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士花
(河南理工大學,河南 焦作 454000)
現行?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認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這一目標的導向使現行的大學英語教材的編寫大多以讀寫類、聽說類教程為主,致使在教法的實施上也自然以培養學生的讀、寫、聽、說,特別是閱讀方面能力的為重心,而“譯”則被排在能力要求的最后,常被弱化。
盡管在2013年12月四六級考試中增加了翻譯考試的分值,由原來的5%調整為15%。但是,在現行各類教材中非英語專業同學的翻譯任務大多還是限于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英漢、漢英翻譯,強調課文中講授的重點句型和表達方式,系統的翻譯技巧、翻譯策略,特別是有關提高實際應用能力的翻譯理論和技巧的獨立板塊幾乎難以找到。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學生的作業中經常存在文法不通,以及不知所云的表達。
多年以來,翻譯教學一直被大學公共英語教師認為是專業英語的范疇,都是那些英語專業的同學應該掌握的,如果要說與大學英語的聯系的話,那也就是應付考試。非英語專業學生只要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能讀懂本領域的英文資料即可。其實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因為我們的受教育者是可塑性高而又復雜的群體。實踐證明,本領域中較有成就的學者往往都是精通翻譯的非英語專業人。
有些英語基礎好的學生,比如在中學就已經達到英語四級水平的學生進入大學后依然需要修四個學期的基礎英語課程,導致重復學習,而與此同時,新鮮的知識還學不到,產生厭倦情緒,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雖然,大多數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生認為翻譯能力非常重要,可課堂教學實踐中基本沒有翻譯課程的開設,導致他們對當前的英語教學不滿。可見,翻譯教學已成為非英語專業課堂教學中必須被高度重視的一部分。
各地方高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培養層次和目標,制定教學策略和方法,靈活采取分層分級的管理模式,重新組合已有的自然班,對基礎較好的學生適當壓縮基礎英語課程時間,給翻譯教學提供時間上的保證。這樣,翻譯教學就能和大學英語實際教學很好地結合起來,加大翻譯教學的比重,當然也會給學生將來的專業和職業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傳統的翻譯教學方法片面強調翻譯知識,盡管教學過程中也使用了一些翻譯技巧,但因為沒有一個整體設計,教師的講解既傳統又隨意,而且強調的不是翻譯能力,而是翻譯知識,翻譯只是膚淺地涌來比較源語與譯語的不同。翻譯教學大綱的制定可以對翻譯課程的設置、翻譯能力、翻譯速度等方面給以具體明確的規定。
翻譯教學大綱的制定能使翻譯教學有章可循,有標準可依,讓大學英語教師明確翻譯教學的目標,還翻譯教學原本該有的地位,重視非英語專業英語教學中的翻譯教學。非英語專業翻譯教學大綱還是檢驗翻譯教學效果的依據,對考試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公共英語考試中的翻譯部分的考試,基本是課文中的課后題,目的是督促學生對課文中的詞匯和語句的掌握,不能很好地檢測學生的翻譯水平。教學大綱的制定能夠給考試帶來出題的依據。
理論指導實踐,翻譯也并不例外。翻譯是將一種語言所蘊含的內容、思想、感情等忠實地向另一種語言傳遞。做好翻譯兩種語言都需要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否則,雖然語言符號都認識,翻譯也無從談起。特別是非英語專業學生,在缺乏理論指導的情況下,常常追求兩種語言中詞句間的等值,造成理解上的障礙和偏差。翻譯理論的學習可以使學生站在一個新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深刻領悟,提高理解力。
翻譯水平的提高不能僅依靠單純語言符號的轉換,還得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以及表達方式的不同。翻譯水平的提高確實需要教師在教授過程中,大量的例證分析和練習,做到講練結合,但只有與翻譯理論相結合起來翻譯水平才能得以高效的提高。如果顧此失彼,等于紙上談兵。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學生生先講解理論,再組織學生進行課堂或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反過來重新認識理論,反思理論,將理論和實踐有效地結合起來,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理解翻譯知識。
學生翻譯能力的提高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和指導。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學生課前預習—教師課堂講解—學生課后做習題—教師組織學生核對答案。這種教學模式過分強調語言輸入,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聽講,不利于學生翻譯水平的提高。因此,除了專門開設的專業翻譯課程外,還應將翻譯教學有意識地融入到大學英語基礎閱讀教學中,并充分利用課堂授課時間對課文進行有針對性的翻譯技巧、策略方面的訓練,讓學生在課外利用課文輔導材料自學,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翻譯能力大有裨益。
在課堂教學中,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開拓創新,多渠道探討能夠培養滿足社會需要人才的教學模式。結合學生專業和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培養更加專業、水平更高的翻譯人才。有效拓展精讀課程,將其與翻譯教學有效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翻譯基本功和興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翻譯,可以說是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培養的產出性技能之一,翻譯能力的提高也是個系統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從多方面、多角度逐漸改革,教師要依據翻譯教學要求,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將翻譯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培養出滿足社會需要的各行各業的翻譯人才。
[1]劉和平.再論教學翻譯與翻譯教學[J].中國翻譯,2000,(4).
[2]潘衛民,李巍.格式塔理論對翻譯教學的啟示[J].上海翻譯,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