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規劃已于春節前正式進入編制階段。規劃草案編制大約會持續半年。按照慣例,規劃初稿將在今年秋季召開的中共中央全會上提交審議,并確定基本規劃思路。2016年,也就是“十三五”開局之年的全國兩會上,將通過正式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五年規劃是我國國民經濟領域最重要、最高規格的規劃,不僅對全國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起著重要作用,還將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從宏觀看,“十三五”規劃是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編制的第一個五年規劃,也是實現十八大提出的“兩個百年”目標中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最后一個五年規劃(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憧憬今后5年的另一個戰略意義在于,十八大報告指出,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近日,國務院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條例》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為回應社會關切,保障采購質量,《條例》強化了政府采購的源頭管理和結果管理。規定采購人應當厲行節約,科學合理確定采購需求,必要時應當就確定采購需求征求相關供應商、專家的意見。采購標準應當依據經費預算標準、資產配置標準和技術、服務標準確定。采購合同履約驗收應當嚴格把關。為防止暗箱操作,遏制尋租腐敗,保證政府采購公開、公平、公正,《條例》著力提高政府采購透明度,強化社會監督,將公開透明原則貫穿采購活動全過程,對發布政府采購項目信息,公開采購項目預算金額,公告中標成交結果、采購合同、投訴處理結果等各個關鍵環節,均作了具體規定。為推進和規范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工作,《條例》明確政府采購服務包括政府自身需要的服務和政府向社會公眾提供的公共服務,政府應當就公共服務項目采購需求征求社會公眾意見,驗收時應當邀請服務對象參與并出具意見,驗收結果向社會公告。
全國人大常委會27日經表決,決定授權國務院在北京市大興區等三十三個試點縣(市、區)行政區域,暫時調整實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關于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
財政部近日發布《關于推進地方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明確結轉結余資金的范圍及清理措施,規范結轉結余資金收回程序,提出建立財政存量資金定期報告制度。并要求每一項政府性基金結轉資金規模一般不超過該項基金當年收入的30%。
國家稅務總局稱,今年還將提高稅收制度建設質量,包括積極推動房地產稅、環境保護稅等相關稅收立法,堅持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相統一、相銜接;加快稅收政策工作規范化建設,把法治要求落實到稅收政策的立改廢釋中;拓寬稅收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范圍和內容;深度參與國際稅收規則制定。
按照各地兩會消息,2015年已有26個省(區、市)下調了城鄉收入增長目標。2014年滬京浙深等省市的城鎮居民人均收入都超過4萬元,上海達4 7710元,從東中西看,收入差距依然顯著。總體來看,2014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8844元;上海、北京、浙江2014年城鎮居民人均收入超4萬元,上海最高達47710元,其次為北京、浙江、江蘇等;有數據顯示,上海應屆畢業生起薪水平最高,3241元/月;其次為北京3109元/月。
今年我國將加快推進價格改革,完善居民生活用電階梯價格制度,全面實行居民生活用水、用氣階梯價格制度。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要,促進資源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