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夢可
(江蘇省淮安市清江中學 淮安市 223001)
生物世界是多姿多彩的,生物課堂更是充滿情趣和神奇的,但傳統的生物教學,卻總是讓生物課堂陷入單調枯燥的境地,教師教得苦,學生學得累,生物教學效果低下。如何通過行之有效的教學,優化教學手段和策略,讓初中生物課堂煥發生機,應是我們廣大一線教師首要的任務。本文結合教學實踐,略談自己的點滴看法。
生物學科是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科,學生對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總是充滿濃厚的興趣,如果我們在教學中,能結合教學內容,圍繞初中學生的生活實際,借助學生熟悉的生活知識,以此為切入點,設計和實施教學活動,將極大激活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初中生物知識在學生眼中充滿生機與活力,富有情趣。如我們在教學有關“鳥與空中飛行生活相適應特點”的內容時,如果沿用傳統的方法,照本宣科,學生必然興趣索然。而如果我們瞄準學生的興趣點,結合學生的生活常識向學生提問:“各位同學,大家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回答一下空中飛行的鳥兒有哪些?……哪些鳥飛得又低又矮,時間短暫?哪些鳥在飛得過程中充滿力度而且飛得又高又遠?……這兩種鳥各有什么特點?大家能說一說其中的原因嗎?……”通過這樣的提問,迎合了學生的生活實際,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在學生思考后,教師對大家的思維結果給予肯定。最后,教師安排學生開展小游戲:“請我們每個同學發揮自己的‘特長’,折一個紙飛機,開展‘飛行’比賽,看誰折的飛機飛得更高更遠,獲得冠軍的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折飛機的技巧和方法?!蓖ㄟ^利用學生喜好的事、物作為開展教學的切入點,極大地激起了初中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學生興味盎然的投身活動中,課堂一改過去那種死氣沉沉的狀態,極大地優化了課堂教學。輔以教師的啟發引導,師生討論,學生討論,大家共同歸納出決定紙飛機“飛”得高遠的因素是:紙的材質;紙的大小;飛機翅膀的大?。患堬w機機頭的形狀等。此時,結合教學內容,順理成章地認識和理解了“鳥與空中飛行生活相適應特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善于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以之為新課導入的連接點,將原本枯燥乏味的生物知識賦予了生活的氣息,通過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等方式,寓教于樂,教學效果必然事半功倍。
初中學生,他們心智發展水平不高,閱歷淺顯,思維能力有限,這些都自然決定了他們注意力不會長時間集中,容易分散,對課堂教學不會長期關注,如果我們教師無視這一實際,必然會對教學效果產生消極影響。為此,我們教師要針對學生心理生理實際,通過靈活多樣的策略,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充分感受學習的快樂。比如,在教學有關“動物的行為”的知識時,我首先給學生播放了兩只羚羊的相互爭斗的視頻,然后利用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注意。
師:“大家剛剛看到的是動物的什么行為?”
生:兩只公羚羊在爭斗,我們可以看到動物具有強烈的攻擊性。
師:大家表達得很準確。羚羊是草食動物,它又長又尖的犄角不是用來捕獲獵物的,也不是用來自衛的,而是雄性羚羊之間用來爭奪配偶進行相互角逐的。大家還能列舉其它動物的攻擊行為的例子嗎?
生:老鷹捉小雞,貓逮老鼠……
師:呵呵,這些游戲我們大家在小時候都玩過,大家都非常熟悉。但這些行為不屬于動物之間的攻擊行為,在生物學上叫防御行為、捕食行為。我們今天和大家探討的動物的攻擊行為是指同種動物的不同個體之間因為爭奪配偶、食物、空間等而發生的攻擊。大家一定要將這二者區分開來。那么,同種物種的個體之間相互攻擊和殘殺,對于這一物種來說有利還是有害呢?
生:有害,動物之間同樣需要友好相處。
師:大家的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待這一行為,同一物種通過這一殘酷的方式發生爭斗,對這一物種來說們可以優勝劣汰,提高種群的整體素質……
教師通過這樣的情境營造,讓學生始終處于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生學習更活了,也更容易理解知識。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無視學生生命個體的存在,對教學內容往往實行“滿堂灌”,既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更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新課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真正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將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內在潛能,這樣的課堂,才會是富有生命的課堂,高效的課堂。如,教師有關“營養物質”的知識時,我要求全班同學“推薦”一個同學作為“營養師”,部分同學扮演“營養不良者”,教師出示因為缺乏某種營養,導致一些疾病時,要求相應的“營養不良者”說說癥狀,并請“營養師”開展診斷,提出合理化建議。在活動過程中,教師不斷安排學生呼喚角色,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從而極大的調動了學生主體地位,學生既興趣熱烈,又掌握了相關知識,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緊密聯系教學內容,結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借助學生熟悉的身邊現象開展教學,不斷將新知教學寓于學生熟悉的情境中,構筑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這樣,優化初中生物教學才會落實在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