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澤偉
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黑龍江分公司 黑龍江大慶 163453
企業內部的控制制度,是企業為了保障自身資金安全、經營合法、提高效益及控制風險等為目的,在企業內部實施系列制度進行約束的方法。石油企業作為我國現今社會經濟的支柱企業,更要嚴格自身內部的控制制度,按照一般發展脈絡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方面:內部控制規范要求、內部控制的制度、內部控制機制。本文著重從石油企業的供給和需求兩個角度出發,對這三個方面出現的屬性差異和功能分化進行了探討。
由于我國對企業內部控制規范的研究比較晚,因此石油經濟也會時有發生市場失靈的現象,這也是市場對石油企業內部控制規范提出迫切要求。對于石油企業的內部控制規范,其主旨就是要保證市場經濟秩序和公眾利益,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既切實表現出石油企業在社會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又客觀反應出市場對于石油企業的利益訴求。
作為一種具有供給和需求雙向規范,內部控制規范必須全面考慮到各種綜合性利益,并且得到大眾的認可,否則可能因為形成空虛的框架而無實際內容而流產。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規范的制定結合了各方利益訴求,雖然如此,但是如果制定的規范對審計關注程度遠遠超過了企業內生需求,那么將會引起不可避免的沖突。繼而,雖然是看似完善的控制規范,但也可能完全達不到預期效果。
企業內部控制規范為控制制度提供了得以正常實施的保證,使企業有充足的精力來定制與自身實際發展相適應的制度,也為企業下一步內部控制機制實施打下了堅實基礎。作為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大部分石油企業也是制定了非常詳盡的書面控制制度及規定。但是隨即在執行過程中就有大量問題出現,一些外部利益相關者對企業內部實施控制制度的訴求最終演變為強制要求,這樣就導致企業面臨里外夾擊的困境,一方面,石油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者必須依照自身發展特點,比如說員工技能化、設備智能化等來定制符合石油企業發展利益制度;另一方面,除了要受到自身內部控制制度約束,石油企業還要接受外部給予的壓力,比如說市場經濟對石油企業發展要求等等,受到各方利益相關者的壓制,在某種程度上使其必須服從于外部壓力的命令。
于是,在石油企業相關數據顯示中也不難發現,由于里外環境對企業的抑制,使大部分企業的控制制度在制定上大同小異,根本沒有符合自身企業發展特色可言,人們也對這樣的制度對能否在企業中發揮出有效價值深表懷疑。也就是說,為了切合外部壓力的需要,企業制定的制度雖然看上去外部很完善,但是徒有表面卻無內涵,未必能滿足企業內生需求,因此它的公關價值遠遠大于實用價值。
內部控制機制在企業中隨處可見,它是控制企業目標實現的必要手段。拿石油企業來說,積極的發現自身容易犯的錯誤,例如像員工的工作態度、技能操作手法等等,并且及時加以改正,以防日后再犯。這種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不僅可以為企業的運行發展節約成本,還可以保證企業在利益上得到最大化。由此,石油企業的內生性得以凸顯。
內生性作為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重要特性,如果無視它的存在,則必然會導致企業利益效率只跌不漲。繼而,它所產生的對外效應也得以顯現。企業制度的內生屬性強調的是注重企業內在需求、成本約束以及實際活動效果等等。而外用屬性則側重企業外部衍生出的增值效應。無論是企業的內生屬性還是外部屬性,它們都是企業在既定環境下為了獲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最佳手段。
該怎樣明確企業內部控制雙重屬性關系引來的更深層次問題,應該怎樣界定內部控制的范圍?依據石油企業內部的運行脈絡,可以將其雙重屬性分為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領導層對企業的控制;其次是外部所有權者對于領導者的控制。
因此,這種屬性的差異也使得企業內部控制的功能分化成為必然,就此決定其動力機制的差異性。例如相對于石油企業內生屬性的內部控制來說,它更側重于在自身內部管理流程上的控制,采取各種符合石油企業自身發展的規范制度等有效措施促使企業順利生產;外部屬性的內部控制要求市場起到對石油企業的監督作用,使石油企業的發展順應時代潮流,借助外界的力量達到對石油企業的完善。
其實,無論是具有內生屬性的內部控制,還是具有對外屬性的內部控制,它們的根本目的都是在于防范企業風險,控制舞弊,達到企業健全、持久發展。
總之,企業的內部控制承載了太多的利益訴求,很難阻止其功能分化,這些不同的利益訴求也給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帶來難度,無法使內部控制完全滿足企業管理的內生需求,不僅給企業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也造成企業管理效率無法提高。如果想改變這種情況,就要做到從全面考慮出發,轉變發展視角,注重企業內部控制的屬性差異和功能分化,達到有針對性的制定機制和運行制度。
[1]張士強,張暖暖.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現狀與存在問題分析[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9(03):102-107.
[2]李連華.我國內部控制理論研究及其研究路線[J].財經論叢.2007(06):63-69.
[3]杜曉榮.組織創新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09(02):43-46.
[4]施先旺.內部控制理論研究的變遷及其啟示[J].審計研究.2008(06):79-83.
[5]王仲兵.內部控制制度的幾個理論問題研究[J].會計之友.2009(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