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偉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廣東 廣州 510545)
有夢才敢于筑夢,就是二十一世紀中國創造發展、活力四射的最好呈現。有夢的民族不是只把希望寄托在未來,而是更好地立足當下傳承傳統優秀文化,并積極吸納全球先進的文明成果,以構建愈加和諧、幸福快樂、前途光明生態需求為價值取向;2014年南京青奧會就是讓全世界見證中國夢的最佳時刻,其文藝演出用高科技打造出文化中國的執著追求,特別是聲樂相伴搭建形神兼備的夢想之塔告知世人,“美好”作為時代發展的關鍵詞,正由青春活力的少年創造著——以此喻為青春活力的中國依托五千年悠久歷史向世界各國展現當代精神——創新、合作、超越,為世界發展范式注入活力、創新、持續的中國元素。
中國夢既有時間的長度,即她不僅伴隨五千年來人類文明的進程,還立足與當下眾志成城、實干興邦,并指向未來時間點具體實現的美好規劃,也就又有了內涵的深度。顯然,傳統文化就是中國筑夢的生命之源,激情四射、奔騰向前的黃河、長江奔流到海,不僅澆灌了沿岸廣袤的土地,還哺育了中華民族天人合一、包容萬象的大國風范,志存高遠、務實能干的美好品行,三千年前,這片熱土上的圣賢群體就打造了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儒家思想激勵人們不辭勞苦、建功立業,以建構天地人和諧秩序為己任,譜寫了絢爛多彩的中華文明歷史,為自然精靈中最富有智慧和創造的人設計了一生的進取目標,從出生——幼兒、少年、青年、壯年到辭世——喪葬都有一套人為的禮儀相對應,讓每個人的生命價值得以最大化呈現天地間;道家文化相對而言采納的是另一套思辨方式,天地萬物自然包含人類這個物種,面對無限宇宙,人有限的生命注定不能代表天地思考言說,各歸其位自然而然不僅是與天地萬物和諧相處,還是人類自身生命狀態最好的護佑;佛家教義告知世人,苦難和欲望如影隨形,不幸和貪婪相依為命,只要心性堅守善意,人生的天地當然也就開闊,沒有什么困惑能讓心性迷亂;由此,生于天地世間的人就要明白在天地間的擔當,既要實干獲得生活之需,又要保護生活的家園,“民族的傳統文化因包含數千年的生存智慧、實用經驗、人文精神而擁有了哲學意蘊,”[1]就是讓宇宙中唯一存活生命的藍色地球更富有生氣。
青奧會開幕式《筑夢》是在鳥鳴的引導下出現了森林,這就是當代世人所向往的鳥語花香綠色世界,也是堅信科技發展和生態環保并不沖突,這也和傳統文化倡導的不無二致,與先民智慧同行的儒道釋三家成為傳統文化的主導,三家文化無不要實現這片熱土上的家和國興——人人安康、家庭和順、社會和諧等等現實訴求,無不要將這片土地的先民心中夢想付諸實現,基于人類能力所限——對于天地萬物認識和掌控無法得心應手,以及人類自身自私、貪欲、虛偽等劣根性存在,讓頭頂上的藍天白云和腳下的綠地厚土與人們笑臉、幸福生活相依相偎,這類美好的愿景始終與這片土地繁衍生息的人們不離不棄,可以完全相信二十一世紀我國筑夢是代代中國人薪火相傳的必然結果,演出現場利用人的科技力量將青春少年編織成夢想之塔,在黑色的夜空中,閃耀綠色光芒的人塔隱喻了人在天地間完全和諧相處,人的智慧和創造不是凌駕于整個自然界,而是讓自然界變得更加美好,只有這樣的正能量才能讓人類獲得快樂的幸福生活。
當代中國蓬勃向上、積極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釋放了整個13億中國人自身的活力和能量,實際擁有的第二經濟實體讓世界為之喝彩,積極吸納全球的先進成果為己所用,五千年歷史進程大浪淘沙留給后人的優秀傳統也同樣被視為珍貴財產,五千年來中國大多數與文明、富有、強大等字眼相連,因此,龍的傳人認為肥沃的中原地區就是天下中心,滿足于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不愿意知道大海外面的世界是個什么樣子,更不愿意直面列強的船堅炮利,結果戰爭失敗又導致整個民族自尊心受到嚴重挫傷,以至于迷信洋人列強什么都比中國強,對于傳統反思的同時又陷入自我割裂的狀態;奮發、自強、有為終于在三十年來的改革中獲得了驗證,中華民族不僅有悠久的歷史,也能在新世紀開創屬于自己的嶄新事業,其重塑的精神就是當下中國人實際行動付諸實踐、也許比聚集物質財富還寶貴的一大成果。
相較傳統注重內在道德完美塑造,近代以降中國越發以實踐創造重塑大國形象,當代創新勁風吹遍神州大地各個角落,不僅內化為當代國人的集體無意識,還落實到具體事務中,自然,創新意識和實際行動并不是置傳統文化于不顧,而是在繼承基礎上超越,并立足全球互聯網信息時代思考一切,歸根一點就是如何讓民族精神充滿陽剛之氣,讓民族智慧再次造福世人,讓13億中國人腳踏實地為世界作出應有的貢獻:和平帶來合作,創造推動發展。二十一世的中國踐行和平、合作、發展的創新之路,其實就是以五千年來的文化底蘊召喚發展的創新模式,以東方特有的詩意智慧和務實行動建構世界未來的中國創造。
