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從永 謝光洲 舒光勛 張成雙
兩季高粱是利用頭季高粱收割后再蓄留一季高粱的連作栽培模式。富順縣地處川南平壩、淺丘,溫光條件適宜發展兩季高粱。一般頭季高粱畝產350kg,二季畝產300kg,兩季畝產可達750kg,畝產值達3000元左右。發展兩季高粱是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現將兩季高粱栽培技術概述如下:
發展兩季高粱,必須改變現在推廣的“麥(油)玉苕”耕作制度。只有在頭年小春播種時著手規劃,才能為頭季高粱早播早栽早收創造條件,才能營造一個再生高粱的安全抽穗灌漿期,確保再生季高粱高產。因此,應將過去的“麥玉苕”、“麥粱苕”種植模式改為“豆粱粱”、“菜粱粱”等模式。即在小春播種前,做好土豆、胡豆、蔬菜小留行。預留行寬0.60~0.70m,以利清明時節在預留行內栽1行高粱。或者1.3m開廂,在0.6m內種2~3行小麥,在0.7m的空行內于小麥收以前半月栽2行高粱。油菜地應選早熟品種。在頭季高粱空行內,只宜套種早熟大豆,不能套種冬大豆等高稈遲熟作物。
1.選種浸種,培育壯苗
(1)選用再生力強的高粱品種 我縣推廣的再生能力強的高粱品種有“瀘糯8號”、“瀘糯12號”,兩季產量都高,適宜推廣。其次,“紅糯1號”、“青殼子洋高粱”因籽粒小,售價高,也可蓄留再生高粱。
(2)選土層深厚的田土蓄留再生高粱 坡薄土在天旱年份不耐旱,發苗遲,長勢差,成功率低,不宜蓄留。
(3)根據前作,確定播期 能早栽的空地,土豆、蔬菜預留行地可在2月底播種;葫豆預留行地可在3月上旬播種;小麥預留行地可在3月15日前搞稀播育大苗(小麥收前半月移栽)。
(4)浸種消毒,預防病害 播種前曬種1天后,用清水浸泡1天。再用25%咪鮮胺(商品名:施保克)乳油2500倍液浸種消毒12~24小時,然后用清水沖洗2~3遍,瀝干水待播。
(5)精細作床,嚴格播量 選背風向陽的沙壤土作苗床地,播前10天翻土,畝施水糞1500kg,過磷酸鈣30kg。按2m開廂,凈廂面1.4m,1m2播種15g,遲栽田土1m2播10g。播后拍種入泥,潑水糞后見露籽用細沙掩種,最后平鋪地膜,加拱蓋天膜。
(6)苗床管理 出苗后先收地膜。2葉1心后遇晴天逐步揭膜煉苗。3葉1心施清糞水提苗。
2.早栽密植,搞好管理
(1)高粱栽期,以葉齡,5葉左右最適宜,遲栽田土也不應超過6.5葉。栽播規格0.66m×0.3m,每窩栽2苗,窩兩邊分開栽,畝植3300窩、6600苗以上。也可按1.3m×0.3m寬窄行錯窩栽插。
(2)科學施肥,增施磷鉀肥 在施足有機肥的條件下,最好加施高含量復合肥,如N∶P∶K為30∶8∶8(不宜施用含氯化氨、氯化鉀的低含量復合肥)。一般畝施純氮8~10kg,分3次追施:一施活苗肥。在高粱栽后3天內畝施清水糞1000kg;二施苗肥。高粱栽后15天畝施水糞1000kg,尿素5kg(或碳銨15kg);三施拔節肥。即畝施水糞1500kg,45%以上的三元復合肥30kg,以后看苗追肥。
(3)中耕除草,清溝排水 施完拔節肥后,應中耕培土,除草清溝,以防漬水。
1.選地 選頭季成熟早,病害少,肥水條件好,無冬大豆的田土蓄留再生高粱。
2.利刀平砍,控制留樁高度 頭季高粱籽粒變硬,色正紅時收割。當天削穗,當天用利刀平砍莖稈。瀘糯系列留樁3cm,紅糯1號及本地常規高粱留樁4~5cm。砍稈時將已發出的苗子拔除,將砍下的植株平行于行面,以利保濕防草。
3.重施促芽肥,看苗施穗肥 砍稈后3天內施促芽肥。一般畝施尿素10~12kg,硫酸鉀8.0kg,過磷酸鈣30kg,或高含量復合肥30kg。以后看苗追施水糞作穗肥。
4.適時抹芽定苗 苗高10cm后,分兩次抹芽定苗。最終每株留2苗,每窩留3苗,缺窩處和周邊留4苗,畝留1萬苗以上。
5.收撿田間秸稈 中耕除草,培土清溝,防秋雨。
高粱對化學藥劑敏感,切記使用有機磷、有機氮、無機銅制劑農藥。頭季和二季高粱生產中,應重點防治螟蟲、蚜蟲、紋枯病、炭疽病、病毒病等病蟲害。
1.苗床防蟲 出苗后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兌水配制成1500倍液,于黃昏噴苗防治地下害蟲,如土蠶、毛蟲、螻蛄等。
2.防治穗部害蟲 穗部害蟲主要有粟穗螟、高梁條螟,桃蛀螟等。這些害蟲是在高梁揚花、灌漿至乳熟期危害,此時是防治的關鍵時間,畝用5%甲維鹽乳油20~30mL,或畝用20%氯蟲苯甲酰胺乳油30mL,對水30~45kg噴霧。
3.防治蚜蟲 在整個高粱生長期中,若有蚜株率達30%~40%時,現“起油株”,或100株蟲量超過2萬頭時,即達到防治指標,及時畝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g,或畝用3%啶蟲咪乳油30~40mL,對水 30~45kg噴霧。
4.防治炭疽病 對炭疽病的防治,應采取農藝措施,開春前及時處理完當年有病稿桿,減少初次侵染源;在高梁生長期間,摘除病黃腳葉,并集中燒毀(或漚病殘體)。發病初期畝用20%咪鮮胺乳油20~30mL,對水30~45kg噴霧。病情較重的間隔5~7天再噴1次農藥。
5.防治病毒病 病毒病在苗期若遇當年雨水較多時很容易發病,在搞好蚜蟲防治的基礎上,于病毒病發生初期,畝用2%菌克毒克(寧南霉素)水劑150~200mL,或畝用5%菌毒清水劑80mL,對水30~45kg噴霧。病情較重的間隔5~7天再噴1次藥。
(通聯:四川省富順縣農牧業局64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