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青華(河北聯合大學 河北 唐山 063000)
(1)運動員的認識對競賽勝負的決定性作用。過高估計己方的力量或者過低估計彼方的力量都會導致排球運動員的心理準備不足,一旦進人臨戰狀態,尤其是比分懸殊、氣氛緊張的場面,情緒產生較大波動,水平必然每況愈下,甚至出現“打傻了”的局面。
(2)運動員的情感對競賽勝負的決定性作用。在高水平的排球比賽中,隊員獲得信息的90%來自視覺觀察,即對手、裁判員、隊友和教練員的身體姿態和而部表情所產生的暗示效應。在接連失誤的緊張時刻,教練員的沉著、冷靜、充滿信心的表情,會使隊員們得到安慰和激勵;隊友之間的一種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勵的口號、一個的揮拳動作,不僅可以提高本隊的士氣,還會使對方在心理上感到有一種潛在的威脅。
(3)運動員的意志對競賽勝負的決定作用。在高水平的賽中,要使技術水平得到充分發揮,必須以心理變化與平日無太大差別為前提。要保持這種自控能力,關鍵在于意志力。在環境變化時,有的運動員緊張得手足無措,有的運動員則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把心理活動的指向完全集中在平日訓練所培養出來的充分發揮競技水平的必勝信心上。
過高的動機水平會引起機體興奮性過高,使運動員注息力分散,情緒不穩定,難以控制動作,造成動作質量下降等不良反應;而動機水平過低,又表現為不能充分調動主動性、積極性,導致機能潛力發揮不足,心理能量得不到充分釋放,造成運動水平降低。
一般來講,適度的緊張有助于激發運動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強烈的緊張甚至焦慮情緒,就會影響動作技術和心理潛能的發揮,使運動成績下降。
在排球競賽中,運動員有時要進行長時間的持續努力,付出極大的心理能量,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靈活的思維反應、精細的感知、敏銳的觀察,但當運動競賽的時間持續過長時,疲勞狀態得不到緩解,便會產生心理飽和狀態,產生厭倦情緒。
賽前的過度訓練、生理疲勞、心理準備不足、動機過高或過低、環境壓力過大等因素,會引起激活障礙。當激活不足時,運動員往往表現出冷漠、精神渙散、注意力不集中、厭惡等情緒;激活過度時則表現為緊張、焦慮、慌亂、亢奮等情緒。
(1)肌肉緊張放松法。使運動員某一肌肉群,保持緊張約10S,然后盡量放松。放松時可以從上肢開始,過渡到頭部、頸部、肩部,然后從腹部到背部、髓部、大腿和小腿。在每次緊張和放松時,要把注意力同緊張和放松的感覺聯系在一起。
(2)語言暗示放松法。選擇相對安靜環境,運動員可坐臥在凳子上或床上,然后閉上眼睛,使全身處于放松狀態,這時進行自我暗示,默念幾遍“我感到舒服”,“我輕松極了”等等。放松過后,進行自我動員,暗示“我有力量”,“我感覺良好”。
(3)模擬比賽放松法。由于參賽而造成的焦慮,可在模擬比賽下進行放松,即模擬過渡到比賽實際。例如:測驗、選撥賽、問答提問等。只要意識到自身緊張的信號,馬上進行深吸氣、慢呼氣,并默念放松。
(1)在訓練和競賽期間進行想象,如隊員練習正面扣球技術。在練扣球之前,把整個動作過程想象一下,之后再進行練習;練習之后,再利用想象和思維及內部語言簡述自己在練習扣球中的體會,知道錯誤和正確的地方。
(2)借用直觀形象進行想象。如利用電影、錄像、掛圖、照片給運動員看優秀運動員的技術動作,使他們頭腦中保持這些運動表象,然后再讓他們想象自己以同樣的方法進行終習。
(3)模擬想象。在訓練中,運動員經常是伴隨著模擬動作來完成內合想象的。因此,練習接發球時隊員邊練一傳,邊想象一攻的戰術配合,特別是接一傳后,就積極上步扣球,進攻結束后的自我保護等。
(4)勝利情境想象。用想象勝利情境去鼓舞斗志,增強必勝信心,消除心理障礙,使怯場或害怕失敗的運動員消除失敗的苦惱。
模擬訓練主要用于短期的心理練習,它是為運動員參加競賽作好準備。運用此法首先要及時掌握情況、信息、參賽對手、環境、條件以及“時差”等方面都要做出詳細的了解與分析,根據分析結果研究安排訓練,其次訓練要通真,從對手、場地、器材、裁判和觀眾都要模擬真正比賽的氣氛。
[1]心智競技能力的構成與訓練,運動訓練學[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2]姚家新.競賽心理咨詢與心理訓練[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6.
[3]現代排球運動教程編寫組編.現代排球運動教程.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