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鵬
遼河油田特種油開發公司 124010
近幾年來,油田稠油注汽開發系統把提高系統效率和注汽開發質量作為重點攻關課題,不斷強化油井管理,加大注汽質量監督,以及注汽開發生產工藝增油措施和系統節能技術改造力度,取得明顯效果。但隨著油田開發難度的逐年增大,稠油注汽開發噸油生產成本逐年上升,開發質量效果呈一定下降趨勢,提高油田稠油注汽開發質量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
1.優化注汽參數,改善注汽效果
(1)合理周期注汽量,保證地層能量補給
同樣干度下,注汽量越多(注入強度越大),增油量越多,但油汽比下降。
通過建立數學模型和轉注作業過程中測壓數據,確定目前直井合理的注汽強度為180-200噸/米,水平井注汽強度為15-18噸/米。
(2)保證注汽干度,提高單位體積蒸汽熱晗值
在相同注汽量下,干度越高,加熱半徑擴大,效果越好。
為使油井充分受熱,要求200m井段水平井的井底干度,不低于30%,直井井底干度40%,井口注汽干度不低于70%,才能取得較好的吞吐效果。
(3)控制注汽壓力,保證注汽速度、干度,防止地層出砂
壓力過高會造成:1、汽速度過慢,熱損失過大,井底干度難以保證;2、容易破壞防砂形成砂墻,造成出砂。
數模優化表明,直井最優注汽速度為250m3/d(10.4t/h),水平井300m3/d(12.5t/h)。
目前注汽速度9-10.5t/h,注汽壓力12-18MPa,注汽壓力需提高到14-20MPa。
(4)優選伴注藥劑,減少熱能損失,防止地層水敏
優選合理的注汽伴注藥劑,不僅能夠降低注汽壓力,增加油井周期采油量,還能夠有效地保護地層,防止地層損害。目前管理區吞吐伴注的藥劑主要有:二氧化碳、氮氣、薄膜擴展劑和高溫粘土穩定劑四種類型。
2.優化注汽方式,有效抑制汽竄
08年以來,隨著油井生產輪次增加,汽竄井組越來越多。針對注汽時高滲透層吸汽能力強,汽竄干擾的問題,區塊探索并應用優選多井組合注汽的方式,可分為一臺鍋爐交迭注汽吞吐和兩臺鍋爐同注同燜兩種。
(1)交迭吞吐方式
將位置集中、汽竄嚴重的油井分兩組,第一組注汽時,第二組的油井控關,當第一組注汽結束第二組開始注汽時,第一組油井暫時不開井,等到第二組油井注汽結束時第一組開井,第二組井燜后開井,以保證注入能量的充分利用。這在G43P53和G43P43的組合注汽得到很好的應用。
(2)同注同燜
一臺鍋爐:一臺鍋爐向兩口汽竄油井同時注汽,曾在G43P50、G43P60兩口井試驗,由于油層物性差異,蒸汽全向油性物性好,滲透率高的G43P60注入,G43P50注汽壓力高,注不進,試驗不成功。
3.優化合理井網井距,增加熱受效儲量
根據數模結果分析,G424塊含油飽和度只在井點附近及水體能量充足的油水邊界附近有所降低。區塊整體水淹較輕,剩余油富集程度較高,具有較好的井網加密條件。
針對高424井數少(加密前僅為16口),井距大,采油速度低,采收率低的局面,今年對本塊實施了井網加密,預計投產新井13口,增加日油水平55.1t,采油速度提高0.77%。
4.優化空心桿摻水工藝,提高油井產量
原理:加熱到70-85℃左右的油田污水,經井口高壓軟管、空心桿進入油管,與泵上原油混合后,出液溫度可達70℃左右,從而達到降粘抽稠目的。
目前管理區共有空心桿摻水油井26口,泵上空心桿摻水工藝井的最大載荷有所下降、最小載荷有所上升,稠油及平衡率提高,同時降有效地降低了由于負荷過重、抽油桿疲勞造成桿斷脫。
1.通過合理注汽量,控制注汽壓力和注汽速度,保證注汽干度,才能保證良好的注汽效果。直井合理的注汽強度為180-200噸/米,水平井注汽強度為15-18噸/米;水平井的井底干度,不低于30%,直井井底干度40%,井口注汽干度不低于70%,才能取得較好的吞吐效果。直井最優注汽速度為250m3/d(10.4t/h),水平井300m3/(d12.5t/h),注汽壓力控制在14-20MPa。
2.優選合理的注汽伴注藥劑,不僅能夠降低注汽壓力,增加蒸汽洗油效率,提升油井周期采油量,還能夠有效地保護地層,防止地層損害。
3.對于吞吐汽竄井組,交迭吞吐注汽方式和同注同燜(兩臺鍋爐)能有效緩解油井竄通矛盾,提高熱能利用率,改善汽竄井組注汽熱采效果。
要提高稠油注汽開發質量效果,必須加強吞吐井管理,強化蒸汽吞吐開發效益,減少注汽過程中的熱損失,完善汽驅井和水平井配套工藝,強化注汽過程質量監督,積極開展稠油注汽開發技術研究,優化稠油開發增效技術,提高稠油舉升能力,定能收到良好的工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