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輝 ■南昌市新鑫綠化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
水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老百姓對水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旦給水管道發生問題,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將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給水管道工程的質量是安全供水的保障,但在施工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細節出現問題,都會給工程的整體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市政給水管道的施工工序可分為:測量放樣,溝槽開挖,管道安裝,壓水試驗,溝槽回填等。由于管道施工多為地下工程,技術較復雜且點多線長,不同情況需用到不同材料和不同方法處理,因此為保證管道的安裝質量,除了科學的設計和施工工藝外,還應該制定詳細的組織管理措施。
在溝槽開挖前要設置控制點和水準樁點,用于對管線進行測量放線。樁點的位置應布置合理,便于管線各區段施工,既要易于保存,又不得離管線的軸線太遠,以免造成放線和標高的引測控制的不便。在溝槽開挖過程中,要隨時控制槽的標高和軸線。
在開挖溝槽前,要逐一探明已有管道、電纜等管線埋置的位置,以便進行保護或遷移,保證管槽開挖的正常進行。根據不同的管槽深度和地質條件,確定開挖的邊坡比,一般為0.75~0.1。如邊坡開挖需較大時,可采用臺階法施工。開挖完成后,要嚴格按照設計標高將溝底修理平整,且無浮土無塌方無積水。在工程實際中,通常在開挖到接近溝底時,留出15~20cm 厚的土層由人工清至設計標高;如出現局部超挖,應用相同土壤填補夯實至天然密度,或用砂土分層夯實。但在堅硬巖層的地質條件下,要把溝槽底鑿平至設計標高并非易事,此時要先將溝槽超挖30~50cm,后用粗砂按設計標高壓實找平。當地下水位較高或雨季施工時,要求采取措施進行排水。考慮溝槽暴露時間過長會引起基槽變形,要盡可能減少晾槽時間,因此一旦管槽挖成,應立即安裝管道并回填。
下管時多采用吊車下管,使用柔性繩索平吊平放,溝底管兩側應各留出約1m 距離,以避免槽壁坍塌影響管線定位。管道安裝合格后,要立即清除管內雜物,雙側同時向管身胸腔回填土并分層夯實,以防溝槽積水浮管,使管發生漂浮或偏移甚至使已安裝好的管發生破壞。
管道完全回填之前要進行壓水試驗。壓水試驗前,確保檢查管道外觀上質量合格,管道預留孔洞均封堵且無漏水現象。壓水試驗的目的和指標有兩個內容,一是嚴密性檢驗,當管中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25倍時,壓力小于0.1mp 為合格。二是強度檢驗,當升壓至工作壓力的1.5 倍時,10min 內壓力降小于0.05mp 為合格。
壓水試驗合格后,進行管頂回填。管頂以上0.5m 及檢查井周圍必須人工回填,將兩側開挖的土方回填管溝并分層厚度30cm 用打夯機夯實,此后方可用機械進行大面積回填??拷ㄖ锱约肮茼斝桎佋O路面的管段,必須分層壓實,且不得回填淤泥,腐殖土和凍土,頂面需鋪設路面的溝槽回填壓實度要達90%以上。經過耕地的地表要回填50cm的耕植土,以利于復耕。
在開挖管槽的過程中,由于特殊的地質地形條件或防護措施不當,浮管事故經常發生,導致已安裝好的管道移位、變形、接口開裂脫落,管下淤泥不但影響埋設管道,而且造成事故隱患。造成浮管的直接原因就是溝內積水,積水的來源,一是地下水,一是溝外灌水。溝外灌入水的來源,如雨季施工,未做好雨水疏導工作;附近的下水排污道損壞,使廢、污水串入溝中。浮管的客觀原因是施工排水措施不當,填土不及時等。防治浮管事故的措施有:(1)在地下水位較高的地段施工,采取井點降水方法強制降低地下水位,并且在溝槽回填之前,一直保持較低地下水位。(2)利用抽水設備抽排溝槽內積水,或在槽底設排水溝。(3)當輕微浮管已發生或將要發生,可想管內灌水,增加管重。(4)及時向管道胸腔和管頂回填土,固定管位且增加上部壓力。
當管道位于松軟土層上時,通常要用澆筑混凝土基礎來處理,有時基礎變形過大會發生起拱、斷裂等現象。其原因可能是:槽底土體松軟或在開挖過程中土體擾動,導致土體不穩定,影響管基澆筑的平整度和強度;井點降水失效或中途停止,致使地下水涌水,直接造成已澆筑的混凝土起拱或開裂;明水排水措施不良或突遇強降水,大量水沖入溝槽時水泥漿流失,破壞了混凝土結構;混凝土強度不足,或基座厚度不足,或混凝土養護期不夠,影響了管基的強度。雨季施工時,要做好防雨防溝槽明水的措施;水泥混凝土拌制時,控制水灰比,做到級配良好,攪拌均勻。如管基發生破壞,應認真分析原因。從破壞原因入手尋找治理方法:基礎因強度原因造成破壞,要清除后重新澆筑;如因地質原因或排水不良造成,需改換土層和加強人工排水,然后重新澆筑;局部開裂采取局部修補,鑿毛接縫處,清除干凈后補澆混凝土。
總之,在給水管道安裝工程施工中,保證施工質量是整個工程的重中之重,是管網安全、可靠運行的關鍵。在實際施工中,要對管道的溝槽地基、埋置深度、接口的施工質量、回填溝槽覆土夯實密度等都要高度重視,并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和國家規范進行施工操作,提高施工技術,保證施工質量,為安全供水提供保障。
[1]何維華.城市給水管道[M].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2]呂斌.淺談給水管道施工與處理[J].給水排水,2005(12).
[3]陳暢,劉樹良,等.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質量控制[J].遼寧化工,2010(6).
[4]李俊葉.城市給水管道的常見問題及預防措施[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