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婷 □郭二旺 □邱士正
(1焦作市抗旱防汛通訊站 2焦作市水利勘測設計院3河南方正水利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新河為大沙河左岸一級支流,屬海河流域衛河水系,發源于焦作新區李萬鄉靈泉坡村西北靈泉湖,沿途有普濟河、群英河、翁澗河、李河四條河道匯入,于周莊東穿越豐收路后匯入大沙河,河道長約18.70 km,平均縱坡1.1/1000。流域面積272 km2。依據地貌單元及形態劃分為山區、山前坡地崗丘區和平原區。山區海拔高度200~1700 m,為構造剝蝕中低山地貌;山前坡地崗丘區,海拔高度95~200 m,由山前沖洪積堆物構成;平原區為洪積沖積扇群形成的山前傾斜平原,地面平坦,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面坡度1/2000~1/1000。
新河主干河道均位于城區,屬山前傾斜平原區,自焦作新區李萬鄉靈泉坡村西北靈泉湖到入大沙河河口,長約18.70 km。其中新河源頭為靈泉湖,該湖早年為一人工開挖的池塘,湖水以降雨補給為主,靈泉湖以下到普濟河入河口,長3.25 km。該河段無支流匯入,河道為靈泉湖多年下泄自然形成小沖溝。河道主槽寬5~10 m,河底高低不平,河兩岸寬約12~18 m,兩岸岸坡高約1.50~2.80 m。該段河道為自然河道,從未進行過治理,現狀河道淤積嚴重,斷面萎縮,喪失了生態功能。
一是新河源頭綜合治理工程是打造焦作市6縱4橫城市水網帶狀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2013年焦作市政府工作報告,2013年焦作市市政府強力推進十大建設,其中城市水系被列為十大建設工程之一,而新河源頭又與靈泉湖水系建設密不可分,因此,新河源頭綜合治理工程是構筑靈泉湖建設的重要支撐體系之一。二是新河源頭綜合治理工程為發展焦作新區水系建設提供了契機。新河源頭具有“水凈、土凈、氣凈”的自然優勢,無防洪要求,先期治理新河源頭建設為焦作城市水系建設提供經驗,為全面完成城市水系建設創造基礎。
根據焦作市政府工作報告,在河道現狀基礎上,確定河道治理目標以改善該河段水環境為主,形成景觀需求水系,兼顧向龍源湖供水等綜合功能的恢復提高,按照龍源湖公園供水要求及生態河道用水要求確定河道開挖疏浚,形成景觀水面15~30 m,兩岸輔以景觀建設,最終實現河道“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目標。
4.1.1 尊重現狀
合理規劃場地內的功能和分區,將堤內與堤外植物融合,將人工生態景觀與原有生態景觀有機結合,并按照林木種植生長和養護管理需要,對現狀進行適當整理。
4.1.2 造地造樹
樹種規劃上,以鄉土樹種為主,兼顧多樣性需要,種植能夠適應本地生長條件的外來植物,以彩色植被為主,突出大綠量、喬灌花,四季有景,三季有花。
4.1.3 功能優化
綜合考慮綠地生態,文化,游憩三大功能,合理進行植物群落規劃設計,既能充分展示現代人生態理念,也有利于后期經營管理維護。
4.1.4 景觀多樣性
規劃設計以人為本,方便舒適,塑造多樣化的景觀空間,做到林園相映,林水相依,林路相聯,營造出景觀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意境。
4.1.5 資源節約,環境友好
結合當地條件,充分利用當地材料,合理規劃料場,盡量減少耕地,從嚴控制管理用地;盡可能減少對河流生態及當地環境的影響,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生態治水,注意與人居、生態環境的協調。
為保證河道親水和景觀要求,正常蓄水位在焦晉高速以西0+000-0+950設計2 m,焦晉高速公路以東2.50 m,相應水面寬度在15~30m。依據河岸兩側空間開闊程度,采用上陡下緩梯形斷面,其中焦晉高速公路以西0+000~0+950采用底寬5 m,正常水位以下邊坡1:3,以上1:2,河道比降1/1000;焦晉高速公路以東1+050~3+250底寬10m,正常水位以下邊坡1:5,以上1:3,河道比降1/1700。
渠首進水閘設計流量Q=10 m3/s。設計閘底高程為100.50 m,位于新河河首0+000處,進水閘采用開敞式結構,經計算綜合比較,渠首進水閘設計閘室總凈寬2m×2.50 m,采用2孔,閘門高度2.00 m。,閘門采用鑄鐵平板閘門,啟閉機采用10 t手電兩用螺桿式啟閉機。閘室后部設3.00 m寬的交通生產橋。
根據河道景觀要求,分別在0+800和3+150處設置兩座低水頭景觀溢流堰,結合考慮當地筑堰經驗,堰型為漿砌石溢流堰。堰高分別為2.00~2.50 m,堰頂寬度為2.00 m。
景觀綠化工程布置于該治理段兩岸坡兩側各30 m范圍內,設計種殖夾竹桃、劍麻、豐花月季、迎春、蜀葵、石竹、鳶尾、美人蕉、大花金雞菊、紅花草、蔥蘭、扶芳藤、混播草等植物,綠化景觀工程總面積約18000 m2。綠化林帶內各設置一條寬4 m瀝青路面,供游人通行。根據河道走向,設置景觀棧道16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