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東華理工大學經管學院 涂曉玲 徐正華
目前,賽維LDK多晶硅片產能超過1000MW,約占世界總產量的1/4,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多晶硅片供應商。新余市已建成我國第一個完整的“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應用產品”的光伏產業鏈。作為節約能源的半導體照明(LED)產業,南昌國家級高新區LED產業基地已初步形成“晶能光電、欣磊光電等公司的外延片---晶能光電、聯創光電等公司的芯片——聯創光電、聯創博雅科技有限公司手機背光源”的一個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充分利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銅、稀有金屬、有機硅等資源優勢,積極發展高純銅、銅合金、超強超導銅材料等系列高新技術產品。
國家能源規劃已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納入國家核電站建設帶,作為國家優先發展核電的內陸地區。根據規劃,彭澤帽子山核電站總投資接近600億元, 共6臺裝機,容量達800萬千瓦,如果以一年發電7500小時計算,其年發電量將達到600億千瓦時,相當于江西2012年發電量1374億千瓦時的43.67%。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風能資源比較豐富,《江西省風資源評價》顯示,全省風能資源總儲量約6000萬千瓦,技術可開發量約為 230 萬千瓦。
經過長期積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火力發電、鋼鐵、水泥等生產領域存在大量落后產能,如水泥與鋼鐵行業高能耗、高污染、裝備差的落后產能占總產能的 30%左右。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從可持續發展原則出發,嚴格執法,不斷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和監督檢查機制,通過市場準入、環保監督、差別電價、稅收調節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依法加大能耗高、污染重企業的關閉力度,逐步淘汰鋼鐵、水泥、造紙、銅業等行業的落后產能。
一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山川秀美的生態環境正成為發展低碳產業新的競爭優勢:2012年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3.1%,主要河流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提高到81.8%,空氣質量全部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水質長年保持在Ⅲ類以上,生態環境質量指標在全國居于領先地位。二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擁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比較優勢、有基礎、有潛力的高新技術產業。
低碳技術自主創新能力薄弱,主要依賴引進國外技術;在低碳技術研發投入方面相當缺乏,截止到目前,還沒有形成有效的低碳技術研發投入機制;政府在土地、稅收、融資等方面促進低碳產業發展的力度不夠;重開發、輕保護的傳統發展模式慣性依然較大;有利于科學發展的政績綜合考評體系尚待建立。
主要體現在:
(1)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近期規劃:“到2015年實現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位居全國前列,率先構建生態產業體系,生態文明建設處于全國領先水平?!敝虚L期規劃:“到2020年實現地區構建保障有力的生態安全體系,形成先進高效的生態產業集群?!?/p>
(2)我國確立了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我國提出了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生態文明等一系列戰略思想和重大舉措,初步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大。
(3)國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深入推進,中部地區的發展條件逐漸改善,戰略地位不斷提升。所有這些,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轉變發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條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新路子,奠定了良好基礎。
主要包括:美、歐、日等發達國家憑借低碳領域的技術和制度創新優勢,加緊實施低碳發展戰略,形成世界新一輪產業和技術競爭局面,對低碳技術相對落后的發展中國家構成嚴峻威脅;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產業結構正處在工業化快速進程中,“高碳經濟”特征明顯,長期以來重發展輕保護的高碳產業發展模式面臨挑戰;技術進步的滯后性制約了現存產業結構的轉換,產業結構難以較快實現低碳化轉換。
3.1.1 生態工業
⑴利用先進實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要按照低碳化要求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技術改造傳統工業,穩步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重點要抓好鋼鐵、水泥、化工、有色金屬等工業的技術和生產流程改造,淘汰污染環境的落后工藝、技術、設備,提高二氧化硫、粉煤灰、廢水等治理技術,減少碳排放。
⑵著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要著力發展計算機、通信和消費類家電技術融合的數字化產品;打造新型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研發新型中藥制劑、抗癌原料藥等生物藥品;參與我國大飛機部件生產,大力推進航空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建設;大力推進節能半導體照明(LED)產業發展,打造南昌國家高新區 LED 產業基地。加快形成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使其迅速成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主導型產業、帶動型產業。
