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濛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1)
1.暴力虐戀模式滿足觀眾的求新求異心理
我們都知道對于外界刺激,人們都有趨新、好奇的心理,而那些常規化、無創意、無新奇性和驚奇性的刺激很難引起人們的興趣或者難以讓人們維持原有的興趣。任何受眾都有求新求異的心理,有創新性的電視劇作品才能激發他們觀賞興趣,拓展他們原有的審美經驗,讓受眾產生審美愉悅。
泰劇讓愛情故事以一種“愛你就折磨你”的“暴力+情愛+虐戀”模式展現出來,成為吸引受眾眼球的一大亮點,帶給了觀眾不一樣的審美體驗,滿足了中國受眾的求新求異心理,從而受到中國受眾的喜愛。
一直以來,韓劇走的都是溫情路線,劇中的愛情通常都以含蓄、溫情、唯美的方式展現,劇情往往講述真心相愛的男女主角共同克服各種艱難困苦之后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因此,觀眾觀看日韓劇的整個過程感受到的都是一種溫馨、浪漫的愛。而泰劇中的男女主角往往有著深仇大恨,由于報復接觸,劇情的展開是彼此帶著仇恨的互虐過程,將愛與恨混合展現,觀看過程中觀眾感受到的是一種在愛與恨之間糾結的愛戀,是一種極端的愛。因此,有別于韓劇中浪漫、含蓄、唯美的愛情故事,泰劇中描寫的愛情故事比較火爆直接,往往在嫉妒、恨、折磨、報復中體現,泰劇大多描寫豪門恩怨下的愛恨情仇,劇情以報復和仇恨開場,男女主角因為仇恨和報復結緣,愛情通常以冤家的方式產生,總是在爭吵、暴力、虐待、折磨中發展出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整個愛情呈現出了一種“愛你就折磨你”的“暴力+情愛+虐戀”模式。泰劇中的虐戀情節主要分為兩段情節:“男虐女身”與“女虐男心”,劇情的前半段,“男虐女身”中往往設置一個故事情節讓男女主角之間結下深深的仇恨,男主角出于某種報復心理的驅使下刻意去接近女主角并想盡辦法對女主角進行習難折磨,從而達到報復的目的。折磨的方式往往是禁錮、強暴和各種身體上的折磨。而劇情的后半段男主角在虐待中對女主角由恨生情,對之前的行為悔恨不已,一改所有的壞脾氣對女主角百般呵護表達愛意,而此時的女主角已對男主角之前的行為懷恨在心,于是展開對悔恨中的男主角的虐心橋段。最終,在互虐過程中上演一段波瀾起伏的虐愛。在這類情節中男主角大多脾氣暴躁、強勢,是典型的暴君,由于與女主角大多因為仇恨相識,以報復心理接觸。因此,經常對女主角進行言語上的侮辱和攻擊,不僅語言尖酸刻薄,手段也十分暴力,動不動就用武力解決問題,拉、扯、丟、用、威脅、綁架、強奸、禁錮都是他們常對女主角實施的行為,而法律在泰劇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這種肢體沖突比較多,重口味的愛情對觀眾而言,比瓊瑤式的純潔、清新的浪漫愛情矛盾沖突要更加激烈,也更能吸引觀眾。
2.視聽語言層次滿足觀眾對感官的要求
(1)混血明星當道。韓國是個整容之國,大部分的明星都傳出過曾經整容的傳聞。與韓劇演員大多整容不同的是,泰國演員是天然的帥哥美女,而且目前當紅的泰國明星大多是混血兒。我們都知道混血兒都很漂亮,而且這些泰國混血明星們一般鼻梁高挺,五官立體,膚色白皙,眼睛深邃迷人,體形高大健美,有獨特的異國風情,既有歐美人的輪廓,但他們又有著亞洲人的基本特點,仔細觀察甚至跟中國這些當紅的明星有幾分相似,較好地符合了中國觀眾的審美特點。在泰國和中國都有較高人氣的,曾出演過《出逃的公主》、《一諾傾情》等較為流行的作品的被稱為“泰國王力宏”的杰西達邦有著四分之一的華人血統,是中泰混血兒。他不僅具有泰國人特有的樣貌特征,又具有亞洲人的基本特點,許多觀眾在網上根據他的臉型和中國的當紅明星做對比圖,結果發現他的臉上綜合了王力宏、梁朝偉、吳尊、黎明、陳冠希等多位帥氣的中國明星的優點。
(2)獨具異域風情的拍攝場景。泰國地處中南半島的中南部,自身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得泰國這個東南亞國家一年四季都有迷人的自然風光,為電視劇的拍攝提供了世外桃源般美麗天然的場景。正是因為泰國獨有的自然條件,泰劇的外景拍攝大多都選擇具有異域民族風情的自然場景,美麗富饒的小島、充滿異域特色的鄉下、廣闊無垠的海景等自然風光都成為了泰劇中常常表現的內容。這些獨具異域風情的拍攝場景將觀眾帶往了一個神秘而迷人的國度,滿足觀眾的感官要求。金碧輝煌、尖角高聳的廟宇,華麗無比的歐式建筑,陽光海灘的熱帶風,豐富多彩的節日,傳統虔誠的禮儀,五顏六色的飾品……觀眾既可以通過泰劇領略泰國的異域風情,也可以了解泰國當地的一些民俗與生活習慣。泰國本就是一個致命的誘惑之國,每年都吸引著世界上無數的游客去探尋,她迷人的魅力與吸引力絕非浪得虛名。
