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秀,魏建梅,曾春娥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疼痛科,南昌 330006)
深靜脈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靜脈腔內不正常地凝結,阻塞靜脈管腔,導致靜脈回流障礙,如未及時治療,將造成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靜脈功能不全,影響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致殘[1]。臨床癥狀有不同程度的患肢腫痛或劇痛,小腿皮膚低熱、呈暗紅色,有明顯的壓痛,嚴重時可見下肢淺表靜脈曲張,影響到日常活動,甚至引發肺栓塞,危及生命。腰椎間盤膠原酶化學溶解聯合射頻熱凝術患者術后需絕對臥床休息 8~12 d,下肢靜脈血液回流緩慢,血液滯在靜脈內,可有大量的白細胞積聚,在移向內皮細胞和基底膜之間的過程中,能造成內膜損害,激活凝血過程就可能并發血栓形成[2]。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疼痛科收治172例行膠原酶化學溶解聯合射頻熱凝術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其中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3例,現將其發生的原因、預防及護理措施報告如下。
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本科住院行膠原酶化學溶解聯合射頻熱凝術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172例,男95例,女 77例;年齡 15~83歲,平均年齡49歲;L3—4突出 11例,L4—5突出 70例,L5—S1突出64例,L4—5、L5—S1雙間隙突出27例。
172例腰椎間盤膠原酶化學溶解聯合射頻熱凝術患者發生深靜脈血栓3例,其中2例為左腿深靜脈血栓,1例為右側深靜脈血栓,通過積極護理及治療完全恢復,無死亡病例。
本組患者術后1~8 d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痛,翻身及活動下肢時疼痛加重,特別是術后2~5 d出現高張期,伴腰椎管狹窄及雙間隙腰椎間盤膠原酶化學溶解術患者高張期更加明顯,腰腿痛加重,患者擔心翻身及活動雙下肢會扭傷腰部,增加腰椎間盤內的壓力,故產生恐懼心理,減少下肢活動。
術后患者需絕對臥床休息8~12 d,雙下肢活動量減少,致血流速度緩慢,促進血栓形成。
術后常規使用20%甘露醇及脫水劑,造成患者機體水分大量流失,使血液處于高凝狀態,促進血栓的形成。
患者家屬,為使患者早日康復,給予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素飲食,引起血液高凝。
反復進行靜脈穿刺可損傷血管內膜,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易發生藥液外滲,造成靜脈炎,尤其在下肢輸液更易發生。
煙中尼古丁可使末梢血管收縮,血液減少、血管內膜變化而引起膽固醇沉著[3]。
術中及術后患者采用俯臥位6~8 h,如果腹部懸空不良,會使腹壓升高,腹、盆腔靜脈回流受阻。俯臥位墊使用不當會直接壓迫髂腹股溝區,導致下肢靜脈回流受阻[4]。
術前責任護士向患者詳細講解功能鍛煉的目的及作用,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結果,以引起患者的重視,使其術后主動配合治療、護理及康復訓練。講解術后正確的滾動式翻身,活動雙下肢不會扭傷腰部,讓患者放松心情。
術后給予20%甘露醇、氟比洛芬酯靜脈點滴,奇曼丁口服;多與患者溝通,及時評估患者疼痛程度、性質、持續時間、發作時間;分散或轉移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可采用視覺分散法比如看電視、讀小說,聽力分散法如聽故事、音樂等。
向患者講解床上活動的意義,鼓勵并協助患者每2小時滾動式翻身1次,指導患者戴好腰圍,在床上活動四肢,做直腿抬高、蹬腿等動作,10 min·次-1,5 次·d-1,避免膝下墊枕,過度屈髖,影響靜脈回流。一旦發現下肢深靜脈血栓,急性期患者絕對臥床休息10~14 d,床上活動時避免動作幅度過大并抬高患肢高于心臟20~30 cm;禁止按摩患肢以防血栓脫落。下地活動時,需穿彈力襪或用彈力繃帶適當壓迫淺靜脈至少3個月[5],以促進靜脈血回流。
向患者及家屬講解飲食與深靜脈血栓的關系,給予清淡、低脂、富含纖維素的食物。避免食用動物脂肪和高膽固醇類食物,忌辛辣食物[5],保持大便通暢,避免排便時因腹壓增加影響下肢靜脈回流而導致深靜脈血栓。同時多飲水,成人每日1 500~2 000 mL,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此外向患者講解吸煙的危害,囑患者戒煙。
盡量避免下肢靜脈穿刺及靜脈輸液,特別是勿在下肢留置靜脈針,如出現下肢靜脈炎則用酒精濕敷和硫酸鎂濕熱敷,注意下肢保暖,每日溫水泡足2次。
每2小時巡視患者1次,認真傾聽患者的主訴,密切觀察患肢有無腫痛、淺靜脈擴張,皮膚有無色澤改變、皮溫是否升高,肌肉有無深壓痛等現象,做到盡早發現、盡早治療,防止栓子脫落。如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應密切觀察,當患者出現煩躁、咳嗽、胸悶、胸痛、氣短、口唇發紺、血壓下降、血氧飽和低等異常情況時,證明有肺栓塞征兆[7]。
高危患者如下肢靜脈血栓一旦形成,應果斷給予溶栓藥:1)低分子右旋糖靜脈點滴、低分子肝素鈣皮下注射、阿司匹林口服;2)尿激酶的應用:采用患肢踝上10 cm處扎止血帶,于患肢末端靜脈穿刺成功后推注尿激酶,止血帶不松開,15~20 min內推畢,用拇指縱形按壓針眼直至不出血,5~10 min松開止血帶[8]。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腰椎間盤膠原酶化學溶解聯合射頻術后常見并發癥。目前,人們普遍認為靜脈血栓主要是由血管內膜受損、血流滯緩以及血液高凝狀態等三大原因引起的[9]。下肢深靜脈血栓如延誤治療時機可造成肢體殘廢,甚至可以引起肺栓塞,危及生命[10],因此,在腰椎間盤膠原酶化學溶解聯合射頻術后,針對高危因素做好積極預防,并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十分重要,本組172例患者,有3例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總之,做到早期預防、早發現、早治療,降低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 吳在德.外科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42.
[2] 陶望紅.骨科大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觀察、預防及護理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6):146-147.
[3] 王福梅.下肢骨折術后預防深靜脈血栓的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15(1):311-312.
[4] 孟升.脊柱手術后并發深靜脈血栓的研究現狀[J].醫學綜述,2013,19(2):311-313.
[5] 王玉琦,葉建榮.血管外科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216-229.
[6] 蔡秋妮,鐘玲娟,陳麗芬,等.綜合護理干預對腫瘤并發深靜脈血栓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0,25(12):31-32.
[7] 談曉芳,徐群,何斐英,等.下肢骨折術后并發急性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觀察與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8):618-620.
[8] 陳英華.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治療效果觀察及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2013,23(1 下旬刊):374.
[9] 溫秀英.骨科大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術分析及護理[J].中國中醫急癥,2006,15(9):1053-1054.
[10] 房敏,郭磊,梁曉燕,等.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53(4):47-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