當代中國夢想已有意識化為各行業的行動,將此藝術化的是在演出現場動員120名少年兒郎想象為自由因子,這就是將中國夢和現代藝術相結合展現給觀眾,青春活力代表當代中國自強不息、勇于作為,象征自由因子的少年演變成跳動的心臟,鏗鏘有力的跳動就像當代中國筑夢的強大動力,既是藝術的舞臺,又是高科技的舞臺,從創新的角度講更是兩者結合創新的舞臺,近代史的篇章不得不讓長久歷史的國人為之如鯁在喉的感覺,在科技發明的自然科學領域原創力缺席了,當下,中國筑夢也要突出科技創新夢,而讓少年活力構筑夢之塔也是為了顯示創造力的寶貴,用有形的人建科技之塔形象地注解中國筑夢的執著和擔當,也就意味著人塔看重“人”的魅力,相信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完成應有的使命,借此,也就把當代中國建構的精神體現出來,科學發展、有所作為、各盡其能為世界美好未來勇于擔當,為世界發展貢獻中國的積極力量。
世界是包含中國的世界,中國是世界的中國,這是筑夢的視域內涵所在,今天的中國再也不是天朝自居的老大中國,世界也不是欺凌弱小的世界,而是傳承人類文明并化作全球力量福澤世人,作為體育競技就是傳遞這樣的福音:合作、發展、超越就是中國和世界的奧運之本,也是南京青奧會筑夢展現之因。表演現場鄭和寶船從南京發源地出發,也就把傳統文化和當代精神的優秀特質傳達給當代世人,鄭和下西洋所率船隊為當時世界之最,7次遠航讓沿途國家見證了和平、友誼、發展的文明中國,當鄭和寶船出現在演出現場滑行時,也就將我國古代科技實力和東方傳統文化完整結合了,跨越印度洋將先進的東方成果移植到亞歐非等30多個國家,送去的是真誠的關愛、溫馨的呵護,絕對不是讓對方流淚的掠奪和占有,強大的中國明朝艦隊真正書寫了友好訪問的世界歷史,2014年南京青奧會伴隨圣火傳遞的也就是這種理念,更是希望借助文藝演出讓世界觀眾潛移默化的感染到這種文明思想之所在。
中華武術深得傳統文化的精粹,強身健體的目的不是讓身體變得強硬,而是讓身軀變得柔美,這樣才更容易適應張弛有度的現實生活,從哲學意味上概括也是體現合作共贏的主張,不但有一個富有活力的身體,而且更能讓內在舒展的心靈張揚與人為善、與鄰和睦的包容精神,開幕式筑夢之舉就是將博大精深的武術功夫當代化,將人的力量科技化,兩者結合也是為了提升人的自身價值最大化,青奧會是集中世界青春力量、意念的盛會,由此將世人接受的先進思想傳遞給每一個人,讓世界更加文明向好發展,故而,將當代中國青春少年團隊協作搭建夢之塔就是告知世人精誠合作的重要性,我國傳統文化通過精彩的文藝演出將這一理念清清楚楚表達出來,讓世界明白改革開放的中國愿意和他國共享合作發展的成果。
因為相信自身的力量不但自信,并且在文明進程中還可以做到自主,而不是受自然條件限制、其他族群或國家的左右,還能堅信合乎美好目標的規范是可以創造的,表演之所以是藝術,是因為可以將人類向往的高超想象實現聲像的再現,筑夢之塔就是中國超越藝術的高潮呈現,敢于挑戰極致依靠威亞的懸吊,每人身上兩個綁點就是靠著手腳相連,在夜空下應用閃光的身軀變換夢幻的圖案,一個大型吊車代替了原先的索道技術,目的就是讓120名少年把集體團隊的力量在30多個不同造型中盡情展現,因為超越就可以在美麗的夜空將將美的身軀完全展現,而在科技力量帶領下筑夢之塔的表演就把人類自身力量完全自主化,人類只有真誠協作、共謀發展、敢于超越,這個藍色的地球不但在太空中自豪展示它的生命力量,更能在未來和天地長壽、日月爭輝,還能時時整個宇宙聽到人類的笑聲、感受到人類的快樂。
2014年青奧會就是將人類自主的信心和自身的力量在南京來一次青春的檢閱,古老而年輕的中國從南京出發,代表的是中華民族對于當下和今后發展的思考,“做到既具有明顯的中國文化元素與中國文化之根,又能夠為世界學者(這里視為觀眾——筆者注)所理解,所欣賞。”[2]科學發展方才是高科技真正的威力,表演中國筑夢是將科技和藝術完美結合——傳承傳統優秀文化和再塑當代精神——合作、創新、超越為世界更加文明、更加美好、更加詩意的未來做出中國應有的貢獻。
[1] 金錢偉.消費語境下的“故事”戲說:《西游·降魔篇》民智思維述論[J].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
[2] 曾繁仁.生態美學中的中國話語探索——簡論中國古代“中和論生態——生命”[J].美學.中國文化研究(春之卷),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