(3)音樂的合理運用。以聽覺刺激輔助表演往往更有助于創造出真實感、烘托出各種氣氛、加強藝術感染力。音樂是影視作品中表情達意的重要藝術手段,能表達人物內心情感、烘托氛圍。泰劇充分發揮音樂的作用,將音樂作為一種表情達意的手段在作品中大量運用,有別于韓劇作曲中講究歌詞的含蓄美、意境美,泰劇中音樂大多創作地直白、易懂,用音樂直接表達人物內心情感,有點類似劇中人物的內心獨白,將音樂變成一種直接跟觀眾說話交流的方式。一般而言,一部泰劇中往往有兩首主題歌,一首是專用于表達女主角的心聲,而另一首用于表達男主角的心聲,音樂成為他們和觀眾交流的語言,每當劇中人物悲哀或者開心時,總是會適時的響起動人心弦的音樂,觀眾從音樂中就能夠理解人物的思想情感。泰劇中音樂歌詞的創作內容一般直白、淺顯,目的是表達劇中人物情感,幫助觀眾準確地理解和把握人物思想感情,在觀看過程中不用費腦思考和揣摩人物思想,把更多精力融入劇情中去欣賞作品,不會喧賓奪主,所以聽起來更加輕松愉快。
3.文化的差異性滿足觀眾對異文化的獵奇心理
我們知道,長期以來,中國的觀眾接觸的都是日韓劇,日本、韓國與中國之間無論是人種還是文化、風土人情都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和相似性,但是泰國不一樣,泰國無論是人還是風土人情與中國都有著巨大的差異。每個人都有著獵奇心理,都會對未知事物產生強烈的好奇心,產生探尋的沖動,而泰劇中獨特的亞熱帶風情、養眼的混血帥哥美女以及泰劇中濃郁的佛教文化以及泰國人的生活習慣等無疑都會對觀眾產生較大的吸引力。
電視劇是在一定政治經濟背景和文化背景下制作生產出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都在其身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雖然泰國與中國都共處于亞洲這個大的文化圈下,文化上有著相通性,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泰國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使得泰國文化與中國文化呈現出了一定的差異性。泰劇以文化相似性為切入點進行跨文化傳播,同時又注重表現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民族特色,以文化的差異性為基礎,通過對異國民族風情和文化的展現來引起觀眾的興趣。泰劇無論故事內容、劇情風格、服裝造型、民族風俗和生活習慣都充滿了泰國的民族文化特色。
4.文化價值觀念與審美情趣,符合中國民族文化審美心理
泰劇作品中除了整體呈現出的文化價值觀念和中國觀眾的審美心理吻合外,很多局部細節和情節的設置也符合了中國觀眾的審美需求,例如,泰劇中的大團圓結局設置,符合中國民族文化審美心理。縱觀泰劇的結局,百分之九十的結局都是大團圓結局。泰劇的故事情節雖然大多圍繞家族恩怨展開,男女主角因為仇恨結緣,常常以仇恨和復仇開場,在劇情展開過程中男女主角彼此報復、折磨受到深深傷害,但是無論過程多么艱辛,最終經歷了各種困境和磨難后,導演都會讓所有矛盾一時間得到解決,讓他們從此過上王子與公主的幸福快樂的生活。同時泰劇對于人物命運的處理方式,遵循佛教中提倡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觀念,讓善良戰勝邪惡,壞人得到應有的懲罰。而這種文化觀念與在中國幾千年來傳統文化的浸染和影響下形成的受眾的文化觀念一定程度上相吻合,符合了中國受眾審美心理。因此,獲得了受眾的喜愛。同時,大團圓結局也讓中國受眾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的夢想在劇中得以實現,滿足了他們對于美好愿望的期待心理,實現了一種替代性補償的心靈慰藉。而且泰國影視作品的主題更貼近中國的傳統道德與審美情趣,在每部戲中都有對家庭、婚姻、人際關系的深入洞察和對真、善、美等優秀品質的崇尚,而這些最平淡的真實恰好是中國觀眾所樂于見到的。
