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芳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8)
近年來,工學結合以及職業化思想已經成為高職院校辦學的主要理念,直接影響到高職院校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和教學課程安排,也進一步導致高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發展與建設。在職業化思想的引導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體系必須進行改革,必須立足于職業化思想,認清當前的時代背景,做出具有針對性與可行性的改革與創新。因此,如何構建高職思想政治課教學體系成為眾多教師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不得不說,隨著職業化思想的侵襲,各職業院校更加重視對學生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進行提升。其原因主要是,高職院校的辦學理念正是培養社會應用型人才,而職業化思想的基本的理念則是要讓現代使員工在知識、技能、觀念、思維、態度、心理上符合職業規范和標準。
因此,高職院校的辦學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與職業化思想相吻合。同時,在職業化思想的指導下,大部分高職院校對職業化思想的認識并不全面,從主觀上認為不斷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就是實現職業化。
在此基礎上,各職業院校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只能夠不斷加強專業課程的建設,因而使得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的地位不斷降低。其集中體現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時被不斷減少,課程的設置也受到影響,也使得高職思想政治的教學內容被不斷壓縮。
這就導致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學計劃無法順利開展,高職院校也沒有在師資力量、教學資源等方面進行合理搭配,進而導致高職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率較低。
同時,在職業化思想的指導下,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為了迎合職業化思想和工學結合理念,因此在教學模式方面進行極大改革,這種改革對高職思政課教學造成極大的阻礙。
為了迎合職業化思想和工學結合理念,高職院校進一步擴大了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比例,大部分高職院校施行半工半讀的教學模式,即是將學生的學習時間分為兩部分,其中一部分讓學生在校接受理論教育,另一部分是讓學生進入社會參加真正的工作。
在此過程中,學生通過理論知識學習有力支撐工作,又通過實踐工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后續的理論學習指明方向。這就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工作能力的全面發展,以此培養出具有高素質高專業能力的職業化人才。
但是,這種教學模式雖然迎合了職業化思想和工學結合理念,但卻對高職思想政治教學造成極大阻礙。首先,工學結合背景下的高職教學模式將學生的學習時間分割開來,這就增加了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難度。
具體地說,高職院校為了迎合職業化思想和工學結合理念將教學內容分為工作和理論學習兩部分。在此基礎上,高職思想政治教學的課程教學就無法持續的開展,這就導致教師所安排的思政課教學計劃難以順利開展,也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高職教學模式的轉變不但在教學時間上影響到思想政治教學的開展,也間接的分散了學生和教師的注意力。在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得不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實踐工作和專業理論學習上。
在此基礎上,學生很難抽出時間進行思想政治課程學習,也很難認真對待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基于此,高職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難度進一步提高,很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就很難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最后,針對職業化思想導向下的高職思想政治教學,其往往沒有重視職業化素養。更進一步說,高職思想政治的教學內容還沒有得到改革與創新,也還沒有體現職業化思想,沒有真正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從職業化的本質來說,職業化包括有職業化素養、職業化行為規范和職業化技能三個方面。其中,職業化素養是職業化中最根本的內容,可以被看作是職業化的基礎。
但是,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只重視提高學生的職業化技能,少部分高職院校有意向培養學生的職業化行為規范,而幾乎還沒有高職院校意識到職業化素養的重要性,也就沒有在教學中這種提高學生的職業化素養。
具體地說,職業化素養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意識和職業心態。從某種意義而言,職業化素養是針對于學生的思想意識層次,是學生的一種意識形態和人生價值觀的體現。
由此可以看出,要有效培養學生的職業化素養也就是要針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意識進行有效提升,也就是要通過思想政治教學達到教學目標。但是,當前我國的高職思想政治教學并沒有重視職業化素養。
因此,我國高職院校的職業化發展只是一種不全面的發展,其所培養的人才并不能算是真正的職業化人才。
如上文述及,在職業化思想的指導下,高職院校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對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進而導致高職思想政治教學的時間不能持續,也間接地降低了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導致高職思想政治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較低。
