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劍 羅暉
江西省核工業地質局測試研究中心 江西南昌 330002
鈷產品在硬質合金、電池、磁性材料、硬質工具以及石油和化工領域的應用非常的廣泛,然而在城鎮化、工業化快速發展的今天,鈷鹽生產裝置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病問題并非少見,職業健康形勢不容樂觀。因此加強對該問題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本文所研究的金屬公司鈷鹽生產裝置建設項目職業病,主要有總體布局、選址以及具體的生產工藝和相關設備要求,同時還包括該職業病危害的誘因、危害程度以及其危害防護效果和應急救援等內容。在危害控制效果評價過程中,其主要的依據是現行的職業病防治法、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規范;采用的評價方法主要有現場調查法、檢驗檢測法以及檢查表法和定量分級法等。
將鈷礦石利用濕法球磨后的料浸出,在90攝氏度的溫度條件下加入適當的硫酸使其發生化學反應,在浸出時添加適量的亞硫酸鈉,提高鈷的浸出率,然后得到一定濃度的硫酸鈷溶液;浸出時產生酸霧,進入吸收塔之中,然后用堿對其進行中和反應。浸出溶液凈化后除鐵,在此過程中三價鐵離子通過中和水解,形成氫氧化鐵,沉淀在溶液底部。如果溶液中含有一定的二價鐵離子,則檢驗加少量雙氧水,將其先氧化,形成三價鐵離子,然后再中和水解,生成氫氧化鐵沉淀。
在除鈣過程中,鈷礦經硫酸浸出以后會含有鐵、銅以及鈣和鎂等雜質,中和水解除鐵之后,溶液中的鎂離子、鈣離子加入氟化鈉以后可除掉,從而生產氟化鈣或者氟化鎂沉淀,經萃取后實現除雜。硫酸鈷溶液中和水解后,除去其中的鐵、氟化鈉;除鈣和鎂以后,其中的鈷含量就會相對較高一些,但其中仍有一定量的其他雜質,比如鐵、銅、鋅、鈣等,建議利用P204萃取之,除雜。在上述操作過程中,容易產生職業病,并且受到一定的危害。該項目生產實踐中的職業病危害主要來自于噪聲、氟化鈉、鹽酸、草酸、硫酸、P204以及鈷鹽粉塵等。該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分析如下:
第一,該項目地處經濟開發區,而且是以化工產業為主導的工業基地。該項目選擇與該區域的功能定位相符,而且周邊沒有居民住宅區,與開發區內的其他企業之間不會產生交叉污染,符合我國工業企業衛生標準對企業擬建地點的選址要求。
第二,項目總體布局合理。在廠前區設辦公用房,在生產區設車間、輔助用房,在滿足主體工程項目建設需要的同時,產生毒物、粉塵以及噪聲等因素的設施相互分開。實際生產過程中,多數為機械自動化、半密閉或者密閉式作業模式,現代化程度較高,工人很少能夠接觸到職業病危害因素,因此也符合工業企業衛生標準要求。
第三,建筑衛生學層面的要求。對于建筑結構室內采光而言,主要以自然光為主,人工照明采光為輔,可有效滿足操作工位照明之要求。同時,產生毒物、粉塵的車間結構表面不容易積塵沾毒,而且清除比較方便,設有沖洗地面和墻壁設施;車間內布設了排風系統,符合現代工業企業衛生標準要求。
第四,職業病危害及其防護設施。該項目密閉性非常的好,而且自動化程度比較高,生產工藝比較先進,同時還配備了防塵、防毒以及防噪等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通過對其進行檢測發現,各檢測點職業病危害因素強度、濃度均符合國家衛生標準要求,所設置的防護設施非常有效。
基于以上對某公司鈷鹽生產裝置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分析,雖然該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合格,但是還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提高職業病危害控制效率。
第一,加強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范與衛生管理。對鈷鹽生產裝置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加強監管,提高企業職工、管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防治策略,為廣大勞動者創造一個健全的作業場所;同時,還要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檢測監管制度,委托具備資質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對職業病危害因素所在場所進行評價和檢測,對超標作業崗位配備高效的防護設施,加強防護用品佩戴管理。
第二,健全和完善職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以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為基礎,委托具備職業健康檢查資質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對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職工進行崗前檢查,并且對在崗職工和離崗職工進行健康抽查,及時發現存在職業病癥的患者或者疑似病人。
第三,加強建設項目操作現場職業病危害因素管控。對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崗位、工作場所,應當在較為醒目位置設警示標識,并且說明職業病危害類型、后果以及預防措施;同時,加強職工職業病防治、衛生知識教育培訓。
本次控制效果評價對鈷鹽項目中存在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了識別、分析和評價,并應當加強思想重視,不斷創新和改進職業病危害控制預防和管控理念、方法和技術手段,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控制或避免職業病的發生、減小職業病的危害。
[1]賀劍明,李嬋君,肖利.鈷鹽生產過程中含錳廢水制備硫酸錳的工藝研究[J].濕法冶金,2014(05).
[2]GBZ/T197-2007.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技術導則[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