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業大學經貿管理學院 高潤琛
金融市場的資產定價和會計信息是緊密聯系的。投資者決策需依靠上市公司的公開會計信息。如果對會計信息披露進行人為操縱,將會擾亂金融價格體系。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是市場監管的重要內容,它能夠穩定資本市場的正常秩序,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有效、及時的信息披露還能避免資本市場出現不公正的情況,確保金融市場的和諧發展。
會計信息披露是投資者和籌資者之間的紐帶。若能真實地展現上市公司信息,投資者能依靠獲得的信息做出最佳的投資決策,讓資源快速流進高效率公司,達到資源的最優配置。
會計信息的披露能夠讓證券市場更加透明化。市場秩序良好,能夠保證證券市場服務和組織功能高效運轉,讓投資者更為理性。減少了投機行為,市場會形成公正、公平的競爭氛圍。
投資者之所以參與到證券市場中,是為了投資獲利。證券市場的種類繁多,投資者要先了解各大證券公司的運營情況和資產狀況才能選擇最佳的投資機會。股票市場若要持續發展,要讓投資者及時、公正地獲得上市公司信息。因此,完善會計管理信息的披露制度,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進行規范,投資者才能夠獲得最真實的信息。
上市公司會計管理信息披露時,出現了許多不及時披露和未披露的現象,影響到了投資者投資決策。許多企業只是消極面對,并不認為是必要的履行義務。企業并不主動向投資者披露會計信息,常常故意拖延,造成會計信息披露嚴重滯后。投資者不能及時獲得需要的數據,信息披露質量較低。投資者無法對上市公司經營情況進行了解。
一些企業對信息披露之后的運營狀況進行分析,會對信息披露的相關內容進行抑制和更改。上市公司都希望披露一些對自己有利的信息,而那些較差的、損害自己利益的信息則不進行披露。這樣的做法是為了更好地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獲得投資人的信任,增加公司的股價。而這些情況會導致金融市場失靈,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真實性較低。
目前,制定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法規的有人大、中國證監、國務院證券委、體改委和財政部五個部門。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監督標準,各部門之間難以協調,常常權責不分。因為部門之間未能實現有效結合,相關法規作用被減弱,致使無法整體地發揮出有效監督。
會計管理信息具有很強的專業性。許多投資者并不了解企業經營知識和會計專業知識,很容易被企業復雜的會計信息披露所蒙蔽。有的上市公司故意用一些專業知識做文章,使得披露信息難以理解、模凌兩可。復雜的會計信息可能會使投資者的經濟決策出現重大錯誤。
發行股票存在非償還性。許多公司因為股票的利益,期望盡快上市籌措資金。許多企業認為,上市不需要成本,而帶來的利益卻能快速進入企業運營投資中。正是由于經濟利益的驅動,許多企業上市融資,從市場上獲得有效資金并不需要償還。上市公司可以用“殼資源”進行股權融資。一些上市公司和母公司以置換資產、轉嫁費用、虛假報銷的方式進行利潤操縱。為了盡快上市,許多公司對財務數據進行包裝美化,產生了會計信息披露中的諸多問題。
由于會計管理信息的違規成本較低,許多上市公司故意對信息披露進行造假。違規情況被揭露的機率很小,就算被揭露,其懲治力度也較輕,對上市公司沒有什么嚴重的損害。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上市公司無懼國內寬松的制假法規,肆意進行虛假會計管理信息的披露。
由于會計制度和政策的規定不夠全面,會計處理方法、程序存在較多經驗判斷和主觀估計性的數據。證券市場的會計規范,要求有會計準則和會計信息披露的保障,如果規定不夠全面,就會致使會計信息真實性不足。披露法規是證監會信息公布的外在形式,其披露的實質是財務報表,而財務報表的制定則要遵循財務部出臺的相關會計制度。故兩大部門若沒有進行有效溝通,義務和責任劃定不清,必將會留給上市公司鉆空的機會?,F階段,我國的相關法規尚不完善,會計信息披露的失真情況頻繁發生。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由注冊會計師進行把關。上市公司的公告書、年度報表、招股說明書等資料,均要由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每一個信息使用者,在對上市公司披露報告進行閱讀時,都會注意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由此可以看出注冊會計師的重要性。但是,現實中多數注冊會計師在實際過程中并未履行好自己的責任。
想要得到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的上市公司會計管理信息,重中之重就是要健全會計信息披露監督體制。事實上,負責會計管理信息披露監督的有企業內部監督、注冊師監督、大眾監督和政府監督四類。而這四種監管都有自己的優點和弊端。在實際的信息披露規范中,需對四種監管體制進行互補,達到最佳的規范效果。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規定,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當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披露信息。有效執行會計管理信息披露,要先對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和運營策略進行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方面,需構建審計委員會,專門負責審計方面的事務。企業的股東會要給監事會一定的監督權力。這樣才能達到控制權的有效歸屬,并執行好會計管理信息的披露制度。除此之外,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也要加強。內部會計的監督要進行嚴格規范,并有效解決好內部的制約工作。企業中的各個職位和崗位要相互制約,避免出現權限的失控。真實信息的披露需有相關制度的保障,避免會計管理信息披露存在違紀情況。
會計師事務所屬于行業的自律機構,信息披露監管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會計師在上市公司的會計管理信息披露方面撐起了一道保護屏障,減少政府監管上的欠缺和不足。但注冊會計師的工作責任逐年下滑,出現了許多財務欺詐的情況。唯有對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制度加以健全,提升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才能更好地發揮注冊會計師的監督作用。
新聞媒體能夠快速地聚集和傳播信息,它的敏感性和深入性,能夠將得到的最新消息傳遞至社會、投資者、監管部門中。這樣,一些上市公司的違規行為能夠在第一時間曝光。企業內部監督、注冊師監督、政府監督都是硬監督,而新聞輿論監督實際上是軟監督,能夠有效解決投資者和上市公司的不對稱信息情況,并以大眾輿論對上市公司的違規行為進行有力制止。
因為監管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部門較多,致使政府監管力度被削弱。我國相關部門制定和發布了一些法規制度,但許多公司還是知法犯法。應當加大懲治力度,提升違規的成本。上市公司若因為信息披露的問題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應當對投資者進行經濟賠償。政府還要健全監管制度,給投資者提供一些真實、客觀性的會計信息,以此保障投資者的經濟利益。政府要對上市公司報告進行規范,如果涉及的會計事務所也有造假情況,要進行嚴厲處罰。多數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夠及時,需設立相關制度加大信息披露頻率,保證金融市場經濟良性循環。證監會要制定出可操作的信息披露規則,加大懲治力度,維護資本市場的有序發展。
規范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問題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需要緊隨時代的發展不斷完善。我國證券市場中的會計信息披露制度也是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存在較多的缺陷和不足。我國應當在實踐過程中總結信息披露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從本國國情著手,構建適合我國發展的信息披露制度。只有做好企業內部監督、注冊師監督、大眾監督和政府監督,才能穩定證券市場秩序,提高會計管理信息披露的質量。
[1]鄭愛貞.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1(10).
[2]張春.淺議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基于上市公司內在機制的分析[J].山東經濟,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