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江平
(正德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高職院校是為社會各行各業培養專業人才的搖籃,在這里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為社會提供所需的專業人才,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貢獻。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改革,高職院校從以往專注培養學生專業知識轉化為全面培養學生,使其成為綜合性人才。高職院校教育改革后,體育教學成為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已經逐漸成為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職院校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目的是通過體育活動和體育教育,提高學生身心健康,使其具備良好的抗壓能力和較高素質,成為綜合性人才。在高職院校中學生不僅僅要掌握專業技能知識,還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較高素質以及各種能力。同時通過體育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使其能夠具備現代精神,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高職院校中進行的體育教育是由體育運動和體育課堂教育兩個方面展開的,以此促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
在教育領域中進行任何一門學科都需要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目標的制定是推動學生和教師不斷進步的動力,在執行過程中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促使教學目標無法完成。因此,教師和學生需要排除萬難,努力達到教學目標。在高職院校進行體育教學制定教學目標尤為重要,以體育課堂教學來說,通過制定體育課堂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教育,進而促使學生掌握與體育相關的知識并提高學生思想品德。當然,在實際體育課堂教育中受某些因素的影響,教學目標可能無法有效的發揮作用。
影響高職院校中體育教學目標的因素有:
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能夠促進教學順利的開展,不良的體育教學環境也可以阻礙教學的發展,降低教學效率。不良的體育教學環境將會分散學生課堂的注意力,促使學生錯失聽到體育知識的機會,長期以往學生將逐漸失去體育知識學習的興趣。相應的體育課堂教學目標也無法實現。
無論進行任何一門學科的教育選用適合的、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措施。選取適合的、有效的教學方式進行高職院校體育課堂教學也同樣重要。當然,一旦教學方式選取不正當、不合理,將會起到反作用,影響教學效果,對于教學目標的達成有很大的影響。選取不合理的教學方式進行體育課堂教育,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知識,學生會對于教師所講述的知識一知半解,難以理解其中的內涵,無法將學到的知識有效利用,將其成為自己所具備的的能力或素質。
高職院校中進行體育課堂教學最終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增強自身健康。為此,制定的體育課堂教學目標包含學習目標和思想教育兩種目標。通過兩方面教學目標的制定,促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體育教育,進而實現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高職院校體育課堂教學的學習目標是通過體育相關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體育運動技能、掌握鍛煉身體的科學方式、懂得保健等相關知識,促使學生能夠有一個良好的體魄。
學習競技體育運動技術不是簡單的學習競技體育的標準運動方式,而是系統的學習競技體育基本技術動作、方法、要領,通過各種技能的學習,培養學生大腦思維活動能力,增強學生的領悟能力和理解能力。進行競技體育教學過程中傳授給學生關于競技體育的發展史、動作概念等體育類的知識。學習競技體育運動基本技術是掌握一項運動技能必備的前提,在學習基本技能過程中結合基本技能概念、要領,是學習好競技體育運動必須的方式。
學習健身鍛煉的科學方式是促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鍛煉方式,明確如何提高身體的心肺功能,增加肌肉的數量和質量,提高自身的肺活量等。健身鍛煉的科學方法不是學會如何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而是以什么樣的鍛煉項目、鍛煉方式、練習量、練習強度等相關鍛煉內容的制定,能夠對于增強自身的健康。科學的健身鍛煉方式是效果問題,是體育鍛煉有無成效的事情,通過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健身鍛煉的科學方法的教育,促使其掌握科學鍛煉的本質,是體育課堂學習目標達成的表現。可以說,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鍛煉身體科學方法的教育使學生領悟科學方法本質,進而靈活的應用科學方法,不僅能夠提高自身的健康,還能幫助他人制定適合的健身計劃。
