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文 任曉紅
(甘肅電大農墾河西分校,甘肅 酒泉 735000)
開放大學是在各級廣播電視大學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適應我國國情發展的繼續教育新模式。與外國的開放大學相比,我國的開放大學建立時間較短,且階段分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建立了各級廣播電視大學,通過先進信息技術,如廣播、電視、網絡等來實行高等教育的數字化傳播。各級廣播電視大學與重點大學實行聯合辦學,為不同階層、不同群體的受教育者進行高等教育提供了便利條件。而到二十一世紀,國家在廣播電視大學的基礎上了建立了開放大學。開放大學的建立為更多人提供了繼續深造的機會。而做好開放大學的文化建設是辦好開放大學的關鍵問題應引起開放大學的管理者廣泛重視。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一種傳承,大學文化建設是大學發展的基礎。因此,開放大學應該立足自身不斷進行文化建設,而開放大學的文化建設主要是指一種由開放大學全體師生共同打造的物質與精神文化,它對全體教職工及學校師生有著廣泛影響,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
學院是大學的一個組織機構。學院文化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人的精神的塑造,二是對科研的重視。開放大學雖然采取地點開放的教學模式,但是對學院的劃分仍然嚴格。為此,開放大學必須首先進行學院文化建設。一方面,明確各個學院的辦學宗旨和教學要求,讓學校師生弄清自身定位;另一方面,從文化建設的理念出發,形成帶有學院特征的文化載體,如學院先進事跡錄、學院優秀代表文集等。樹立優秀典型,為學院文化的建設提供實例依據。
開放大學與普通大學不同的一點就是通過虛擬的網絡進行教學,學生在任何具有網絡設備的地方就能夠進行學習。因此,虛擬文化建設是開放大學文化建設的突出特點。虛擬文化主要是指在虛擬空間,如網絡媒體、電視、廣播等媒介中所推行的文化。對虛擬文化的管理就要求管理者具備網絡管理素質。從網絡管理的角度出發,學校管理者在網絡空間建立組織網絡,將分散于各個地區的學生組織起來進行學習,并通過虛擬平臺進行校園文化宣傳。虛擬文化建設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提高,學校管理者應該不斷更新信息技術,保證虛擬網絡的正常使用。校園管理者還可以通過信息化的文化宣傳平臺將學校的文化理念和辦學宗旨推廣,加強學習者的校園意識。
大學的管理包含諸多方面,且開放大學受到學校特性即開放性的影響,對外界環境更加敏感。為此,要不斷加強開放大學管理文化的建設,從而使學校管理更具說服力。開放大學的管理文化包含三個方面即管理制度的確立、管理方式的多樣和管理態度的親和。大學管理主要面向學校全體師生,必須建立起明確且合理的規章制度,這樣才能使學校師生自覺遵守規范。而在管理方式上要采取多樣化的手段,對不同群體采用不同的方式,更加具有針對性。當然,在多樣化的管理方式和規范化的制度管理基礎上,要通過親和的管理態度進行管理,營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圍。
開放大學的文化建設是學校長遠發展的前提條件,為了更好的進行文化建設,學校管理者不能孤立的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應該將文化建設與教學質量、信息化程度及創新性培養相結合,從宏觀角度進行開放大學的文化建設。
開放大學的生源來自不同階層和群體,具有多樣性的特點,為了更好的進行教學,學校管理者在制定教學計劃時就應該具有針對性,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實行針對性教學。而開放大學的文化建設必須符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學校文化體系。實行針對性教學也是開放大學文化建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堅實的教學質量是建設學校文化的必要前提。為了促進開放大學的文化建設,學校管理者應該從教學實際出發,把握重點,將文化建設與教學建設相結合。
開放大學的開放性不僅指學生學習時間、地點的開放,更是指教學思想的開放。開放大學應該具有前瞻性和引領性。開放大學是在電大基礎上的一種革新,它通過先進的信息化技術的運用解決了電大原先存在的各自為政、教學資源冗雜等問題,提高了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并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帶來國內國外具有前瞻性的先進理念。而開放大學的文化建設也需要發揮自身引領性的作用,從文化層面激發教職工及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在科研領域不斷探索,為構建學習型社會而努力。
