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鋒,鄭玉成,何荔蒼
(莆田市急救中心,福建 莆田 351100)
大量毒物短時間內經皮膚、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徑進入人體,使機體受損并發生功能障礙,稱之為急性中毒[1]。急性中毒為醫院急診科最為棘手的急診疾病之一,及時有效的對癥治療對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急性中毒常因毒物種類眾多、癥狀表現多樣,臨床極易出現漏診、誤診而延遲治療[1-3]。因此,了解急性中毒患者的主要病因,掌握急性中毒的發病規律及病程特點,對急性中毒的預防、診斷和治療均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本文對莆田市急救中心近5年收治的328例急性中毒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急性中毒的病因學構成、臨床特點及其轉歸,并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為今后莆田市急性中毒的防治提供參考。
2007—2012年莆田市急救中心收治的急性中毒且資料完整的病例共328例,均符合文獻[4]急性中毒診斷標準。其中男143例,女185例,年齡1~83歲。男女比例約為1∶1.38,占同期本院急診總量的0.84%。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328例急性中毒患者的性別、年齡、毒物種類、中毒途徑及疾病轉歸等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328例急性中毒患者男143例(43.60%),女185 例(56.40%),男女比例為 1∶1.38;年齡 1~83 歲,平均(33.73±14.94)歲。其中 1~9 歲 13 例(男 4 例、女 9例),占 3.96%;10~19歲 75例(男 35例、女 40例),占 22.87%;20~29 歲 116 例(男 49 例、女 67例),占 35.37%;30~39歲 67例(男 30例、女 37例),占20.42%;40~49歲34例(男15例、女 19例),占 10.37%;50~59歲 12例(男 5例、女 7例),占 3.65%;60~69歲6例(男 3例、女 3例),占 1.83%;70~83歲 5例(男2例、女 3例),占 1.52%。
328例患者中毒原因:自殺186例,占56.71%;誤服65例,占19.82%;意外事故77例,占23.47%。
中毒途徑:口服性中毒260例,占79.27%;吸入性中毒42例,占12.80%;皮膚接觸化學物質染毒15例,占4.57%;蟲獸咬傷中毒11例,占3.36%。毒物種類:農藥145例,占44.21%;藥物63例(其中鎮靜類藥物46例,其他藥物17例),占19.21%;蟲獸(包括犬、蟲、蛇咬傷及蜂蜇傷)11例,占3.36%;酒精29例,占8.84%;食物(包括毒蘑菇、魚膽中毒等)23例,占7.01%;化學物質15例,占4.57%;一氧化碳21例,占6.40%;毒品21例,占6.40%。
260例口服性中毒患者中:農藥中毒145例,占55.77%;酒精中毒29例,占11.15%;藥物性中毒63例,占24.23%;食物性中毒23例,占8.85%。145例農藥中毒患者中:有機磷殺蟲劑112例,占77.24%;百草枯16例,占11.03%;其他類殺蟲劑中毒17例,占11.72%。42例吸入性中毒患者中:煤氣(一氧化碳)中毒 21例,占 50.00%;毒品中毒 21例,占 50.00%。
所有患者經過積極搶救,未出現并發癥的有268 例,占 81.71%;出現中期綜合征 19 例,占0.58%;發生呼吸衰竭8例,占2.44%;發生肝功能損害48例,占 14.63%;腎功能損害 25 例,占 7.62%;心肌損害10例,占3.05%;并發有2個或2個以上臟器功能損害9例,占2.74%。患者治療后轉歸:治愈265例,占 80.78%;好轉 33 例,占 10.06%;轉他科或他院 18 例,占 5.49%;死亡 12 例,占 3.66%。
急性中毒仍然是臨床工作中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在我國城市和農村損傷和中毒是繼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心臟病和呼吸系統疾病后的第五大死亡原因,占總病死率的 10.7%[5]。 毒物的范圍非常廣泛,通常認為能引起中毒的物質都是毒物。一些毒物對人體有劇烈毒性,如氰化物、有機磷等;另一些毒物則在一定條件下才具備毒性(如藥物),在過量應用或與其他物質作用后才產生毒性。目前民眾的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通過電視、網絡等通迅工具,對中毒性疾病的危害越來越了解,而且醫院越來越多,交通也比以前便利,他們可以在短時間內找到最近的醫院進行救治,據統計,現在中毒患者的首診時間多集中在中毒后 2 h以內,占76.6%[6]。因此有相當部分中毒患者在縣或下一級醫院進行簡單處理后,救治效果不理想轉到上級醫院救治,然而此類患者有時候會因為錯過了救治的黃金時間而導致死亡。
