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君(廣東珠海金灣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 廣東 珠海 519001)
接收站的功能是接卸由LNG遠洋輸送船運來的LNG,在LNG儲罐內儲存,利用海水通過氣化器對LNG進行氣化,氣化后的天然氣由輸氣管線送至燃氣用戶和工業用戶。
接收站主體工程由工藝部分、公用工程技術部分及輔助部分組成。隨著LNG行業的發展,國內的LNG接收站主體工程建設陸續開始采用E+P+C的管理模式,業主負責項目的安全、質量、進度、費用、界面協調等總體施工管理,同時負責主要設備(如壓縮機、汽化器、高壓泵、再冷凝器、公用工程設備、卸料臂、登船梯、消防炮、變壓器、中低壓柜等)及大宗材料(如管道、閥門、電纜、電纜橋架等)的采辦管理。
(1)為了實現設計與施工的無縫銜接,首先從項目組的組織結構上進行調整,將設計管理與施工管理充分融合,建立E+P+C的管理模式。
(2)為了滿足工期的需要,國內的項目基本屬于“三邊”(邊設計、邊采辦、邊施工)工程,需要每周組織負責設計的外方承包商及國內的施工承包商召開圖紙會審及技術交底會議,將每周正式移交給施工承包商的設計文件進行統計并審核確認,及時發現圖紙本身及圖紙升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解決。
(3)為了保證設計進度能夠跟上現場需求、設計問題能夠及時得到解決,需編寫確定設計文件及來往函件的管理程序,確定收發流程,確保第一時間將更新后的圖紙發給施工承包商并第一時間解決施工過程中發現的設計方面的問題。
(1)接收站主體工程OFE材料/設備的采辦管理是制約工程進展的關鍵因素,施工過程中需加強過程監控,每周召開采辦專題會,隨時跟蹤材料/設備到貨狀態,編制《OFE材料/設備接保檢管理程序》。
(2)OFE材料/設備的到貨與安裝之間的界面需重點關注,編制《設備安裝跟蹤表》并定期進行升版,對接收站主體工程所有設備的預埋件及本體到貨情況、土建基礎交安日期、計劃安裝日期、當前進展及存在的問題等進行跟蹤管理,保證土建施工與設備安裝管理的無縫銜接。
(3)為了保證廠家現場服務人員的管理,需編制《現場服務人員管理細則》,然后根據現場的實際需求情況編制《OFE設備供應商現場服務一覽表》,每周進行更新,對設備的現場服務約定、到貨期、現場服務需求時間以及專用工具等進行跟蹤,用于指導現場服務人員的管理。
統一施工現場管理模式,在接收站推行“五色管理”模式,每周對不同區域的承包商進行現場評分,既引入了競爭機制,提高了承包商的積極性,又針對九種不安全行為對癥下藥,明確下一步HSE管理的重點。
目前,建筑行業原材料市場魚龍混雜,必須嚴把質量關。為了做好原材料的進場驗收,采用給廠家打電話核實、上網查詢資料、廠家實地調研、供應商貨場實地調研等方式,熟悉了解相關信息,并將原材料檢驗等質量管理工作前移到廠區門禁。
(1)應用P6管理軟件進行時間管理,將WBS分解細化到每一項活動,做好人、機、料等各種資源的跟蹤與管理。
(2)由于接收站主體工程區域樁基較分散,工作面及施工難度較大,故采取趕工及快速跟進的措施,增加資源投入、采取“蠶食”策略,在有效的工作面使樁基的布置及利用率最大化。
(3)工程后期,施工策略由“蠶食”調整為“主線進攻”,對接收站182個工藝系統進行了詳細的規劃,根據需要對系統的優先順序進行了劃分,將先期投用系統作為施工重點進行重點管理。
(5)加強對承包商日報、周報、月報的管理。為了細化進度管理,分別編制樁基、地管和管道焊接日報,按照區域、介質和分部分項進行詳細跟蹤統計,將日計劃完成工作量與實際完成工作量進行對比,對滯后的項目進行分析,查找原因并及時解決。
(6)人、機、料、法、環的跟蹤和管理。首先從承包商人員、機具投入情況嚴格把關,對施工過程中實際投入的各工種、機具數量與合同進行對比分析,不定期對施工人員數量進行抽查和統計并與門禁統計的數量進行核對,根據現場施工需求重點落實薄弱環節的資源投入。
(1)接收站主體工程作為界面管理的主體,需將接收站與其它部分(碼頭水工設施、儲罐、辦公區、110k V變電站等)的橫向和縱向界面按照專業進行梳理,施工過程中根據圖紙的更新將界面進行細化,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確定最終的責任分工。
(2)針對各區域承包商的特點制定不同的界面協調策略,成立界面協調小組,定期召開界面協調會,加強小組成員之間的溝通,以現場面對面協調為主,盡量將所有問題在第一時間明確解決,保證現場的進度不受影響。
LNG接收站技術長期被外國所壟斷,應通過謹慎地探索和實踐,突破技術封鎖,加快設備及材料的國產化進程,總結寶貴經驗,大力完善接收站主體工程E+P+C管理,并進一步推廣至LNG儲罐領域,最終達到LNG接收站項目全廠建設E+P+C管理,此舉將大大縮減項目建設投資及運營成本,促進中國綠色產業高速發展。
[1]美國國家標準.《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ANSI/PMI 99-001-2008.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