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偉
(重慶交通大學研究生部)
新疆荒漠地區道路景觀設計
張 偉
(重慶交通大學研究生部)
通過對新疆荒漠地區的氣候環境特點的分析,指出荒漠地區道路的特點和問題。說明荒漠地區道路景觀設計和一般地區道路景觀設計的不同。提出以景觀小品、附屬設施、特色標志標牌和本地特有植物為主的荒漠道路景觀設計思路和方法。
荒漠地區;道路;景觀設計
由于西北荒漠地區氣候條件和自然環境的特殊性,內陸和沿海地區普遍使用的景觀設計方法和手段很難實施或成本過高。以新疆荒漠地區道路的特點為基礎,提出了針對荒漠地區道路景觀設計的方法和思路。
新疆荒漠地區受大氣環流影響形成了典型的溫帶大陸干旱氣候。年平均氣溫8.0~14.5℃,年均降水量小于400 mm,一年中的降水分布極不均勻,6~9月的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約80%,同時年平均蒸發量超過2 000 mm。
荒漠地區生物數量稀少,地表溫度變化大,物理風化強烈,風力作用活躍,地表水極其貧乏,多數地區有鹽堿土,植物生長條件差,植物覆蓋率在5%以下。植物以半灌木、半矮灌木為主。
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集地,總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占60.5%,新疆境內的少數民族有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俄羅斯族等12個少數名族。所以新疆有著豐富的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可以利用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資源作為景觀設計的元素來展現不同的民俗文化、民族風格和宗教信仰。
新疆境內荒漠地區分布十分廣泛,而新疆地廣人稀,人口基本都聚集生活在城鎮中,很多連接城鎮和城市的道路都穿過荒漠地區且里程較長。沿線植被種類數量都較少,色彩構成十分單一。
荒漠地區道路路線一般比較長,且地形比較平坦寬闊,所以線形布置難度較低,線形簡單,長直線線形采用較多,因此車速較高。道路兩側基本沒有遮擋物,溫度較高、光照強烈。道路表面常有浮沙,風沙天氣時視距不良等。
由于荒漠道路沿線景觀枯燥,色彩單一,光照強烈,且線形簡單導致駕駛員和乘客容易感到乏味疲勞,駕駛員注意力容易分散,在遭遇突發狀況時駕駛員可能出現反應不及時和操作不當的情況。
荒漠道路線形簡單、車流量相對不高,在這種情況下駕駛員趨向選擇較高車速,駕駛操作可能不規范,容易發生違規違章行為,也增加了行車的危險性。
一般荒漠道路里程都比較長且所經地區基本無人居住,沿線的服務設施很少甚至沒有。導致車輛一旦在行駛中出現問題,獲得救援難度較大,等待時間較長。同時也增大了駕駛員疲勞駕駛的可能,這都對行車安全有所影響。
由于荒漠地區的惡劣氣候和特殊自然環境,目前經常采用的以綠化和種植植被為主要手段的景觀設計方法必然導致前期投入較大,后期養護、維護成本較高,難以保證成活率等問題。所以并不適用,需要根據荒漠地區的特點采取合適的方法和手段進行景觀設計。
(1)景觀布置頻率
從荒漠地區景觀布置的難度和養護成本考慮,以點狀、間隔布置代替常規的帶狀景觀布置。
有研究表明,穩定持續和過于頻繁的景觀會使駕駛員出現視覺疲勞對景觀刺激失去敏感;景觀數量過少對駕駛員的刺激作用也不明顯。所以,在布置景觀時應該掌握一定的間隔,使駕駛員的視覺和感官能有規律的松弛和受到刺激,這樣才能有效的防止“道路催眠”。有國內的研究表明,單一景觀設置的最佳長度在5~7 km,而對駕駛員的視覺刺激應該和行車速度有關,一般在5~10 min的行車時間出現一次。
(2)景觀設置類型
由于環境和成本問題,設置綠化景觀難度較大。所以在荒漠地區的景觀類型應該以石質雕塑、人工制造的景觀小品,荒漠地區特有植物和利用道路沿線設施和服務設施為主。
(1)設置景觀小品
景觀小品一般體積較小,樣式豐富,對空間環境能起到點綴作用。并且能融入一定的精神文化內涵。設置在荒漠地區有著前期投入較少,維持養護成本低的優點。
在設計相關景觀小品時應充分結合當地豐富的民族文化特點,使其不僅能夠調節沿線景色,更能對當地的特色風俗文化起到宣傳作用,推進當地旅游事業的發展。
(2)設置道路沿線附屬設施
增設道路沿線附屬設施不僅可以改善沿線過于單調的景觀,還能明顯的提高道路運行的安全性。主要措施有增設沿線的服務站;在適當的位置設置觀景臺;改變標志標牌的形式,融入當地的民俗文化特色,活躍道路氣氛。