本調查結果顯示:1~9歲階段,女性中毒患兒明顯多于男性患兒(9∶4),這與莆田傳統的重男輕女思想有較大關系,相對而言,男性兒童受到的關心和照顧會更多;20~39歲的中毒患者多達 183例(55.79%),占最大比例,與其他報道[7-8]相似,這一階段的群體較為年輕,比較沖動,處理壓力和沖突的能力較差,隨著現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工作及生活節奏較快,這個年齡段中特別是一些弱勢群體因自身因素和社會因素,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最大,家庭、朋友間情感的不利因素尤多,如果一時得不到解決,容易用極端手段來宣泄,故而生活性中毒發生率較高。
從毒物的種類上分析,一些農業應用性毒藥如有機磷等殺蟲劑、百草枯及鼠藥中毒所占比例為44.21%。這是因為相對其他毒物而言,農藥是最容易獲得的毒品,尤其是在市場經濟的利益驅動下,有些國家已經明令禁止的毒藥仍有人在生產、銷售,極大地危害著社會的安全。藥物性中毒以鎮靜類藥物為多,鎮靜類藥物相對其他副作用大的藥物也比較容易獲得,與大多數報道[9-10]一致。 生活性中毒以酒精中毒為主;食物性中毒多是由于誤食所致;一氧化碳中毒多是使用煤氣不當所致。與一些報道[1,10]不一樣的是,蟲獸傷在莆田的比例相對較高,而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相對較少,與莆田較少使用煤氣,而蟲獸較多有關。
通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做到以下幾個方面有助于提高莆田市整體的急性中毒救治能力:1)加大社會宣傳力度,做到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形成一個“男孩女孩子都一樣,老人孩子都一樣”的和諧社會氛圍。2)全面貫徹化學毒品、藥品等相關管理法律、法規。政府應對劇毒農藥、鼠藥、易中毒的藥品等應嚴格控制,打擊私自生產、銷售的不法行為,大力、持久開展有毒、有害物品的防治知識宣傳。建議并制定不同時期的防范預案,加強急救網絡的建設,進一步提高急診醫療服務對中毒患者的救治能力[11]。3)提高基層醫院對急性中毒的首診處理水平,針對中毒患者的全身狀況,早期進行對癥和支持療法是救治急性中毒的重要手段。為提高不明原因中毒的毒物檢測率,有條件的基層醫院可大力推廣血液凈化治療[12-13],基層醫院對一些常見毒物中毒的解毒藥物要加強儲備、及時更新。
[1]劉利峰,夏鵠,劉先華,等.1286例急性中毒患者臨床特點回顧及分析[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12,7(6):508-511.
[2]肖章武,馬莉,邱澤武.急性中毒的院前急救與早期處理[J].臨床薈萃,2012,27(4):267-269.
[3]聶書偉,王伯良,許昌泰.急性中毒634例的類型與臨床救治分析[J].醫學綜述,2012,18(9):1427-1430.
[4]周繼如.實用急診急救學[M].北京:科技文獻出版社,2006:756-777.
[5]宋維,黎敏.急性中毒診治現狀與進展[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1,20(11):1221-1223.
[6]趙文禮,趙立國.急性中毒60例臨床分析[J].中國臨床醫生,2005,33(6):30-31.
[7]劉淑英,趙敏,王玉芝.616例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4,13(6):400-402.
[8]范峻峰,江炫光,鄭小凡,等.桂林市城區593例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學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13,23(13):316-318.
[9]韓寒,縱雪梅,陳可,等.急性百草枯中毒早期預后判斷的相關研究[J].徐州醫學院學報,2012,32(3):189-192.
[10]董紅艷,王春艷.1871例急性中毒住院患者臨床資料分析[J].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2012,30(7):507-509.
[11]阮海林,楊春旭,馮小梅,等.綜合性醫院急診科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學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06,9(2):141-143.
[12]陸一鳴.重視提高急性中毒的救治水平[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4,13(7):437-438.
[13]肖章武,尹躍良,陳志凌.急性中毒性疾病283例回顧性分析[J].中國臨床醫生,2012,40(10):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