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瑞潔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 承德市 067000)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薄耙伞笔撬季S的開端。“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播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勵學生的一種教學藝術”。充分利用學生求新、好奇與渴望成功的心理,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創設恰當的問題情境,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實現學生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的關鍵。那么,如何創設教學情境,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呢?以下是我的幾點做法:
故事,是學生們非常喜歡的,因為故事的情節引人入勝,故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并能從故事的寓意里得到感悟和引發思考。例如,在學習冪的運算時,這樣導入新課:古印度的國王合罕迷戀下棋,在全國征召下棋高手并許諾:誰勝了國王,國王就滿足他一個要求。后來一個僧人勝了國王,它就要求國王在棋盤上放麥粒,第一格放1粒,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然后是16粒,32粒,64粒等等,一直放到64格,它只要棋盤上的麥粒。國王笑他,“真傻,就要這一點麥粒?!鄙苏f,“恐怕你的國庫里沒有那么多的麥粒”。同學們,你們認為國王的國庫里有那么多的麥粒嗎?
故事情境的設置有效地構建了愉悅的教學情境,使教學內容深深地觸發學生的心靈深處,激發了學生求知的火花,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濃厚的探究興趣,同時也為探究有理數乘方埋下了伏筆。
教師通過游戲或比賽等形式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愿望,從而讓學生在做游戲的活動中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理解數學。例如在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時,首先進行找座位的比賽:讓大家根據教師發的座位卡片找座位,看哪些同學能正確快速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大部份同學的卡片上寫著例如“2排5列”、“3排4列”等,個別同學卡片上寫著()排3號,5排()號。大部分同學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個別同學找了一會沒找到,這時老師適時提出問題:“大家想想,他們幾個為什么找不到座位?”通過大家討論補充,明確了要準確找到座位,就應該寫明第幾排第幾列。用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座位入手,創設一個重排位置的情境,將學生引入這堂課的重點——確定位置所需要的條件,這樣將原來的書本內容轉化為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將知識生活化,使本來枯燥的教學知識變得格外生動,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質疑是學生動腦的一種表現方式,也是他們善于發現問題、提出疑問和解決問題的方式。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釋疑、解惑,而且還要啟思、設疑,引導學生思考更深次的問題。例如,在學習幾何證明推理時,我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圖,這是一輛東西方向行駛的汽車,你能根據圖形判斷出它正向哪個方向行駛嗎?開始時多數學生認為無法判斷,部分學生認為兩個方向都有可能,極少數學生在認真思考。這時,教師鼓勵學生仔細觀察,聯系生活常識,認真得出結論并說明道理。學生經過觀察、分析、交流討論,最終確認車是向西行駛的。理由是通常車是靠右側行駛的,車門開在右側,我們看不見車門,說明車門開在另一側。所以車自西向東行駛。一番分析,學生們心悅誠服,真正體會到證明的必要性,同時也認識到數學的嚴謹性。
依據新評價理念:數學教學更的是數學活動的教學,特別是要讓學生通過活動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用多種手段和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地思考問。例如:在學習概率一節時,我借鑒了這樣一個教學活動:全世界大約有60億人口,有多人不能卷舌呢?當然不能把全世界的每個人都進行統計,學生以前學過統計的初步知識,很快都能知運用樣本去統計總體,于是很快就能達成共識,用班級現有的50個人的做統計,于是每個人都迅速行動起來,看自己能不能卷舌,很快得出50人中不能卷舌的有5人,占全班總人數的1/10,進而算出全世界不能卷舌的人口總數。這一活動的設計,一下子抓住了大多數學生,使多數學生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一位美國教育學家說過:“教師教學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從他們所提出問題的性質和發問的方法查出來。作為教師,若不熟諳發問的技巧,他的教學工作是不能收到成效的”在日常教學中,針對初中生好奇好勝的心理,教師從學生實際出發,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有利于學生發現創造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享受知識給他們帶來的快樂。使學生愿學、樂學、會學,教師樂教、能教、善教,實現師生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