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燕
(甘肅省臨夏市二中)
新課程理念要求,要構建和諧有活力的課堂,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啟迪學生的創新意識,因此我覺得教師上課一定要有激情。我相信,做一名激情的語文教師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讓我們去接受“激情教學,激情課堂”的挑戰!激情,是課堂教學的催化劑,也是衡量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魅力的標準。充滿激情的課堂,氣氛愉悅歡快,學生才能更好地去聽講、思考。
語文教學的核心是語言教育,一個富有激情的語文老師,他的語言表達應是聲情并茂、抑揚頓挫、富有哲理而幽默的。如果教師教學語言平淡無味,一個聲調從頭講到尾,或者是有氣無力的樣子,便會讓學生昏昏欲睡;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緊繃著臉,繁縟冗長沒有絲毫的微笑,嚴肅而又莊重,就好像不是進行教學,而是在舉行訓導會,那么同學們在這樣的課堂上聽課,多呆一分鐘,都渾身難受。倘若老師充滿激情,聲音洪亮,妙語連珠,滔滔不絕。有時聲音高亢起伏令人振奮,有時語調低沉令人傷感,有時一句南腔北調令人合不攏嘴;有時一兩句不標準的普通話引人發笑,進而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激情狀態,形成師生互動的愉悅歡快的課堂氣氛,達到激情的催化效果。
肢體語言的運用不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加深學生的印象,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如果教師站在講臺上手扶講桌,動口不動手,猶如一臺發聲機,索然無味,呆板無趣,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厭煩。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上課時我們應經常掃視每一位學生,與學生進行心靈的交流。我有時適當走下講臺講課,對個別昏昏欲睡或初入夢鄉的學生點擊提醒,或提問催答,或以幽默語言引人發笑,活躍課堂氣氛。一個小小輕拍肩頭,一個簡單的遞書指導,一個微微的頷首,就能消除學生的消極情緒,使其很快的融入到輕松的課堂氛圍中。我講課時往往充滿激情,聲音洪亮,表情豐富,講到精彩部分“手舞足蹈”。我常運用“課前提問、課中設問、課后留問”的“三問式”啟發教學法,學生積極響應,課堂氣氛活躍,教師講得滔滔不絕,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流露出敬佩、贊賞的眼神,下課鈴響,意猶未盡。?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說教式教學法,其理念滯后落伍,缺乏激情,無法及時適應時代的變化和學生的需求。為什么學生比較喜歡年輕教師講課,主要是年輕教師與時俱進,上課富有激情,引人入勝。說教式的教學是不能適應時代需要的,是難以引人入勝的,單純的理論敘說是枯燥無味的,就像節奏緩慢的戲劇,繁縟冗長,平淡無奇,很難進入高潮。而許多新的教學法,其共同點就是充滿激情,它們更能點燃和釋放學生的激情。所以,我們要積極創新,設法營造充滿激情的課堂,不能墨守成規,老調重彈,要不斷給自己充電,完善和創新教學方法,使自己處在一種不斷探索的過程中,每天都是新的嘗試,新的感受,注入新的活力,使其煥發新的生命力,讓激情在教學中得到更大的發揮。
作為一名教師,我用全身心去愛每一個學生,在熱愛學生中讓激情飛揚,在一次次傾心付出中守住責任,于是,工作就是一種快樂的過程,在快樂中工作,在激情中享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