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結算公司推進的統一賬戶平臺(“一碼通”)將在國慶后正式與投資者見面。中國證監會在9月24日表示,一碼通作為投資者的總賬戶仍將實行“一人一戶”的安排,但是其下掛的各類證券子賬戶將逐步放開“一人一戶”的限制,允許開立多個同類別子賬戶。具體而言,國慶后機構投資者將可以開立多個同種類別和用途的證券子賬戶;因滬港通交易需要的個人投資者可以開立多個滬市A股賬戶。在一碼通運行初期,除了上面的若干情形之外,中國結算公司不允許證券公司為投資者開立多個證券賬戶。下一步,中國結算公司將擇機全面放開“一人一戶”限制。
點評:盡管放開“一人一戶”需要一個過程,但是證券業內已經開始廣泛討論這項新政將給行業帶來的影響。一種較為流行的觀點認為,放開“一人一戶”將大幅降低投資者在不同券商之間切換交易跑道的成本,從而進一步拉低券業的傭金率水平。但是也有研究者認為,當前的傭金水平已經處于底部,降無可降。瑞銀證券非銀行金融分析師潘洪文表示,今年以來由于互聯網證券業務的沖擊,傭金率已經降至萬分之二的成本線,按照證監會的有關規定,不能再降至成本以下。在這個背景之下,繼續傭金戰已無可能。因此證券業會轉而把目光投向如何爭取那些對用戶體驗和服務敏感的高價值客戶,從而促進證券公司改進服務水平。
對于證券業而言,統一賬戶制度帶來的機遇大于挑戰。證監會表示,由于歷史原因,中國資本市場登記結算后臺基礎設施的技術業務平臺還是按照市場分別設置,存在重復建設、標準不統一、市場效益不高等問題。搭建統一賬戶平臺之后,可以實現各層次市場賬戶體系統一化、標準化,建立不同層次之間的有機聯系,從而大大提高市場效率。統一賬戶平臺也有利于開展市場創新。例如證券公司間的柜臺市場(機構間私募產品報價與服務系統),就可以受益于統一賬戶提供的基礎設施。投資者在一個統一賬戶之下,既可以買滬深市場的股票,也可以買機構間市場的柜臺產品,甚至是跨市場的資產管理產品。同時,證券賬戶的統一必然要求資金賬戶的打通,為券商間的統一支付體系(證聯)提供一個很好的應用場景。在證券公司的風險管理方面, 統一賬戶將幫助券商更好的識別客戶風險,進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對于監管者而言,統一賬戶則是歸集數據的利器。把投資者的各類賬戶關聯到統一賬戶之下,可以為監管者提供更加透明和完整的交易信息,降低監管成本,減少監管的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