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橫濱橡膠公司開發出可以衰減由LED光源發出的藍光,同時又是無色透明且不損害液晶顯示器原有的色彩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YF-R系列”產品。用無色透明薄膜有效地衰減全波長段的藍光這在全球還是首次。
藍光是從紫色光到淺藍色短波長(380~495 nm)的可見光線,到達視網膜的比率高,因此容易造成眼睛疲勞和干澀。具有衰減藍光的一般薄膜制品很多,但性能參差不齊。新開發的產品采用淺藍色光反射技術和控制薄膜透光率技術等不同方法,對于短波長光可以有效地衰減,同時對于藍色波長的光也可以發揮穩定衰減的作用。藍光衰減率能達到30%,薄膜可以確保全部光線的90%透過。
俄羅斯工業控股GS集團推出了革命性的木塑復合材料(WPC)裝置,該國首次采用專有技術,在混合物中包含“硬質塑料”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以生產木塑顆粒。GS復合材料公司設在圣彼得堡的這家多元化的技術集團的子公司,在試驗裝置上將制造成品擠出和注塑產品以及木塑顆粒。
目前,俄羅斯木塑市場使用量約為20 kt/a ,其中,40%以上通過進口滿足。隨著每年以8%~9%速率的增長,俄羅斯WPC消費量將超過30 kt/a。集團預測, 鑒于該項目的潛力,GS復合材料公司產品將能夠滿足大部分國內木塑復合材料市場,幾乎完全消除了業界對進口的依賴。
Zeon公司宣布,Zeon公司與國家研發機構理研中心和橫濱橡膠公司共同研究,由生物質合成出異戊二烯。異戊二烯是生產用于汽車輪胎的聚異戊二烯橡膠所用的原料。目前工業異戊二烯是石腦油裂化工藝的副產物。Zeon公司稱,這項新技術將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并有望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Zeon公司、橫濱橡膠公司和理研中心從2013年起聯合研制生產由生物質合成橡膠。該團體利用理研中心用于可持續資源科學的單元設計和植物科學技術的優勢,并且作為結果,通過設計在生物信息學代謝設計技術中使用的一種人工代謝途徑,發現了合成異戊二烯的方法。該團體打算在2020年初商業化該技術。
日本帝人集團致力于機械碳纖維事業的東邦Tenax公司開發出用于飛機和汽車要求高強度高彈性的碳纖維(CF),其商品名稱為“XMS32”。該產品是通過對CF原來前體的結構設計和CF的制備工藝的優化,成功開發出的結構均勻兼備高強度高彈性的CF產品。該產品與以往飛機使用的CF“IMS65”相比,強度和彈性都提高了10%。并且,公司還通過開發在納米水平下控制CF表面的化學特性和平滑性的表面改性技術,使產品與樹脂的黏接性大幅提高。2015年中期使用“XMS32”的預浸料已經開發完成,并計劃上市銷售。
東邦Tenax公司計劃不久以后將開發出用于汽車及高端體育用品等的預浸料。
河南中托力合化學有限公司開發的煤制油精加工技術生產出高純度異戊烷等產品,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Rakgas公司在此前200 t訂單基礎上,再度追加訂購高純度異戊烷,用于空調制冷劑低密度聚乙烯等產品的生產。
