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鶴嘉
(營口職業技術學院)
黨的十八大報告為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指明了方向,對我國的各行各業健康發展提出了新的目標要求,具有重要的戰略指導意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政治性和社會性明顯的社會性活動,作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深入學習十八大報告,深刻理解其精髓和內在要求,將其融入滲透到日常的教學、科研和學生管理工作中,努力開拓新時期、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首先,十八大報告確立了“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戰略指導地位,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新的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科學發展觀回答了新的歷史時期,新的形勢下我們國家要實現什么樣的發展、如何發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研究成果。
其次,作為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認真研讀報告,學習領會新要求,并自覺將其主題和靈魂與日常教學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和方案,提升教學質量,增強時效性,讓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在學生心中生根開花,并能夠轉化為大學生的自覺行動,為引領大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健康發展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礎。
最后,把科學發展觀融入到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根據時代及環境的變化和不斷出現的新興事物統籌兼顧,堅持解放思想、求真務實、與時俱進;要以學生為本,根據新時期大學生的鮮明特點,在做到規范管理、嚴格要求的可持續性發展前提下,充分尊重不同成長環境下大學生的個體差異,培養其全面的綜合能力和健康的身心素質。
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在新的形勢下,大學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隨著諸如“微博”“微信”等新興的互聯網信息交流平臺的出現發生了許多新的變化,這些變化給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因此,如何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加強科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才能避免大學生的思想陣地魚龍混雜,才能豐富大學生的精神境界,才能保證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才能夠把當代大學生緊密團結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之下。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細化到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中就是要體現“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本”是適應高職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是實現教育戰略目標的基本保障,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灌輸給在校大學生的基本前提。
高職院校輔導員要做到“以學生為本”就必須立足于大學生的發展需求,突出大學生的主體地位,理解、關心、尊重大學生,為其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需要在如下幾方面采取具體的工作措施:
首先,高職院校輔導員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管理過程中,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工作理念,拉近與大學生之間的距離,提供其對輔導員工作的認同感,高職院校輔導員只有貼近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多參與大學生組織的各項活動,了解其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思想動態,才能更好地與大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才能獲得大學生的信任,才能更加有成效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要遵循在校大學生的成長規律,創建滿足大學生發展需要的工作模式。在日常生活學習中進行思想教導,培養起其道德判斷能力;通過對大學生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培養其具有良好的心里承受能力,使其身心健康狀態。一方面,由于各種社會現象的出現;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擴招帶來的就業壓力,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容易出現問題,高職院校輔導員必須認識到心理健康問題對大學生造成的嚴重危害,通過各種渠道(例如:建立心里干預機制、開展心理咨詢等方式)緩解大學生面臨的壓力;最后,要激發大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潛能,培養起養成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專業素養、可持續學習能力和自主生活能力。
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只有各民族相互認同、相互團結,才能共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進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要對大學生進行民族團結教育,而且要讓其認清當前時期出現的民族沖突問題大部分是由境內外的分裂勢力所策劃的;還要將十八大報告中關于黨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論與日常的教學工作相結合,是大學生認識到民族團結是社會和諧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
愛國主義作為民族精神的核心,它反映了人民對祖國的依賴。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教師要結合社會的熱點問題和大學生實際的思想狀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使其成為中華民族情感的支撐點。要讓大學生學會理性愛國,學會辯證地看待我國當前的基本國情,增強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民族凝聚力。
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納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整體布局,使其與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構成“五位一體”的科學的社會發展觀,是我黨在實踐和發展理念上不斷深化的重大創新。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環境污染嚴重、資源短缺及生態系統退化等一系列問題日益嚴峻,人們開始重新思考人與環境的關系,重新思考子孫后代的生存環境的問題。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過程中,要使大學生深刻領會生態文明建設對科學技術創新的要求,深刻領會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和本質要求;要樹立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順應自然的理念,培養其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要讓其深刻理解生態文明建設的本質,將其融入到經濟、社會等建設的各個方面和整個過程。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時效性,要深刻理解十八大報告中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凝練工作,并將其灌輸給大學生,增強其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守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陣地,引領社會思潮。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練成便于理解、便于接受、便于實踐的語言,做到通俗易懂,這既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際需要,也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要求。十八大報告分別從國家(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三個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了簡練的概括,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只有深刻理解其內涵和精髓并傳授給大學生,才能更好地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時效性。
增強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教學效果,要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多方面進行創新,使教學更加貼近實際、貼近學生,例如,建立精品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站,共享精品教學課件和教學案例;針對熱點開展網上討論,增強教學的互動性。只有將學校、教師、學生三方面的力量進行有效整合,并堅持理論課教學的導向性和科學性,才能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新的歷史時期,在校大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出現了新的變化,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更多的問題和挑戰。十八大報告中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論述,為創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提供了新的指引。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和本質并結合當前學生管理和教學方式的不足和缺點,積極探索新方法,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具體落實到實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大學生就業率,在充分就業的基礎上考慮職業匹配和崗位匹配;幫助在校大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職業生涯規劃,并將其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日常工作中,提高其競爭力;改變單一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多媒體、互聯網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引導性。
十八大報告對新時期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深入學習報告內容,掌握其內涵和精髓,將十八大報告精神與日常教學、科研工作相結合,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更加堅實、更加有效。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2-11-18.
[2]李長春.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改進思想政治工作[J].中國職工教育,2010,(1):5 -8.
[3]鄭承軍.理想信念的引領與建構——當代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38.
[4]郭燦希.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1,(8):39-41.
[5]杜喜榮.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10,(3):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