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本技術能夠充分利用農業生態系統中可不斷再生的豐富廉價及廢棄資源,如各種作物秸稈、菇渣、鋸末、中藥渣、爐渣、沙等作為基質,無害化畜禽糞便等作為肥料來源,并能夠有效降低產品硝酸鹽的含量,大大提高農產品品質,符合我國“綠色食品”的施肥標準。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針對傳統化學營養液無土栽培的缺點,采用有機固態肥或基于沼液的有機營養液取代化學營養液,將有機農業成功導入無土栽培,在作物整個生長過程中只灌溉清水或有機營養液,突破了無土栽培必須使用化學營養液的傳統觀念,使一次性投資較最簡單的營養液基質槽培降低45.5%,肥料成本降低53.3%。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作為現代農業高新技術,除了克服傳統化學營養液無土栽培的缺點外,同時保持了無土栽培的優點——不受地域限制、有效克服連作障礙、有效防治地下病蟲害、節肥、節水、省力、高產等特點。
采用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番茄技術,目前已使番茄每畝年產量超過了20000kg,最高產量達到 22187.78kg,為目前國內最高產量水平,并且大大簡化了無土栽培的操作管理規程,在“簡單化”的基礎上實現了無土栽培施肥管理的“標準化”,使無土栽培技術由深不可測變得簡單易學,實現了無土栽培養分管理的“傻瓜化”。
針對我國人多地少、水資源緊缺,溫室蔬菜生產品質差、產量低、安全性缺乏保證等現狀,可利用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充分開發荒地、鹽堿地、廢礦區和中低產田以及全國老菜區。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本項技術針對我國日光溫室因缺乏規范化栽培技術規程,導致溫室番茄產量低、品質差等問題,開發出符合中國國情的日光溫室番茄高產穩產規范化生產技術體系。番茄是日光溫室設施栽培最主要的蔬菜品種之一,日光溫室番茄高產高效生產技術體系包括選用適宜的番茄品種、土壤分層深施有機肥技術、穴盤優化育苗技術、肥水量化管理技術、不利天氣環境調控技術、番茄植株落秧放秧技術、CO2施用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等。
集成以上技術制定了溫室番茄越冬周年長季節栽培技術規程和大棚越夏長季節栽培技術規程,創立了周年全季節生產番茄的栽培技術模式。采用設施資材生態防治為主、高效低毒農藥化防為輔的溫室番茄病蟲害綜防技術,大大減少了農藥用量,保證了番茄產品符合國家綠色食品標準。通過確定適宜的密度、合理灌溉及追肥,可使番茄生長期達12個月,連續采收期達9個月,番茄年畝產2萬公斤以上,可實現節能日光溫室的周年高效利用和番茄生產的高產高效。
用該技術建立的溫室番茄周年長季節土壤栽培和無土栽培規范化技術規程,指標具體,便于操作,經濟、社會效益顯著,可在全國溫光條件適宜的各種連棟溫室及日光溫室推廣,每畝比常規生產可增加純收入5000~10000元。本項研究成果的實用性強,重復性好,經濟、社會、生態效益顯著,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在全國溫光條件適宜的各種連棟溫室及日光溫室推廣。
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
根據金針菇工廠化生產的要求,篩選了江南白菇1號和江南白菇5號兩個金針菇新品種,將金針菇菇渣用于姬菇、秀珍菇、雞腿菇、平菇等食用菌栽培,再將二次利用后的菇渣收集處理,加工成作物營養基質或微生物菌肥。該技術在金針菇低成本工廠化生產技術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并在金針菇工廠化生產中得到大面積應用,取得了較好的經濟與生態效益。
綜合應用現代農業高新技術及裝備,人為創造適宜金針基生長的小氣候,實現純白金針菇工廠化生產,周年化均衡上市。設計建造環境可人工調控的金針菇廠房設施,研制和選配了分段式工廠化栽培金針菇的廠房、裝袋機及環境控制系統,在此基礎上建立了金針菇工廠化生產的標準工藝,有效地縮短了金針菇栽培時間,提高了金針菇生產的效率和菇體品質,與國外引進的設施相比,投入減少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