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徐 彬
隨著我國信息領域的迅猛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給職業教育的發展帶來了重大的影響。近年來,齊齊哈爾鐵路工程學校在中等職業信息化建設方面進行思考并大膽探索實踐創新,立足應用、真抓實干,本著教育信息化帶動職業教育現代化的理念,全力推進信息化建設。
⑴統一思想,科學規劃。先進的理念,認識上的高度共識,是確保信息化建設能否深入開展的思想保證。為此,我們一是統一學校領導班子思想認識,樹立推進教育信息化,引領職業教育現代化的建設理念;二是統一學校中層管理團隊思想認識,真正領會教育部“三通兩平臺”的建設意義,提高管理團隊信息化建設的執行能力;三是統一廣大教職工思想認識,引導廣大教職工自覺投身信息化建設,自覺應用信息化教學資源;四是統一廣大中職學生思想認識,使學生樹立正確、積極的信息道德觀和健康心態。
⑵集思廣益,明確目標。經過多層次研究醞釀論證,學校形成了信息化建設的總體目標:以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為指導,以網絡和其他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為基礎,以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為關鍵,以數字化校園平臺研發和多媒體課件開發為重點,促進現代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的深度結合,提升學校教育信息化整體水平和質量,將學校建設成環境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教學信息化、生活信息化,以資源和數據共享為主導的智慧型現代化職業學校。
⑶明確思路,科學規劃。作為黑龍江省信息化建設改革項目的牽頭單位,我們對信息化建設工作高度重視。學校按照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的要求,按照“科學規劃、以用促建、循序漸進”的原則,制定了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總體實施方案》。《方案》以應用需求為導向,硬件建設適度超前,軟件建設不斷更新,數字資源覆蓋全校,管理平臺方便高效,全面提升學校的信息化水平。
⑷健全制度,全力保障。為確保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順利有效的開展,學校專門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制定了《關于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教學課件研發評審制度》和《學校信息化人才培養方案及考核標準》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學校在資金投入和政策傾斜方面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為信息化建設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⑴自主研發數字化平臺,推進綜合管理網絡化。學校于2011年10月成立了網站管理中心,抽調專業人員組建了數字化平臺研發團隊。平臺包括教務管理信息系統,教學管理平臺、學生管理信息系統、操行量化管理信息系統、自動化辦公系統、人事管理信息系統、資產設備管理信息系統、教材管理信息系統和工資管理信息系統等十多個管理信息系統。教學應用平臺包括資源庫管理和試題庫管理兩個子系統,完全實現教學、學習、交流、評價和考核的信息化。學生管理信息系統和操行量化管理信息系統,可以對學生學籍、基本信息和日常操行進行管理,并為省網和國網提供數據資源。實現了一次登錄信息,多個系統共享。資產設備管理信息系統可以實現設備維修的網上填報、受理和反饋等功能,并實現資產的動態管理和統計。完成了自動化辦公系統、人事管理信息系統、教材管理信息系統和招生就業管理信息系統的部分制作和需求分析。
同時,學校建有精品課程門戶網站,制作了包括校級和省級精品課程共17門,錄制了說課、授課、實訓錄像,結合課程特點制作了多媒體課件,把現場搬到了教室,結合工程實踐中具體事例,做到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同時通過開展網絡教學,實現了資源共享,增強了師生互動,提高了教學質量。
⑵加強課件開發工作,豐富專業教育資源。學校高度重視多媒體課件的研發工作。幾年來不斷加強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建設了300平方米的科技開發辦公樓。目前課件開發中心已經擁有專業的戴爾圖形工作站T3500,聯想啟天高性能計算機,千兆網絡交換機等多臺套高性能設備。根據課件制作的需要,課件制作中心配置了Flash 8、3ds Max2012、VisualStudio、Premiere CS4、AfterEffect CS3、Photoshop CS4、Quest3D等正版軟件。在信息化建設的進程中,學校始終把教學課件研發作為實施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點。學校確定了統一規劃、整體設計、分類遴選、重點投入、學校立項、教師承擔、分期考核、獎懲掛鉤的32字方針。近兩年來共開發課件109個,專業覆蓋率達90%以上。專業的多媒體課件模擬工程實踐、演示工藝流程、虛擬設備操作,實時動態準確地將工程現場的技術要點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展現在課堂上,解決了各專業項目大、周期長、看不見、進不去、難再現等難題。