該項目以費托合成油為原料,采用加氫工藝將其中的苯、烯烴加氫飽和(脫芳、脫烯烴),然后分離出99.9%高純度異戊烷、正己烷、異己烷、正庚烷、正辛烷等符合行業使用要求的產品;據權威機構檢測分析,其技術和產品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Haydale復合材料解決方案公司(HCS)是Haydale石墨烯專業公司的一家子公司,目前參與了英國國家航空航天技術開發計劃(NATEP)授權和管理的為期18個月的合作研究項目。該項目的目的是通過添加官能化的石墨烯來開發高導電環氧樹脂,與導電碳纖維相結合,預計將產生一種能夠承受雷擊的高度導電的碳纖維增強環氧復合材料。使用這種新材料制作的飛機更安全,同時可以減重和降低成本。
添加石墨烯來改變基礎樹脂的基本特征之一,即導電性的能力,對于復合材料工程師來說是最重要的進步,且有可能引領整個新一代的石墨烯增強復合材料。NATEP的支持會加速HCS在這方面的研究,使他們與領先的航空航天企業在新興技術的最前沿的新的材料和結構開發上進行合作。
河南能源化工集團安化集團公司安陽200 kt/a乙二醇裝置在安全環保運行和質量穩定的前提下,裝置負荷提升至92%,實現日產乙二醇551 t,產品優級品率保持100%。
該裝置自2012年12月投運以來,不斷進行整體生產系統優化和技術攻關。2015年6月中旬重點實施了羰化合成和加氫催化劑更換、加氫技改、換熱器查漏及配套鍋爐埋管消缺,解決了制約負荷提升的關鍵問題,使生產負荷創新高。
山東煙臺萬華化學聚氨酯有限公司240 kt/a共氧化環氧丙烷(PO)裝置及780 kt/a甲基叔丁基醚(MTBE)裝置一次開車成功,生產出優于設計指標的PO和MTBE產品。目前,該裝置運轉良好,產品性能穩定,各項工藝操作指標均控制在合理范圍,實現預期的目標。
通遼金煤化工有限公司200 kt/a煤制乙二醇裝置實際運行331 d,累計產量173 kt。目前裝置日產量已提高至580 t左右,且產品完全符合GB/T 4649—2008石油級乙二醇質量標準,優等品率達到100%。
通遼金煤應用的煤制乙二醇工藝技術為CO氣相催化合成草酸酯和草酸酯催化加氫合成乙二醇,其主要工藝流程為:CO氣相偶聯合成草酸二甲酯,即CO在催化劑作用下,與亞硝酸甲酯反應生成草酸二甲酯;草酸二甲酯通過加氫串聯反應,最終生成乙二醇。
新疆天業電石乙炔法氯乙烯合成超低汞催化劑技術開發項目通過了新疆八師石河子市科技局的鑒定驗收。
該項目針對傳統電石乙炔法聚氯乙烯工藝中存在的汞資源嚴重消耗的瓶頸,通過實驗室研究以及工業單管側線的對比分析研究,進行氯乙烯合成超低汞催化劑技術開發,建立單管側線應用裝置,指導催化劑的規模化工業應用,以促進我國電石乙炔法聚氯乙烯行業的低汞化進程。
中國北方公司錦江油化廠甲基叔丁基醚(MTBE)裝置新增的催化蒸餾塔改造后運行平穩,異丁烯總轉化率由90%提高到99.5%,增效明顯,產品質量合格。
該廠MTBE裝置于2000年建設,產能為30 kt/a。自裝置開工投產以來,異丁烯轉化率較低。為進一步優化生產工藝,提高異丁烯轉化率,該廠采用催化精餾工藝進行增塔改造。即在現有工藝基礎上增設一臺催化精餾上塔,原有碳四精餾塔作為下塔使用,確保提升異丁烯轉化率。改造后異丁烯總轉化率由90%提高到99.5%,裝置年可增產MTBE約2 000 t。
總部位于英國的納米材料專家Haydale公司日前宣布,其復合材料事業部已與Huntsman先進材料公司合作開發用于后者的Araldite環氧樹脂中的石墨烯納米片(GNP)。Haydale公司利用其專有的HDPlas工藝將GNP官能化,將它們添加到Huntsman公司的Araldite樹脂中創建一種高負載母料。
此次合作的最終目標將是商業化這種石墨烯增強的Araldite樹脂用于一系列的復合材料市場的應用。這項工作開辟了具有增強的性能及較低的成本的先進復合材料及制品全新范圍的潛力。HCS在功能化GNP方面的專業知識和Huntsman公司的環氧化學能力的結合,應該能創建多個新的機會,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復合材料市場的需求。
