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劍波(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院 北京 100084)
在空手道比賽中,由于靠近邊界的一方移動范圍受到限制,所以雙方的技戰術特點就會發生變化。和大多數格斗項目一樣,邊角是一個對抗十分激烈的區域,許多比賽的勝負都是在該區域一錘定音的。因此,我國運動想要提高運動水平,就要提高邊角區域的得分能力,從而提高整體運動成績。
2006年世界空手道錦標賽錄像中各級別運動員以及北京體育大學空手道校隊動員。
(1)文獻資料法;
(2)錄像觀察法;
(3)數理統計法。
空手道將出界稱為“場外”。場外是指在躲避對手進攻時,選手的腳或身體的任何部位碰觸到比賽場地外的場地或身體全部在端線以外的區域。
據統計,雖然邊角情況占全場比賽總時間的比例較少,但是在邊角區域的得分卻占所有得分的48%。
(1)邊角對抗形成的原因。
在空手道比賽中,進入邊角的原因有很多,大致上可以歸納為:被動后退;防守后退;進攻失利;主動撤退。從本次比賽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進入邊角范圍的主要原因是被動壓迫。
(2)邊角對抗能力與比賽結果之間的關系。
由數據統計得出,勝方雖然進入邊角區域的次數較多,但是勝方得分比例更高,同時大多數情況下能化險為夷。反觀敗方,雖然進入邊角區域的次數較少,但是失分的比例較高。
(3)邊角對抗得分技術統計。
根據統計結果得出,主動進攻較多,使用技術種類不同,并且經常使用組合技術。防守反擊主要使用后手上段和后手中段兩個技術。
一旦進入邊角區域,一方面要特別注意對方的動作,防守對方進攻;另一方面,還要思考如何利用對方的漏洞脫離邊角區域,或者反擊。根據對錄像的分析,可以總結出以下幾種基本的技戰術。
(1)全力防守戰術。
進入邊角范圍以內,后撤的一方變成被動方,進攻的一方則成為主動方,被動的一方需要靠破壞距離的方式來破壞對手的進攻。
(2)環形移動戰術。
防守雖然重要,但是如果將注意力都放在防守上則會對比賽不利。進入邊角以后不能只消極地防守,要利用靈活的步法擺脫對方,然后看準時機進行反擊。
(3)主動進攻戰術。
在邊角之外的一方往往會占據主動權,可以充分使用各種進攻技術。
根據對錄像的分析,可以總結出以下幾種基本的技戰術。
(1)連擊技術主動進攻戰術。
從前面的統計中看到,主動進攻的方式要多樣化,否則很容易被對手看穿。對手在邊角內,移動范圍縮小。所以,一般都使用連擊技術,或者腿法等長距離進攻方法。
(2)防守反擊戰術。
防守反擊一般和控制、假動作一起使用。將對手逼在邊角里,使用嚴密的控制,進行強大的壓迫,造成對手高度緊張。
(1)邊角對抗雖然出現較少,但是得分比例卻高;
(2)進入邊角區域主要原因是主動性壓迫和防守性后撤;
(3)處于邊角范圍內,首先要做防守反擊準備,抵擋住對方的進攻。
(1)平時多看比賽錄像,從中吸取經驗,總結規律;
(2)訓練時要盡量模擬比賽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如身處邊角內,對手在邊角內,比分領先,比分落后,對手實力強弱等;
(3)平時應當特別加強步法,特別是環形側移步法的訓練。
[1]吉洪林.世界優秀空手道運動員技戰術特點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6,30(4).
[2]楊亮.跆拳道比賽中邊角戰術的探討[J].跆拳道比賽中邊角戰術的探討,2000,20(3).
[3]馬世坤.第10屆全運會男子散打決賽中運動員戰術行動運用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6,30(4).
[4]內藤武宣著.少年空手道[M].日本:東京書店出版,1992,7.
[5]空手道教室.運動必勝教材[M].廣州:聯廣圖書公司出版.1988,12.
[6]尹偉.現代空手道[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2,8.
[7]中山正敏.空手道[M].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85,5.
[8]曾慶國,劉學謙.論跆拳道運動員技術和戰術量化評分[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