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鳳玉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 承德市067000)
俗話說得好: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的這條道路上,我們每位教師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套得力的教法,下面是我在初中數學教學方面的一點體會,希望給大家帶來一點兒幫助。
初一是學生從小學階段過渡到初中開始獨立學習的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學生的習慣培養非同小可,不可忽視。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也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币虼?,從初一一開始,就需要對學生進行細致的習慣教育和引導。
如果沒有預習,新課上完后,學生才知道學習了什么,這樣無準備的學,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有效的預習,能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了解重難點,帶著疑問上課,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每天睡覺以前,用15分鐘的時間快速復習,瀏覽當天學習的內容。不要求鉆研,大概起到一個“溫故而知新”的作用。
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是正?,F象,學貴有疑,學習上沒有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求學就是找疑解疑的過程,“學源于思”,思維敏捷,學習成績扶搖直上。如果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哪個方面有問題,那就顯然是沒有進入到學習的狀態。
老師適時組織有效的學習活動,根據教材創設特定的情景,如小組合作交流,同學之間答疑解惑等。要讓學生在活動中主動發現問題,用合適的方法解決問題。積極交流,主動合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潛能。
完成作業是學習過程中重要一環節,不但能及時有效的檢查當天所學的內容,而且能反映出學生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要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作業前準備好一切學習用品,而且先復習當天的功課或復習與作業有關的內容,然后,獨立完成作業,不能拖拉,當天作業當天完成,完成作業后,應認真檢查,發現錯誤及時更正。遇到不會的或不懂的,就是知識的盲區,也就是需要找老師幫助的地方。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親其師才信其道。所以學生只有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才能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主動去發現去探索新的知識。在教學時,可以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來激發學習興趣,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在教學中,就是根據學生和教材的特點,創設合理的,恰當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去發現、認識、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也可以合理的利用多媒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興趣濃厚。
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主陣地”,她經歷了無數次的變革,但無論怎么變,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要成績是永遠不變的真理。合理利用支配好課上時間,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好一節課的前提是備好課!這是公認的事實。我備課不僅將課本內容,教參內容和材料有機重組。而且每次備課時都認真閱讀課本,仔細確立教學目標,然后根據課本內容搜索各種資料和典型習題來補充課堂教學;除了備好課本知識以外還要備學生,即把我們備的知識以學生認可的方式教給他們。這就要求我們精心組織課堂,我認為課堂教學應該是嚴格要求與放任自由相結合的。如果一節課一嚴到底學生會感到很壓抑,久而久之便會對你的課堂失去興趣,從而對這一科失去學習的信心,甚至還會產生抵觸的心理。
課前教材,練習本,練習冊必須放在桌子上;上課必須認真聽課,我上課一般不讓學生打開教科書,讓學生認真聽老師講解定義和例題。這樣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上課會隨機提問某一個環節,是學生減少溜號的機會。這樣學生不但學會學習,而且當堂課的知識也基本能當堂消化。認真的聽完這節課,知識掌握的也就差不多了。
盡量讓學生動手操作,如在講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時,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得出: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任意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那么在判斷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三角形時,學生會發現只要判斷最短兩邊之和與最長邊即可,這時及時給學生總結方法,學生掌握的就非常好。
教學中基本做到:(1)讓學生自己去觀察思考。(2)讓學生自己去操作實驗。(3)讓學生自己去確定方法。(4)讓學生自己去嘗試解決問題。那么學生的觀察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會得到提高,在學生完全掌握的基礎上適當給出一些解題技巧的點撥,讓學生的解題能力得以提高。
以上是我在教學工作中的得到的一些初中數學教學方法,在教學工作中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在工作實踐中繼續探究,繼續學習,也希望我的一點經驗給大家帶來一點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