吉林石化精細化學品廠異丁烯裝置本批次催化劑使用了10個月,高于此前6個月的使用壽命,且催化劑仍處于高效運行狀態。
異丁烯裝置采用的醚解催化劑是精細化學品廠自主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有技術成果。針對催化劑運行初期活性不足、反應轉化率偏低的瓶頸問題,該廠對第三組分配方進行了調整和優化,使催化劑關鍵技術指標初活性由過去的15%~35%大幅提高到98.5%以上。在裝置運行中,他們通過改進催化劑填裝方式、高溫活化、系統優化等措施,使催化劑性能指標明顯提高,反應轉化率提高了2%。
吉林石化公司精細化學品廠30 t/a苯乙烯阻聚劑中試裝置開車成功,其產品已在公司苯乙烯裝置工業化應用。
吉林石化新建的320 kt/a苯乙烯裝置一直采用進口阻聚劑,年需求量較大,價格昂貴。為了改變現狀,吉林石化成功開發出苯乙烯精餾用阻聚劑合成小試工藝技術。試驗產品經應用評價,其性能指標和穩定性能與進口阻聚劑相當,完全可替代進口阻聚劑產品。吉林石化精細化學品廠采用公司自主開發的小試工藝技術,建成一套30 t/a苯乙烯阻聚劑中試裝置,開展中試試驗及應用研究。
寧夏寶塔化纖有限公司將采用霍尼韋爾UOP新一代技術和設備,建設高能效芳烴聯合裝置。該裝置預計2018年投產,主要生產各類高價值石化產品和高品質汽油。
這座聯合裝置將煉油過程中產出的重質石腦油轉化為高純度對二甲苯,設計年產能為800 kt。此外,該設施還將生產高品質汽油和其他芳烴產品。UOP新一代芳烴聯合生產技術結合了吸附劑和催化劑產品以及高能效的流程設計,能夠降低能耗20%,從而幫助芳烴聯合生產企業實現最低的運營成本。除工藝授權外,UOP還將為該項目提供基礎設計、試運行服務、人員培訓、專利設備、催化劑和吸附劑等。
廊坊新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發的煤加氫氣化聯產芳烴和甲烷技術工藝通過成果鑒定。煤加氫氣化技術對于高效清潔利用低階煤資源,尤其是高揮發分的次煙煤資源有重要意義。
煤加氫氣化是指在800~1 000 ℃和5~7 MPa的條件下,煤粉與氫氣反應生成甲烷、芳烴油品和清潔半焦的過程。與其他煤制甲烷工藝相比,加氫氣化技術的優越性在于反應溫度相對較低,工藝系統效率高(高達75%~80%),產品氣中甲烷含量高(高達60%~80%(φ)),生成的二氧化碳少(小于3%(φ));同時加氫氣化副產苯、萘、芘、菲、芴等高附加值的液相芳烴產品。該項目取得了多項技術進展,實現了高壓氫氣密相輸送系統穩定運行,開發了高溫氫氣噴嘴及氣化爐,設備運行穩定;實現了高效芳烴油品及甲烷聯產,與傳統煤焦油產品相比,芳烴含量高;分離回收工藝簡單易行,兼具煤制氣和煤制油的技術優勢。
內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責任公司開發的煤間接液化費托合成鐵基催化劑性能測試與油品產量提升研究開發項目,通過鄂爾多斯市科技局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
該項目通過大量的實驗及數據處理分析,提出了不同的開車方式和催化劑填加回收再利用方法,優化了催化劑的反應性能,形成一套完整的費托合成技術應用方法,實現了煤制油裝置持續高產、延長催化劑使用壽命的目標,使裝置產量提高11.3%,經濟效益顯著。
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研發的BCE-H100催化劑,在四川石化赫斯特工藝裝置首次進行了PE100級管材HMCRP100N的工業試驗,生產合格樹脂約9 000 t。
