖然孩子們因為“胳膊拗不過大腿”而被迫安靜下來,可是長此以往,學生對老師的印象又是怎樣的呢?是一個手持教鞭敲打桌子的陌生人?還是一個高高在上,讓學生仰視而不敢親近的權(quán)威?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我們換個心態(tài),換個角度,會發(fā)現(xiàn)那些惹你生氣的所謂調(diào)皮蛋身上,總能找到一些小小的優(yōu)點,如“你叫老師的聲音真親切”“你發(fā)言的聲音真響亮”“你真愛惜學習用品”等。對于孩子而言,適當?shù)馁澝篮凸膭瞠q如心靈的興奮劑,會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鼓起自信的風帆。哪怕是一聲牽強些的表揚,總比批評訓斥的效果要好得多。所以,我們要帶著放大鏡去看每一個孩子的優(yōu)點,表揚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更要表揚表現(xiàn)有進步的學生。因為這對他們來說是無上的榮耀,是自信的源泉,更是行為的動力。我們班的“紙飛機”原本就很聰明,端正了學習態(tài)度,改掉了自由散漫的壞習慣,現(xiàn)在可是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了。
孩子的心靈就像一把琴,只要撥動了他的琴弦,必然會發(fā)出動聽的音響,這其間的奧妙就在于教育者如何去撥動琴弦。教育不一定是侃侃而談的大道理,更不是簡單粗暴的懲罰,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是教育,一點一滴都會牽動學生的感情。讓我們靜下心來,用我們的一言一行、一點一滴撥動孩子的心弦,用真心譜寫最美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