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覃堅(梧州市第七中學體育組 廣西 梧州 543002)
高中體育特長生,指的是一批在體育方面具有特長而學生,他們是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基礎力量,只有保證對特長生的有效培養,才能為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人才。高中階段的學生處于心理成長的特殊時期,他們可塑性較強,卻敏感脆弱,尤其是處在人生觀和價值觀初步形成的特殊時期,因此必須要對他們的思想行為給予重視,正視他們在心理和行為上出現的不良現象,并且適當的引導和培養,才能促進體育特長生的健康成長。
高中體育特長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與其他學生相比,他們在體育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而且具有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和期望,但是通常這部分學生的文化課的基礎較為薄弱,在文化的學習方面困難重重,因而很容易使一部分特長生失去文化課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同時,由于學校對于體育特長生的管理相對較為寬松,因此他們更容易受到社會不良信息的影響,在心理和行為上發生較大的變化。具體的說,高中體育特長生的思想行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思想品德。由于大部分學校對于體育特長生的管理都相對較為寬松,而且他們要頻繁的參加訓練和各種賽事,所以特長生的交際范圍更廣泛,而且容易接觸到更多的社會信息,因此他們在思想品德方面容易受到社會不良思想的影響而產生變化,對事物的認知也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
(2)心理狀況。因為頻繁的訓練和比賽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因此體育特長生在文化課的過程中往往效果不理想,所以有些特長生對于文化課的學習便產生了厭煩、緊張、自卑等心理,這些心理對于他們的學習會產生更大的影響,形成惡性循環,導致體育特長生的文化課水平持續不佳。
(3)作風紀律。當前的高中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愛,對于吃苦的意識十分狹隘,同時加之體育鍛煉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當他們加入到體育特長生的隊伍之后,便會由于長期的、枯燥的訓練而產生厭煩感,在精神上也難免出現松懈和紀律渙散的現象。而這種心理對于文化課的學習也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很多體育特長生在課堂都較為懶散,不能很好的遵守課堂紀律,校園內吸煙、打架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4)社會責任感。有一部分體育特長生參與訓練的動機,是為了有利于參加高考,他們想通過短期的訓練將自己的體育特長作為進入大學的敲門磚,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他們的預期目標十分明確,在訓練時便只會關注自我的發展,并沒有完全意識到體育特長生需要承擔的責任,在集體觀念方面也交較差,缺乏對其他隊友的關心,在社會責任感方面相對較為缺乏。
體育特長生隊伍的建設,是為了發揚我國體育精神和全民健身的理念,也是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的抑郁人才,因此對體育特長生的培養,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尤其是對他們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培養,引導他們實現身心的健康發展,只有具備良好的思想品質和堅實的文化基礎,才能成為新時期合格的體育人才。就目前高中特長生的培養來說,可以著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很多體育特長生因為需要參加訓練,因此在課堂上的學習時間必然縮短,與教師進行思想溝通的機會不多,因此有些體育特長生覺得無法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關注,久而久之,形成了自暴自棄的心理。所以,教師要加強對體育特長生的關懷,不僅要幫助他們提高文化課的學習效果,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多與他們進行思想交流,使他們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心和關注,同時與他們進行思想交流,也有助于教師更好的掌握特長生的心理變化,能及時的幫助他們發現自身思想缺陷和優勢,做出有效的引導措施,幫助他們丟棄不好的思想行為,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
體育教師在對特長生進行訓練時,要對他們的訓練時間進行科學的安排,既讓他們完成必須要的訓練,又能有足夠的時間用來進行文化課的學習,促進特長生在文化課學習效果方面的提升。同時,作為體育教師,要能夠了解每個特長生不同的特點,針對他們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并且對他們的受訓情況做好記錄,有助于提高訓練的成果,而且能夠幫助特長生更好的認識自己的優勢。另外,體育教師在訓練的過程中也要與特長生進行心理溝通,積極引導他們了解文化課的重要性,督促他們積極的進行文化課的學習。
在學校的課程安排方面,可以針對特長生的訓練要求,適當的進行調整,為特長生安排符合他們訓練規律的文化課學習,使他們能夠在訓練之余,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另外,在教師的選擇方面,應當盡量選擇一些有耐心,而且有豐富經驗的教師對體育特長生開展文化課的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的鼓勵學生,幫助他們構建合理的學習目標,增加對文化課的學習興趣,促進特長生的全面發展。
高中階段的學生,心理和情緒等方面還不夠成熟,而且十分敏感和脆弱,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時,還無法有效的進行處理,很容易產生悲觀和消極的情緒,這對于學生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尤其是體育特長生,進入到高中階段之后,參與的訓練和比賽越多,他們遇到的強勁對手也越多,在訓練中大家的程度不相上下,以往的佼佼者也會變得普通,這種心理上的落差很容易對他們的心理產生影響。另外,體育特長生需要參加一些賽事,當比賽失利,一時間難以接受,容易否定自己。因此,必須要開展心理輔導,幫助特長生緩解壓力,使他們能夠正確的認識自己、評價自己,減輕他們的功利心,使他們能夠帶著興趣,輕松的進行訓練,并且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
為了給高中體育特長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訓練環境,學校可以對特長生的管理給予一些特殊的照顧,比如在文化課程的設置方面,盡量為特長生的學習配置一些相應的課程和師資,保證特長生在訓練的同時也能得到文化課的學習;在學校管理制度方面,對于特長生適當的放寬,適應特長生訓練和比賽的需求,給予更多靈活的安排。但是靈活的制度并不代表管理的松懈,反而應當對體育特長生更嚴格的要求,使他們意識到自己與其他學生沒有區別,在感受關懷的同時,要注重自身素質的培養,只有嚴格的要求自己才能實現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通過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使特長生感到來自學校的關懷,對學校產生歸屬感,也有利于體育特長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激發,使他們更熱愛校園,熱愛班級集體,增強體育特長生的集體意識。
總之,高中體育特長生是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對特長生的培養需要學校和教師從多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對體育特長生進行科學的培養策略,解決特長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正確處理他們與其他學生的不同之處,從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方面進行全面培養,促進高中體育特長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實現我國體育事業的持續發展。
[1]田赤萍.高中體育特長生教學策略探討[J].才智,2014,03.
[2]楊芬.高中體育特長生數學教學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03.
[3]管格,邱晉軍.高中體育特長生可持續發展的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8,09.
[4]丁曼舟.我國高中體育特長生的培養現狀及對策[J].文學教育(中),2013,12.
[5]陳兵.對高中體育特長生培養的幾點思考[J].考試與評價,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