該催化劑在四川石化赫斯特工藝裝置順利完成雙峰膜料HM9455F1的長周期工業應用,此次又在赫斯特工藝裝置首次進行了PE100級管材HMCRP100N的工業應用試驗。試驗通過調整控制參數,縮減調整時間,減少了過渡料產量,同時也驗證了BCE-H100催化劑的通用性。在整個試驗過程中,生產裝置運行平穩,催化劑體現出優異的裝置適應性;聚合物粉料顆粒形態良好,大顆粒和細粉的含量低,大幅延長了裝置的長周期安全運行時間;樹脂性能優良,多項指標優于進口催化劑。
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開發的20 kt/a 1-己烯成套技術工業試驗取得成功。自2015年7月開工至今,該裝置連續平穩運行,生產出純度超過99.5%的1-己烯產品。目前,以自產1-己烯為共聚單體,在新疆獨山子石化全密度聚乙烯(PE)、高密度PE等3條生產線上,已累積生產多個牌號的高附加值PE產品110 kt。
為改變共聚PE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石化院通過催化劑、反應器及工藝創新,自主開發了乙烯三聚合成1-己烯成套工藝技術,并成功完成了小試、中試和5 000 t/a工業化試驗。在此基礎上,他們重點解決了流程優化和能耗降低等關鍵技術問題,成功開發出20 kt/a 1-己烯成套技術工藝包,并于2014年建成20 kt/a工業試驗裝置,同年10月,裝置試車成功。2015年8月底完成初標后已轉入工業生產階段。
大慶石化塑料廠在全密度裝置上完成了IBC(中型散裝容器)桶專用料DMDB-4506的生產,共生產5 000 t產品,由前一個牌號連續切換。
DMDB-4506是該廠開發的新產品,主要用于加工制作儲存液體化工產品的大型塑料桶。該廠生產DMDB-4506產品時使用的1-己烯為大慶石化自產,采用DMDB-4506產品生產的IBC桶是現代倉儲、運輸液體產品的必備工具,廣泛用于石油、醫藥、建筑、化工等行業的液體包裝。
撫順石化公司收到娃哈哈集團檢測報告,該公司新開發的FHP5050瓶蓋料順利通過娃哈哈集團的食品風味評價鑒定。
2015年撫順石化先后開發新產品13種,FHMCRP100N管材受到山東地區用戶的高度評價,FC703L產品在天津試用后用戶立即追加訂單。撫順石化新開發的FHP5050瓶蓋料在娃哈哈集團進行了最關鍵的塑料粒子引起食品風味變化的檢測,并順利通過。
浙江銘眾生物醫用材料與器械研究院自主設計建設、帶有全套dcs先進控制系統的新型可吸收、可崩解醫用材料乙交酯和聚羥基乙酸工業化生產線,通過了專家及相關部門的現場檢測和驗收。
乙交酯和聚羥基乙酸這些新型可吸收、可崩解醫用材料廣泛應用于可吸收手術縫合線、腸道吻合環、人造皮膚和血管、骨骼固定及修復、藥物控制釋放、組織工程支架等新型醫療器械材料領域。
吉林石化研究院利用8 m3釜合成MCM-49分子篩催化劑,并對該催化劑進行1 000 h長周期、大負荷運行評價工作。評價結果顯示,該催化劑可替代合成裝置使用的進口催化劑,反應溫度比現有催化劑低20 ℃,苯烯比從原來的4∶1~5∶1降至2.5∶1,每年可節約蒸汽6 000余噸,節水560 kt,節能增效作用非常明顯。
評價結果表明,8 m3釜合成的催化劑較之前1 m3釜合成的催化劑性能有提高,反應溫度低、苯烯比低的特點突出。從微觀結構上看,MCM-49分子篩催化劑是層狀結構,有效催化面積大、活性高。
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發的PHF-101催化劑,在大連石化公司2 Mt/a柴油加氫精制裝置成功完成國Ⅴ柴油滿負荷生產標定。標定結果顯示,催化劑各項指標全部達到技術指標要求,催化劑加氫性能優良,完全滿足國Ⅴ柴油生產需要。