高職院校體育課堂教學的學習目標中包括保健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掌握,其目的是促使學生能夠及時處理自己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損傷。在進行體育運動過程中常會出現崴腳、擦傷、出血等情況。從保健學的角度講,各種傷痛需要及時的處理、治療。保健學重視任何一種病癥的預防和治療,才是保證身體健康的根本。保健學的本質是預防和保護身體健康,對于體育運動中受傷的情況需要及時的接受治療,在高職院校體育課堂教學目標中所提到的進行保健知識和技能學習主要目的是促使學生掌握保健知識,對常見損傷能夠進行自我治療,增強學生愛護身體的意識。
高職院校中開展的體育教學是提高學生思想道德、團結精神、體育技能、體育知識等相關方面,從具體的知識和思想教育兩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各項素質。高職院校體育課堂教學中思想教育目標所包含的內容有:
思想教育目標主要是從精神層面影響學生的行為和思考模式,培養學生團結協作、互相幫助的團結精神,對于學生步入社會,在工作崗位中與同事建立團結協作非常重要。團結精神的培養首要的工作是促使學生明白團結協作,維護的是集體的利益,而不是一個人的利益,進行具體地體育活動中,學生之間需要集體配合,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在高職院校中進行體育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團結精神需要構筑合作式的教學環境,不斷樹立學生合作意識,為學生合作意識養成與交往能力發展搭建舞臺,在體育課堂上開展各種能夠促建團結協作的活動,如籃球比賽、排球比賽、分組對抗賽等,逐漸培養學生合作意識。長期以往,學生將具備良好的團結精神。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在高職院任何一門學科的開展,都需要具備紀律性,才能有效的控制教學課堂的正常、有序的進行,否則將會造成課堂一片混亂。由于體育教學是屬于開放式的教學,主要以體育運動為主,進行體育教育要更加強調紀律性這一教學目標。因為,體育教學若缺乏統一的紀律,學生的行為不受約束,會促使正常教學活動無法正常進行。高職院校體育課堂制定的培養學生組織紀律性這一目標的實施有二個方面,其一是進行講解或介紹體育課堂上遵守紀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使學生能夠在紀律的約束下正規的進行學習。其二是體育教師制定獎懲處罰制度,對于嚴格遵守紀律學生予以表揚、獎勵,對于違反紀律的學生予以相應的懲處,以此,提高學生遵守紀律意識,提高體育課程學習的效率。之所以在高職院校體育課堂教學中制定此目標,是提高學生自覺準時的遵守紀律行為,為以后進入社會嚴格遵守自己的行為規范,打下基礎。所以,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對于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有序的、合理的開展的重要條件,也是學生形成良好的、正規的行為,在進入工作崗位時保持良好行為的重要基礎。
高職院校體育課堂制定學習目標之一是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克服困難的能力,主要是對學生進行體能、科技等方面技能的鍛煉,從而達到自我鍛煉、鍛煉身心的目的。由于學生長期處在學校環境中,學生一直處于被保護的狀態,無法真正的學習和體會吃苦耐勞、刻苦努力的能力,通過在體育課堂上鍛煉、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克服困難的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抵抗剛邁入工作時會遇到的各種困難。可以說,在高職院校中體育課堂教學目標設定的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克服困難的能力是適應教學需要,符合學校辦學理念,鍛煉學生成為符合社會需要的綜合性人才的重要措施。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高職院校從以往的重點培養專業人才,轉換到培養綜合性人才。為了促進高職院校學生能夠進行全面發展,體育教育在高職院校中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重點培養學生德智體美,促使學生在進行專業知識學習的同時,其他方面的能力、精神、技能也能夠得充分的學習。為了使高職院校學生各方面能力、技術、精神等有所提高,制定體育課堂教學目標,促使學生在學習方面和思想教育方面有很大的進步和提升,能夠具備應付以后工作中的遇到的各種難題。
[1]易昌林.高校田徑教學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西南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6).
[2]王林,王巖.高校體育課程內容體系的弊端與改革思路[J].體育與科學,2003,(5).
[3]張君其.向課堂教學的最優化方向努力[J].常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02).
[4]王曉燕,劉晨亮.新教育理念指導下體育課程體系與大學生體育需求的比較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
[5]何如.體育課程教學要滲透心理健康教育[A].2008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08.
[6]貢建偉.研究性學習策略在普通高校籃球選項課中的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7]魯俊華.體育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探究[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30).
[8]張龍,田桂菊,余衛平.當前我國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體育師友,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