開放大學的開放性主要包括“理念開放、對象開放、時間開放、地點開放、學制開放”①等。其中,理念的開放就包含了教學理念的創新。創新是民族發展的一個重要動力,開放大學的發展也離不開創新精神的培養。開放大學是我國繼續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為社會公民提供了一個再次接受教育的平臺。為了提升開放大學的整體辦學水平,學校管理者應該不斷推進學校的文化建設,特別是要培養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將文化建設與科研創新相結合,從思想上建構起創新意識,將創新文化潛移默化于教學管理領域。
開放大學的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體現出了學校特有的精神品質。學校文化是聯系全校師生的紐帶,更是學校發展的重要推動。為了更好的促進開放大學的文化建設,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
開放大學不同于普通高校,學生與教師不必面對面交流,而是通過網絡這樣一個虛擬的空間來完成教學活動。這樣的教學模式就造成了學習者與教授者及學校之間的陌生化。網絡學校雖然從時間和空間上減少了學習者所受到的限制,但也造成了學習氛圍的淡化。為此,加強開放大學網絡文化的建設成為必要。開放大學應該利用好網絡資源,通過制作一些校園文化宣傳片、校園優秀學生宣傳片等來提高學習者對大學的認同感和榮譽感。開放大學的管理者也可以在學校網站設計、資源共享等方面下功夫,盡可能拉近學生與學校的關系,將學校的文化建設落到實處。
校園的文化建設包含制度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和物質文化建設。開放大學的管理者應該從這三個方面出發完善學校文化建設。首先,學校應制定符合自身發展和學生需求的校園管理制度,從制度上保證學校的穩定發展。其次,學校應該重視精神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點內容,主要包括學校的歷史傳統及受到師生認可的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等,具體體現為校風、學風、班風等。但是受到開放大學辦學模式的制約,學生分散于各個地區,要進行校風、學風整頓難度較大,為此學校管理者只能從文化宣傳下手,將學校辦學理念通過書面、影音等形式傳達給學習者。第三,學校應該不斷更新教學設備,保證學生能夠及時有效的獲取教學資源。
開放大學是面向全體社會成員的一種繼續教育新形式。受到學校辦學性質、組織方式等的影響,學校除了具有開放性還具有服務性。其服務性主要體現在“推動社會教育研究,制訂社會教育規范……開展社會教育咨詢,拓展社會教育領域,完善社會教育體系,提供社會教育示范”②等方面。隨著學校開放性的日益明顯,學生成為了學校的服務對象。開放大學的文化建設除了要加強網絡文化和校園文化的建設,還必須不斷提升服務文化的水平。服務文化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管理服務;一是教學服務。學校應該本著以人為本的服務態度,為學生提供最優質的管理服務,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定期檢修網絡設備,為學生創設優質的學習環境。而學校教師則應該不斷擴充自身知識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教學資源,讓學生能夠及時掌握先進的知識技術。
總之,開放大學受到自身組織結構和辦學特性的影響,有著不同于普通高等學校的文化建設特點。開放大學的文化建設主要包括學院文化建設、虛擬文化建設和管理文化建設三個方面。而且開放大學的文化建設與教學管理、信息化的普及和創新意識的培養有著密切關系。為了促進開放大學的文化建設,學校領導者應該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強化校園文化建設,不斷提升服務文化水平,打造一個符合學校發展要求,適應學生學習的文化體系,為開放大學的繁榮發展而不斷努力。
注 釋:
①全華相.論開放大學的建設與發展路徑[J].經營管理者,2013,(16):296.
②彭坤明.開放大學服務社會教育的九大功能[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2):5.
[1]陳魯雁.創建地方開放大學面臨的深層次問題及對策建議——以云南開放大學的創建為例[J].開放教育研究,2011,(6).
[2]于云秀.開放大學的內涵與體制機制創新[J].中國遠程教育,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