大連石化公司建設一套2 Mt/a柴油加氫精制裝置,選定了由中國石油石化院研發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HF-101國Ⅴ柴油加氫精制催化劑,實現全部柴油產品達到國Ⅴ標準的生產需要。2 Mt/a柴油加氫精制裝置開車后直接生產出硫含量小于10 μg/g的國Ⅴ標準清潔柴油,按照國Ⅴ柴油生產方案進行運轉,催化劑活性穩定。
藍星公司所屬海外企業凱諾斯宣布,經專業測試機構檢測,其生產的Alkadyne PE100系列管材樹脂獲得ISO(國際標準化組織)認證。同時,Alkadyne PE100系列管材樹脂還符合歐洲標準EN1555-1∶2010 和EN 12201-1∶2011,以及相應的澳大利亞認證,這標志著該系列產品已達到國際公認的產品標準和安裝標準。
Alkadyne PE100系列管材樹脂采用Univation公司提供的PRODIGYTM雙峰催化劑。其管材的使用壽命長,并可廣泛應用于節水、輸水、灌溉、廢水管理、礦物與氣體開采等多個領域。
撫順石化烯烴廠使用國產催化劑代替進口催化劑生產聚丙烯產品。該廠使用國產催化劑生產L5E89、T30S產品。
300 kt/a聚丙烯裝置原工藝設計采用美國格雷斯公司生產的進口催化劑,為降低生產成本,該廠多次試用遼寧營口向陽催化劑有限公司生產的催化劑,經試產磨合,該催化劑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工藝可控,產品質量穩定。此次國產催化劑工業化使用期間,系統各控制參數保持正常,與使用進口催化劑運行時的反應控制參數基本相同。從數據分析及生產狀態來看,國產催化劑使用效果良好,產品質量能夠滿足用戶需求。
贏創工業集團推出基于聚鄰苯二甲酰胺(PPA)的研發成果——具有優異性能的玻璃纖維增強材料VESTAMID HTplus M1035 P1。
汽車殼體組件要承受動態應力,不僅需要具有杰出的機械性能,還必須具有良好的抗化學腐蝕性。VESTAMID HTplus M1035 P1產品是專門為滿足這些苛刻條件下的應用而研發。該產品是基于PPA的半結晶狀材料,具有良好的流動性能,能使注塑成型件的表面變得更加光滑且沒有瑕疵,而且它具有高溫穩定性與耐化學腐蝕性,又具有非常好的機械性能。
濮陽蔚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LaDC、CeDC、EuDC、NdDC等稀土系列促進劑,這些促進劑已形成年產1 000 t的生產線。二硫代氨基甲酸鹽類稀土系列產品的推出,將為下游企業提高橡膠制品性能和開發具有獨特功能的橡膠制品提供了更多可能。
稀土促進劑廣泛應用于輪胎、膠板、膠鞋以及其他橡膠制品的生產,可提高橡膠的加工性能和物理化學性能。與普通促進劑相比,稀土促進劑具有平緩的硫化速率。與使用鋅鹽做促進劑的硫化膠相比,使用稀土促進劑的硫化膠具有更高的拉伸強度和拉斷伸長率,并且稀土硫化膠的耐老化性能也更好。
神寧集團煤化工分公司成功開發出兩種聚丙烯新產品2348M和2240S。聚丙烯2348M產品屬于中流動性抗沖注塑料,韌性好、硬度高、耐環境應力開裂性能好,是良好的汽車和家用器具材料。聚丙烯2240S產品屬于高流動性的抗沖共聚聚丙烯,可直接用于大型薄壁注塑。
在新配方開發過程中,研發中心一方面對采集的K7726和EPC30R-H等6種市場同類聚丙烯產品進行詳細的性能分析,并以此作為新產品開發和新配方研究的對比樣本;另一方面對多種功能性單劑進行篩選試驗,并進行數十組混合復配的實驗研究。同時,他們在充分保證新產品質量性能過關的同時,降低助劑成本。
采用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研發的高性能聚丙烯催化劑DQS生產的高流動樹脂獲得箱包制品和無紡布生產廠家的好評,北化院拿到了聚丙烯樹脂廠家的DQS催化劑長期采購訂單。