⑶建設數字化仿真實訓室,增強實訓教學效果。學校目前建成的數控仿真實訓室有教師機一臺,學生機48臺,軟件應用宇龍數控仿真3.7網絡版。機床操控系統的仿真軟件系統提供車床、立式銑床、臥式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控制系統有FANUC系統、三菱系統以及上海市技能鑒定機構所采用的PA系統。豐富的刀具材料庫,采用數據庫統一管理刀具材料和性能參數庫,刀具庫含數百種不同材料和形狀的車刀、銑刀,支持用戶自定義刀具以及相關特征參數,機床操作全過程仿真。系統具有數控程序預檢查和運行中的動態檢查、記錄考試操作全過程和考試結果的功能以及多種回放方式,教師和學生可以相互觀看對方的操作,進行互動交流。
⑷建設多媒體實訓室,推進教學手段現代化。學校新投資建設了20個現代多媒體實訓室。每個多媒體實訓均配備了中控電子講臺等配套設備。多媒體實訓室全部連接校園網絡,通過網管中心可以直接訪問互聯網。同時預留中控網絡控制接口,可以實現遠程網絡控制。多媒體實訓室的應用使課本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生動化、圖文并茂,更容易被學生理解與吸收,對培養高素質的學生及提高教學質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此外,學校還籌建了數字化演播室,采用四套非線性編輯系統,四臺數字錄像攝像機,可調式燈光系統,數字化視頻、音頻系統,視頻服務器,磁盤陣列等。演播室同時擔任著計算機影像制作專業學生的實習任務,在近兩年多的時間內,完成了建筑工程施工專業210集專業課件錄制工作,此課件使課程內容與生產實踐深度融合,深受師生歡迎,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我們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努力做到突出重點、強化應用,并初見成效。
⑴數字平臺的研發應用提升了學校的管理水平。經過幾年的研發建設,學校的數字化校園平臺已投入應用。這對學校綜合管理起到了極大的輔助作用。教務管理完全實現了網絡化;學生學籍信息和就業推薦實現了網絡控制;后勤日常維修實現了網上信息傳遞;新生報到、注冊、調整專業實現了網上信息變更;學費收繳、圖書借閱、人事變動等完全實現了網絡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約了管理成本,學校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
⑵信息化建設工作促進了教師信息化素養的提高。隨著學校信息化建設步伐的推進,廣大教師思想觀念、教育理念、教學方法與手段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廣大教師課件研發制作水平得到了提高,從而進一步鍛煉了師資隊伍,增強了教師隊伍的信息意識,提高了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和信息能力。尤其是教學資源庫的建立,豐富的教學資源共享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網上精品課程、多媒體課件、現場施工視頻等豐富的教學資源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教學支持。
⑶多媒體課件研發工作結下豐碩成果。近年來,學校的多媒體課件多次在省和國家課件大賽中獲獎。其中《盾構機組成與施工原理》、《客運專線地基處理》、《全站儀使用指導及虛擬實訓》、《建筑施工測量》、《連續梁施工》、《梁式橋下部識讀》和《建筑結構識圖》等多媒體教學課件獲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一等獎;這些多媒體課件的研發凝聚了廣大專業教師的創作智慧,融入了多家企業技術人員的現場經驗,傾注了一批專業教師和現場技術人員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對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有4人次在全國“創新杯”教師教學設計和說課大賽中獲一等獎;2人獲得二等獎;并有2人次獲得黑龍江省現場說課大賽一等獎。近幾年,在國家、省市各級信息類大賽中,學校教師獲得國家級獎勵11人次、省級43人次。信息技術的發展提升了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管理的現代化水平,也為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利保障。
[1]孫凡士,田小勇.教育信息化資源開發與利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55.
[2]《中國教育報》編輯部.搭建全民終身學習平臺滿足多樣化學習需求—教育信息化,讓夢想不再遙遠[N].中國教育報,2008-0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