在此基礎上,高職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模式必須得到改革,必須要能夠迎合高職院校發展的趨勢,必須能夠對高職院校的職業化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因此,一直作為理論教學課程的高職思想政治教學也應該逐步發展為實踐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模式。
一方面,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學模式可以充分配合專業課程教學模式,即采取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充分結合的模式開展。在此背景下,高職院校可以在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時間段里進行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引導學生學習基礎的思想政治教學內容,也要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心態和職業意識等各個方面。
另一方面,在學生真正參與工作的階段內,高職院校應該在思想政治教學中開展實踐教學。其中,高職思想政治的實踐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發現自身思想意識方面的缺陷,并且積極吸收周圍積極的思想意識。在此基礎上,學生才能夠在后續的思想政治學習中擁有明確的目的性,進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通過對高職思想政治教學模式的改革,高職院校就能夠讓思想政治教學的時間和內容安排迎合職業化思想下的教學模式,進而促進兩者的共同發展,最大化提高思想政治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同時,在改革高職思想政治教學模式的基礎上,職業院校還必須針對高職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改革與創新。
具體地說,在職業化思想的指導下,高職院校就必須培養職業化的人才,也就是要培養具有職業化能力,擁有職業化素養和職業化行為規范的現代化人才。因此,傳統的高職思想政治教學內容并不能提高學生的職業化素養,這就需要職業院校進行改革與創新。
首先,高職院校必須在思想政治課程中添加職業道德、職業意識和職業心態等教學內容。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在思想政治課程設置上進行增設,將職業道德、職業意識和職業心態等內容設置為必修的課程。同時,各職業院校也必須要重新選擇高職思想政治課程教材,進而對高職思想政治教學進行有力支撐。
其次,高職院校應該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師的素質和能力。隨著思想政治教學內容的不斷增加,教師的教學任務也在不斷增加。這就需要教師擁有更高的素質和能力對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意識和職業心態進行專業的輔導和教育。
同時,隨著高職思想政治課程的建設與發展,其重要性也得到進一步體現。在此基礎上,教師就需要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也需要教師擁有更高的素質和能力,才能夠應對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背景。
最后,在職業化思想的導向下,高職思想政治教師必須充分利用教學評價,通過針對性的教學評價來進一步迎合職業化思想的意識和理念。
從本質上說,職業化思想導向下的高職思想政治教學必須對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在迎合高職教學改革的基礎上切實提高學生的職業化素質。其中,高職思想政治教學就必須面對實踐教學中的問題,學生在實踐中遇到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思想政治教學的質量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評價幫助學生進行更好的總結和學習。一方面,在新的高職思想政治教學模式下,當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時,教師就能夠使用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評價針對學生解決問題的方式和心態進行總結,進而引導學生更好的解決問題。
另一方面,職業化思想導向下的高職思想政治教學應該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意識和職業心態,這就是針對于學生的思想意識層次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容易遇到心理方面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通過有效的教學評價對學生的心理進行疏導,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意識。
總的來說,職業化思想和工學結合理念是市場發展下的產物,其對于高職院校的發展有極大的影響力。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都在職業化思想指導下得到改革和創新,也進一步降低了思想政治課程的地位。這是高職院校對職業化思想的誤解,因此必須要對高職思想政治教學體系進行改革與創新。這就需要眾多教師在實踐教學中不斷總結和完善,促進高職思想政治教學的發展與進步。
[1] 陳學鳳.以職業化思想引導高職思政課教學體系的構建[J].思茅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6).
[2] 曹旭.高職思政課中職業化思想的引導教學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8).
[3] 黃婉秀,顏鑫,舒均杰.基于“工學結合”的高職思政課教學創新[J].職教論壇,2010,(26).
[4] 郝惠若.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的探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