5.價格便宜、過審迅速,性價比遠遠勝過韓劇
矛盾沖突戲劇化的劇情,再加上瓊瑤式的敘事方法,善惡分明的人物設置以及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大團圓結尾,這些看上去有些乏味的元素,正是吸引普通電視劇觀眾的不二法寶,再加上泰國混血明星當道,狗血的故事配上滿屏幕的俊男美女,讓不知多少中國觀眾欲罷不能。而相比起長篇累牘的韓劇,泰劇一般只有十幾集到二十集,更方便追看。
收視率高、有固定收視群當然是今年爆發式引進泰劇的重要原因,但并不是唯一原因。泰劇在收購價格上也比較有優勢。由于持續火熱,泰劇的價格已經由約一萬美元一集上漲到了一集兩、三萬美元,基本上與港劇的價格持平。但是,即便是漲價之后,泰劇的價格和如今搶手的韓劇幾十萬一集的引進價格相比,性價比也顯然更勝一籌。
此外,泰劇比韓劇在審片時間上也更具優勢。由于泰劇對于文化背景的強調遠不像韓劇那么突出,不會涉及過多意識形態方面的內容,廣電總局對于引進泰劇也是抱著支持的態度,審查方面也比韓劇、日劇來得輕松,審批過程十分迅速。
1.注重東西結合,立足傳統民族文化
在面臨金融危機、國內影視產業遭遇困境的情況下,泰國打開國門,積極吸收借鑒國際上的先進技術,將西方視聽語言和敘事風格嫻熟地運用在影片之中,大大提高了泰國影視作品的表現力。另外,在全球化的語境中,國際化的制作也能讓外國觀眾更好地理解泰國本土影片,實現跨國度跨文化的影像傳播。
同時,泰劇注重東西結合,在運用現代影視技巧的基礎上彰顯民族特色。泰國新生代導演在借鑒美國好萊塢現代先進拍攝制作技巧的同時,善于挖掘應用本土民族文化資源,游刃有余地將帶有本國民族風情和特色的媒介作品展示在世人面前,不僅獲得國際影壇的認同,也成功將泰國本民族形象展示在世界面前。
泰國影視作品的成功提示我們,只有保持不斷開放的文化姿態,相互吸納,相互融合,才能推陳出新。同時,也要立足傳統民族文化,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文化資源始終是各國家所獨有的文化資本,只有充分利用好本民族的文化資源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生存和發展。
2.提高制作水平,加強精品意識
高精質量的作品是吸引觀眾的前提,也是推動影視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近年來泰國憑借著“內容為王,精品意識”的理念,創造出的一批具有“含金量”的影視作品令中國觀眾一睹風采,實現跨文化傳播的成功。而目前我國許多國產劇的制作都在走快餐化道路,不少影視作品中的故事情節和敘事結構都很雷同,偶爾出現一部優秀作品,便引起一大批孿生姊妹篇效仿,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越來越被市場拋棄,直接導致了國產劇競爭力的削弱。因此,在今后的影視創作道路上,中國制作人要提高制作水平,加強精品意識,爭取創造出越來越多思想內容深刻、藝術精湛,具有強烈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社會中產生廣泛影響積極向上的優秀作品。
3.迎合觀眾心理,轉變創作思路
泰國影視作品大多以親情、愛情、友情為主題,以刻畫人與人之間的真、善、美為主導思想。泰劇的熱播足以證明人們對溫馨、平和、善良而純真的渴望,對“真善美”精神食糧的迫切需求。而目前我國電視劇在這方面做得比較欠缺,劇本創作上大多為人與人之間爭權奪勢、鉤心斗角、為利益不斷斗爭反目為仇的故事,往往忽略了人們內心世界真誠的情感需要。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現實,引起部分觀眾的共鳴,但卻給人增加壓抑感,反而起到不良的社會導向作用。所以中國的影視作品要想獲得更大成功,就必須不斷迎合觀眾的心理需要,以“受眾為本”,轉變創作觀念和思路。
[1] 江環. 從韓、泰劇異同中看泰劇流行原因[J]. 華章,2011,(31).
[2] 鄧靜. 泰劇熱播中國的受眾接受心理分析[D]. 西南交通大學,2010.
[3] 梅梅. 淺析境外電視劇藝術特色及其本土化運用[J].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