3.1.2 大力發展生態服務業
⑴積極發展生態旅游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自然資源與人文歷史資源相當豐富, 名山、名水、名鎮、名樓星羅棋布。要大力發展低碳旅游,打造一批示范點、低碳旅游名鎮(名村),要特別突出“紅色搖籃、綠色家園”特色、進一步做大紅色旅游品牌。在南昌、九江、鷹潭等地建設鄱陽湖生態旅游產品研發基地。加強廬山、龍虎山、龜峰、三清山、梅嶺、柘林湖等重點景區旅游服務設施建設,使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成為我國著名紅色旅游、生態旅游和休閑觀光度假旅游目的地。
⑵大力發展生態文化產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歷經千年,積淀了一批蜚聲中外的瓷文化、茶文化、宗教文化、書院文化、戲曲文化等傳統文化。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要充分挖掘以滕王閣、繩金塔、八大山人紀念館、白鹿洞書院等為代表的歷史文化資源和以八一起義紀念碑、上饒集中營、贛南蘇區為代表的紅色文化資源的價值,重點建設包括“九江共青城影視創意基地、景德鎮陶瓷藝術創意基地”等在內的六大創意基地。
南昌要堅持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圍繞“一園(臺商創業園)、兩基地(光伏和航空產業基地)、三產業(半導體照明、汽車及零部件、服務外包產業)、四重點(機電制造、新材料、醫藥食品、電子信息產業)”。著力打造光伏、LED、電子信息、新型材料、醫藥食品等產業。
九江作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主戰場,要進一步優化區域布局和產業布局。搞好共青城青年創業基地、臺商投資基地和農業示范基地的建設,積極推進濕地保護、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等項目,著力引進一批新型制造、優質農產品基地、生態旅游和清潔能源項目。
景德鎮有1700多年的制瓷歷史,留下了數量眾多的陶瓷文物古跡。景德鎮可充分利用豐富的文物資源和陶瓷藏品資源,在海內外積極闖出一條文化會展業的新路子。例如,景德鎮可走出國門,在亞洲、歐洲、北美、澳洲等舉辦文物藏品、近代陶瓷精品交流展,吸引國外客商來景德鎮投資文化產業。
鷹潭是聯結“珠三角”、“長三角”和“閩東南”的大通道,具有發展大物流優越的區位優勢。鷹潭可建設以銅材、銅廢料物流為核心,包括有色金屬、鋼材、水泥、化肥等在內的全國大宗原材料物流中心,以及糧油、食品、水果等生活資料在內的華東地區物流中心。
新余要突出重點,做大做強太陽能光伏、新材料等產業,抓好賽維硅料硅片、升陽太陽能電池、江鋰電解鎳等重大項目,并在全市廣泛推廣光伏產品應用,使新余成為我國太陽能產品大規模應用的示范城市。
3.3.1 擴大增值稅相關稅收優惠,實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
增值稅核心特征是抵扣機制,即把貨物和勞務的增加值作為納稅基數,在計算應納稅額時,抵扣用于生產投入的外購貨物和勞務所負擔的增值稅款。增值稅的相關稅收優惠在于對節能減排設備給予進項稅抵扣,還有對具有節能環保功效的業務或產品的相關稅收進行免征、即征即退或減半征收等稅收優惠。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經濟效應,體現為兩方面:一是稅負減輕對企業的激勵,二是稅制優化對生產方式的引導。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將現行適用于服務業的營業稅,改為實行增值稅,可以進一步擴大服務業規模和分工的專業化,推動技術進步與創新,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
3.3.2 完善流轉稅政策
一是調整增值稅的稅收結構:對關鍵性的、節能效益顯著且因價格等因素制約其推廣的重大節能設備和產品,給予優惠;取消有毒農藥、農膜低稅率等規定。二是利用消費稅抑制高碳產品,可作以下調整:擴大高碳產品的征稅范圍,如將目前不符合節能技術標準的高能耗、高碳排放的產品納入消費稅納稅范圍;設置差別稅率,根據產品的能耗和碳排放程度對產品實行不同的稅率,并適當擴大級差;增加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及汽車、摩托車等交通工具消費稅稅率,以進一步提高消費者的節能和環保意識。
在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下,低碳產業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根據邁克爾·波特的“鉆石體系”模型,“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企業戰略和結構等四大關鍵要素是一個國家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最重要的來源”。因而,生產要素的結構和水平是影響產業國際競爭力四個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因素之一。波特把生產要素分為基本要素( basic factors)和高級要素(advanced factors)兩類。基本要素包括自然資源、氣候、地理位置、非熟練勞動力等一國先天擁有或不需太大代價便能得到的要素;高級要素包括現代化電信網絡、高科技人才、高精尖技術等需要通過長期投資和后天開發才能創造出來的要素。對于競爭優勢的形成而言,后者更為重要。
低碳技術創新是低碳產業發展的關鍵,相對于傳統產業而言,發展低碳產業所需生產要素是高級生產要素。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低碳產業就必須創造低碳產業發展需要投入的高級生產要素,高級生產要素需要通過較長時期的投資和培育才能創造出來。因而,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要不斷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力度,大力興建高水平的大學和研究機構,培養低碳技術型人才。
[1] 余達錦,胡振鵬.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城鎮輻射力模型及其發展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 2010(01).
[2] 汪玉奇.正確把握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本質內涵[J].鄱陽湖學刊,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