2015年上半年,DQS催化劑在長嶺煉化單環管裝置上進行了兩次高流動樹脂的試生產。試生產結果表明,采用DQS催化劑可大幅減少生產裝置的外給電子體使用量,生產的高流動樹脂保持高等規度,且樹脂的分子結構得到了優化。同時,隨著熔融指數的進一步提高,樹脂的力學性能未出現減弱趨勢。
由DQS催化劑生產的高流動樹脂被分別發往廣東和湖北等地的箱包制品和無紡布生產企業,樹脂性能得到充分肯定。與市場同類高流動樹脂相比,使用該樹脂可降低樹脂熔融溫度10 ℃;在保持最終產品性能的同時,可提高產品填料使用量約5%,降低了原材料成本。試用廠家還反饋,該樹脂產品無味,光澤性好。
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通過β晶改性成功開發出高韌均聚聚丙烯技術。采用該技術生產的兩類高抗沖型均聚聚丙烯樹脂性能大幅提升。
均聚聚丙烯具有高剛性、高耐熱和耐腐蝕的特點,但其抗沖擊強度較低,不僅會影響制品加工的成品率,還會在制品的運輸、使用過程中意外損傷,限制了其應用范圍。為此,北化院科研人員開發了β晶改性技術。他們首創了低成本的超細粉末橡膠輔助分散β晶成核助劑,將聚丙烯的結晶形式由α晶轉變為β晶,使材料的常溫沖擊強度大幅提升。同時,科研人員還研制開發了低成本的β成核助劑技術、特定目標用途的聚丙烯分子結構設計及控制技術和β晶在制品加工及應用過程中的保持技術等關鍵技術。基于以上技術突破,北化院重點開發了兩類高抗沖型均聚聚丙烯樹脂,即注塑加工用作小家電部件的聚丙烯和擠出加工用作耐溫耐腐蝕管材的聚丙烯。
日本橫濱橡膠公司與東京工業大學共同開發出由生物質源纖維素直接合成丁二烯的催化劑。橫濱橡膠公司致力于碳中性產品的開發,東京工業大學一直進行各種生物活性的研究開發。從2012年開始兩公司共同開發由生物質制備合成橡膠。這次,通過進行酸堿反應由糖(纖維素)直接合成丁二烯的催化劑的研究開發,成功地開發出使用固體催化劑高效合成丁二烯的技術。公司今后還要對催化劑進行量產化的開發設計,目標是到2025年之前投入實際工業化生產,以降低對石油的依賴。
生物丁二烯作為該公司輪胎產品使用的丁二烯橡膠等原料使用。以丁二烯為原料生產的丁二烯橡膠的使用量僅次于丁苯橡膠的使用量。橫濱橡膠公司還在研究開發使用其他植物源作為原料生產丁二烯的方法。并且,由橘子皮萃取出的油作為添加劑提高輪胎的性能,已經應用在實際產品生產中。
全球生物能源公司在其使用木糖作為原料生產石化化合物異丁烯工藝方面獲得了突破性進展。該工藝最初開發是使用由谷物(如小麥或玉米)衍生的葡萄糖作為原料。據稱,全球生物能源公司繼續使資源多樣化與異丁烯工藝兼容。它們的工藝對第二代混雜物表現出有限的靈敏性。此外,它似乎對各種資源適應性都很強。當用木糖和小麥衍生的葡萄糖或甜菜衍生的蔗糖實施該工藝時,運行情況相似。通過使用先進的合成生物學方法, 全球生物能源公司重新設計了生產菌株的中樞代謝。
全球生物能源公司的CEO Marc Delcourt先生認為,農林業廢棄物的升值是一種新興產業,它是全球生物能源公司的重要機遇。一旦它們可大量使用,這些不太昂貴的資源將使生物異丁烯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全球生物能源公司是歐洲第一個開發將可再生資源通過發酵轉變成烴類工藝的公司。
日本大阪大學與馬自達公司共同開發出利用太陽能合成乙醇的人工光合成技術。目前利用太陽能將CO2轉換成新型燃料的人工光合成技術受到關注。
如果利用太陽能可以合成作為汽車用等下一代低碳燃料受到關注的乙醇,它將成為一種新型人工光合成應用技術。其中,兩者都是從CO2與甲烷合成甲醇,再由甲醇生產乙酸,而且采用人工光合成技術可以成功地由乙酸合成乙醇。該技術是在150 min太陽光照射下可以將5%的乙酸轉換成乙醇。以往使用人工光合成技術的CO2的分子轉換技術,其產物僅限于CO、甲酸及甲醇等碳原子數為1的化合物。今后,通過利用甲烷和CO2合成乙酸的技術,來進一步開發由太陽光和CO2生成乙醇燃料的新型人工光合成技術。