增設沿線服務站:服務站可以讓駕駛員在長時間的駕駛過程中有機會得到適當的休息,減少疲勞駕駛的可能,路段內發生事故能夠相對及時的采取救援措施,提高道路安全性。同時服務站本身也可以作為道路沿線景觀的一部分改善景觀,還可以圍繞服務站建設一個適當長度的景觀帶。在具有一定功能性的前提下還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
設置觀景臺:由于新疆獨特的地域特色吸引了不少內地游客來到新疆觀光旅游,所以荒漠地區道路也不免有不少游客乘車經過。對于本地居民來講有些枯燥乏味的荒漠景色,在游客眼中可能是一種震撼人心的粗獷的自然景色。所以沿線設置一定數量的觀景臺也具有一定的實用性,經過精心設計的觀景臺本身也是良好的景觀設施。在設計觀景臺時可以采用較為粗獷的風格設置部分石凳、石桌以配合荒漠特點,也可以結合新疆最出名的維吾爾族民族文化風格建設涼亭遮陽供游客納涼,觀賞塞北風光。
改變標志標牌形式:這一手段已經在許多旅游景區和旅游業較為發達地區采用,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將相關的標志標牌換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或者采用一些風趣幽默的語言對駕駛員進行警示和提醒,這會在活躍道路氣氛的同時對提高道路行車安全性。
(3)種植本地特有植物
新疆荒漠地區雖然植物種類較少,植物覆蓋率很低,但是仍然存在部分能夠在荒漠地區自然生長且具有一定觀賞性的植被。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活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的胡楊樹和地下根系部分遠大于地表以上部分的紅柳。適當的種植這兩種植物可以形成較好的具有荒漠地區特色的景觀,同時還有養護維持成本低的優點。
道路所處的平、縱、橫空間線形就是道路的線形景觀。道路的線形決定了道路的具體走向和所處的位置,能夠很大程度的影響道路的安全和舒適性。一個良好的線形能夠使道路本身為一個優雅流暢的景觀,對提高道路安全性有著很好的作用。
不良的線形對交通安全有很大的危害,過長的直線線形容易使駕駛員產生疲勞、注意力下降甚至瞌睡,導致其無法及時應對突發事件或者駛出車道;過長的下坡路段會使駕駛員駕駛緊張,為了控制車速而頻繁的采取剎車制動引起制動失靈,最終在真正需要制動時制動失效導致事故。
因此,可以在道路線形設計時加入一些景觀的要素,運用微地形的處理。有意的制造出一些小的起伏,從水平和垂直二維空間打破道路空間整齊劃一的感覺,創造更多的層次和空間。這樣可以一定程度的消除駕駛員的疲勞感,同時也提高了道路自身的線形景觀。
[1]張錫國,阿力坦巴根那,余海龍.新疆荒漠地區公路路域植被恢復設計及方法[J].防護林科技,2010,98(5):79 -80,91.
[2]艾力·斯木吐拉,李鑫,董春光.沙漠公路交通安全特性[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6,4(6):116-121.
[3]包衛星,李元,韓廣華.沙漠公路交通安全設施優化[J].公路,2007,(12):115 -118.
[4]艾力·斯木吐拉,李鑫,馬曉松.基于駕駛適宜性檢測的沙漠公路駕駛員生理、心理特性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9,1(19):10 -17.
[5]馬建榮,帶泉玉,孟強,等.荒漠地區公路景觀類型區劃研究及應用效果評價[J].公路交通科技 -應用技術版,2012,96(12):350-353.
[6]鄧衛東,楊航卓,等.公路景觀規劃與營造[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U416.1
C
1008-3383(2014)04-0008-02
2013-10-26
張偉(1989-),男,研究方向:道路與鐵道工程。
隨著社會各方面的發展,道路景觀設計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道路景觀方面的研究也越發深入和全面。但是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都是針對內陸和沿海等自然環境、氣候良好的地區,進行道路景觀設計的手段也多是綠化、種植植被。對占我國很大土地面積的西北地區以及西北地區普遍存在的荒漠地區道路的景觀設計研究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