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的生源、適度的辦學規模始終是農廣校生存的基礎。農廣校的工作離不開行政領導的支持,離不開相關項目的支撐,這是遼寧省農廣校這些年來圓滿完成中專招生工作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手段。這幾年與省委合作開展招生的項目有:省農委的陽光工程、東部山區特色產業、設施農業、農村合作社、農技推廣體系示范縣建設項目、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省教育廳的國家助學金資助、涉農專業免學費政策;團省委的青年農民就業創業培訓項目;中央農廣校的科技直通車、大喇叭工程、農家書屋項目等。
2012年底,省農廣校經爭取,在省農委、省財政廳聯合下發的《關于印發〈2012年遼寧省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實施方案(種植業)〉的通知》中,增加了“遴選部分有學習意愿的科技示范戶農民,參加農業專業方面中專學歷教育”內容,有效地牽動了中專招生,2013年共在科技示范戶中招收中專生1169人,占當年招生總數的11%。
去年年初爭取到的農業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項目”,遼寧共批準確定4個國家級試點縣、4個省級試點縣,遼寧省農廣校向上積極爭取省農委認可,向下協調地方領導將項目落給地方農廣校,對內指導體系把工作干好。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懈的努力,遼寧8個試點縣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全部由農廣校承擔,僅這一個項目當年實現招收中專生1578人,占全省當年招生總量的14.6%。不僅如此,其意義還在于,它為今年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項目試點工作,以及今后該項工作的全面鋪開帶了一個好頭,做了一個完美的示范。
今年在新的合作契機下,省農廣校適時啟動了在農民合作社中開展招生工作,目前已與省農經處進行了很好的對接和商談,初步達成了年招收中專生2000人的目標。
在省校的示范、帶動下,各市分校除了落實省級的項目外,在地方項目上也積極爭取,想盡辦法,2012年大連市分校積極借助隸屬市教委的優勢,率先開展送教下鄉試點,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并率先實現了學員全部享受涉農專業免學費政策;鞍山市分校在所轄海城分校領導班子調整和招生困難的情況下,積極與市婦聯開展聯合招生,一舉招收了500名中專生,超過全市當年招生數的60%;盤錦市分校分別與市畜牧局和氣象局聯合,在全市培養獸醫員和氣象員,走出了招生工作中的一條新路。
項目爭取來之不易,在省級的層面爭取到了,僅僅走完了第一步,如何能讓政策落地,即在體系各級落實下去,更是一個實質性的關鍵問題。
遼寧省及時召開全省校長工作會議,對文件進行轉發、解讀和發動,必要時參會人員會擴大到縣級分校校長,有時還會邀請市縣分管農廣校工作的行政領導參加,以便于政策的落地與對接,確保文件精神的全面、準確、充分地落實下去。同時,對項目實施進行效果追蹤。自2007年起,省農廣校在全省實行了省級班主任制度,省校每位教師負責聯絡、監督、協助一所市級分校的工作,只要地方有需要,隨時出發,發現問題及時匯報、指導。省農廣校將對各市的監督結果列入年底對每名職工的目標考核之中。
遼寧省農廣校調動各市、縣級分校的招生工作積極性,在日常的工作報道、年度的表彰大會,利用一切可以宣傳的手段,不斷為完成年度招生任務營造氛圍,去年對項目工作任務完成好的市級分校校長給予獎勵。與此同時,有計劃地開展考察、走訪、座談等活動,增進彼此間的工作交流。各市分校對省農廣校下達的任務指標都非常重視,幾位市級分校的老校長工作干勁始終不減,雖然工作中遇到了許多困難,但都積極想辦法解決;幾位新上任的校長,也不甘落后,工作很快進入角色,招生中不斷涌現出好點子、好作法。
遼寧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