2015年8月,Johnson Matthey工藝技術公司與Rennovia公司成功啟動一套完全一體化的迷你裝置,采用聯合開發的技術由葡萄糖生產葡萄糖二酸。迷你裝置位于英格蘭Stockton的JMPT研發中心。該項目的第一階段已經開始投產,由此葡萄糖被催化氧化成葡糖二酸。該反應發生在以空氣、水和葡萄糖為原料、使用專有負載金屬的非均相催化劑的一臺標準固定床反應器中。據稱這一工藝比使用硝酸氧化的傳統路線更簡單和更清潔。新路線還擁有更高的收率和選擇性。該裝置第二階段的設計和施工也正在進行,預計于2016年中完成。在這個階段中,將進一步開發葡糖二酸催化加氫生成己二酸的技術。
研究人員在一步法(SSP)中使用基于鈀的沸石催化劑實施非食用油的催化轉化中,考察在噴氣燃料范圍內直接生產烴類的可能性。采用一步法,在270 ℃下使用鈀 /β-沸石催化劑,硬脂酸的轉化率達到100%,噴氣燃料范圍內烴類的比例為69.3%。此外,獲得的噴氣燃料由直鏈烴、異構烴和芳族烴組成,所有的這些化合物都是無氧化合物。通過原材料、廢棄的豆油(SBO)和棕櫚脂肪酸(PFAD)的催化轉化, 還以SSP獲得了一種高質量的噴氣燃料產品。SBO和PFAD轉化的脫氧率約為95%。
捷克聚烯烴生產商Unipetrol 公司已經宣布了推出一套270 kt/a的聚乙烯(PE)裝置的計劃,該裝置預計于2018年中期在捷克共和國利特維諾夫市其主要石化產品基地投入運行。2015年9月10日該公司與Technip意大利公司就這套新裝置的設計、采購和施工簽署了一項價值超過2.397億美元的協議。基于Ineos技術,該公司提供的一條龍服務的PE3裝置將建于Unipetrol公司的化學綜合企業內。據稱,預計該裝置將取代目前該基地的PE裝置(PE1),但另一現有產能為200 kt/a的裝置(PE2)將繼續運行。
據稱,Unipetrol公司是波蘭的PKN Orlen石油集團的一部分,它對整個項目將進行其有史以來最大的資本投資(近3.437億美元),旨在提升其利特維諾夫市基地乙烯裝置的綜合利用。它還將促進Unipetrol公司的石化和煉油生產的一體化。Unipetrol公司憑借著該技術將成為該產品質量領域的歐洲精英,同時可更好地確保生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歐洲塑料管道和配件協會公布了就聚乙烯(PE)管和聚丙烯(PP)管使用壽命的研究結果。進行了兩年的項目是與LyondellBasell公司、北歐化工公司和奧地利TGM理工學院聯合進行的。研究報告稱:當材料、產品和安裝規范滿足相應的要求時,聚烯烴下水道系統將至少具有100年的使用壽命。
該項目包括對已服務其預期壽命的40%的挖掘管道進行測試,發現在這段時間內管道沒有發生過度惡化或退化。雖然以前的挖掘管道使用“第一代”材料制造,但估計它們有50多年的殘余壽命。發現所有測試的挖掘管道滿足當前歐盟產品標準的最低性能要求。檢測了接觸各種環境因素(包括溫度、偏轉和下水道水的成分)的管道。使用的這種方法、測試結果和從該項目得出的結論由這一領域的權威專家奧地利TGM理工學院的Heinz Dragaun教授獨立審查。
法國石化巨頭Total公司已經推出高密度聚乙烯(HDPE)壓力管道牌號XSene XRT70,并聲稱該牌號結合了優異的加工性能以及高溫性能和長期穩定性。XSene XRT70是PE-RT(耐熱性提高的PE)II型HDPE,采用Total公司的雙環管技術生產,宣稱在低擠出溫度及沒有任何熔體破壞情況下允許高速擠出,同時保持優良的表面光潔度。
在波蘭,冷熱管道系統制造商Sigma-Li公司已經用XSene XRT70材料,以40 m/min的線速度實現了穩定的管材生產,用于中央供暖系統的直徑為16 mm的HDPE-鋁復合管。這些產品是在該公司最近安裝的一條Battenfeld-Cincinnati uniEX45-30生產線上生產的。在中國,采用同樣的材料,生產20 mm直徑的PE-RT管材可以達到同樣高的線速度。
FKuR公司新近將提供首款商用的部分生物基PP復合物。這種部分基于可再生資源用于注塑成型優化的新型PP復合材料,最新被納入到FKuR公司的Terralene組合。在這之前,Terralene系列包含部分或完全生物基聚乙烯復合物,其基于來自美國費城的Braskem公司的“I’m Green”聚乙烯。
FKuR公司稱,相對于傳統的PP,生物基含量為35%(w)的Terralene PP2509材料具有較好的加工性能和應用特點。在230 ℃、2.16 kg的條件下測定該材料的熔體流動速率(MFR)為42~47 g(10 min),該復合物可提供生產復雜部件和具有長流路產品所需的高流動性。負責技術和開發的董事總經理Carmen Michels稱:他們認為對生物基解決方案以及聚丙烯領域的需求強勁,迄今仍不能滿足需求。
聚合物穩定劑主要生產商Songwon工業公司,通過添加Songxtend 1301穩定劑擴展了其產品組合。據稱,該添加劑是專門設計用于保護在擠出塑聚苯乙烯(XPS)應用中的新一代聚合物阻燃劑(polyFR)。Songxtend 1301穩定劑是2015年6月在德國科隆的AMI色母粒會議上推出的。據該公司介紹,其新產品是這個市場的第二代穩定劑,因此,更好的保持了含polyFR 的XPS的相對分子質量和色彩。此外, 相比當前市場上最先進的穩定劑,這種Songxtend 1301穩定劑提供了更寬的加工窗。Songwon工業公司全球技術服務主管表示,他們很高興通過Songxtend 1301為XPS市場提供一種替代和升級的穩定劑。該產品顯示公司協助色母粒供應商和XPS生產者應對即將從六溴環十二烷(HBCD)轉變到polyFR的挑戰的驅動力。他們認為Songxtend 1301將是用于含polyFR 的XPS的最佳穩定劑。
日本三菱工程塑料公司開發出具有高抗沖擊性及阻燃的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樹脂,其商品名為“Novaduran 5710N1TX”。該商品從一年前就開始對用戶有限制的供貨。“Novaduran 5710N1TX”產品與以往的阻燃PBT樹脂相比,除了耐沖擊性提高10倍以上外,其耐氣候變化性和產品的表面外觀性都很優良。
通常的PBT樹脂具有良好的耐熱性、耐藥性、耐絕緣性及成型加工性,由于它還具有阻燃性,該產品被廣泛用于生產電器產品的連接器和繼電器等電子部件。但由于它是結晶聚合物,很容易發生脫落和彎曲等情況,不適合作為尺寸精度高和外觀形狀都要求高的產品。并且,對于在室外環境下使用的產品,還要求材料的耐氣候性和耐潮濕性更高。新產品對上述不足進行了改良,材料的阻燃性和耐氣候性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并且樹脂的密度跟PBT純樹脂相匹敵,密度低至1.32,這樣產品除了可輕量化以外,注射成型時滯留熱穩定性也可大幅提高,在此基礎上,從成型模具脫離時的脫離阻力也可以進一步降低。
中科院福建物構所新一代600 kt/a級煤制乙二醇項目及其工業試驗裝置推進會在貴州省興仁縣巴鈴重工區召開。
該項目總投資約70億元,2015年先期啟動新一代煤制乙二醇技術千噸級中試裝置基地建設,為600 kt/a級規模產業化工業裝置建設提供技術、人才、平臺等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