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久遠
【摘 要】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和德育意識,是民族素質(zhì)提高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中學德育教育的深化和延伸。對于一個合格的公民來說,既有參加政治的思想熱情,也要有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相應的合作能力。在一般情況下,學校班主任給予什么樣的教育,未來的社會就會有什么樣的公民出現(xiàn)。
【關鍵詞】中學;德育;教育;延伸;深化;分析
隨著改革開放的到來,以及我國國民經(jīng)濟的全面開展,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學生的競爭性意識、自主性意識以及民主法制的意識也在不斷增強。但是,隨著改革的不斷擴大和深化,不但給學生的思想觀念造成了改變,同時也改變了學生的道德標準。而作為新時代的班主任,就要將學生的德育工作作為主要工作來做。本文根據(jù)中學德育教育進行了分析,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給相關的教師和學生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一、中學生德育教育面臨的問題
(一)中學生德育意識比較淺薄
新時代的學生嚴重缺乏公民性意識。在過去的研究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在對1000名的中學進行德育教育時,其中有820人不知道“公民”的含義。因為中學生對于社會很少關注,比較缺乏對義務和權利的了解。在實際生活中,中學生對老師和家長的話是言聽計從,對公共事務很少關注,所以就表現(xiàn)出缺乏社會責任心的現(xiàn)象。
(二)學生對公共精神比較缺乏
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冷漠和觀望以及排斥的行為已經(jīng)強烈地反映出中學生嚴重缺乏公正和同情以及相應的責任心等。
(三)對學生的教育過分理論化
中學生手冊和相關教育綱要都是停留在了比較理性的層面上,有很多班主任教師要求學生用大量的時間抄襲中學生手冊,而這種做法卻與生活嚴重脫節(jié),和社會發(fā)展相脫離,并不符合學生的年齡。
二、相應的解決途徑和解決方法
對于中學班主任來說,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要首先對學生的個人素質(zhì)和道德進行培養(yǎng),積極協(xié)助他們?nèi)ソ蛹{、尊重和認識自己,從而學會去尊重和接納別人。對中學生的德育教育是完全不能脫離實際生活的,學生和老師必須要掌握具體的技巧,從而感受和思考德育教育的實際內(nèi)涵。
(一)開發(fā)學生的德育教育教材
相關教材可以結(jié)合且前的教學實際來對教材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在德育教材中可以設立有關學生的自我性認識、生活的技能、求學等內(nèi)容。認識自我的單元主要包括接納自己的優(yōu)缺點和自己的獨特性兩部分。而對于生活的技能方面,主要包括金錢的管理、時間的管理和實際的溝通技巧。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對時間的利用等觀念,激勵學生要有在時間和金錢上的價值觀。對于求學來說主要包括如何進行讀書、為什么要讀書以及該怎樣進行讀書等觀念,我們就相關的教材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教育。
(二)我們可以組織每個學科
我們要努力挖掘課本的德育教育知識,在課堂上給予積極滲透。在新啟動的新課標改革中,對學生德育教育的價值和內(nèi)容并不是十分關注。在一些老師的教案中,對學生的德育教育的價值觀不是很重視,比如:對平等、尊重和包容等價值觀念的理解。與此同時,我們班主任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理性的教育,將德育教育思想真正融入到實際教學中。
(三)班主任教師可以開展學生德育教育活動
1.首先,可以準備時事專題的活動,根據(jù)在社會中所發(fā)生的真實事件做專題活動。
2.其次,對班級學生組織知識的競賽活動,積極地鼓勵學生的德育學習。
3.最后,對于學生的教育活動可以及時的開展。
可以組織學生去敬老院或者相關部門進行德育實踐,讓學生們在真正的實踐中學會為人做事,讓學生深刻理解德育的真正內(nèi)涵。
三、中學德育教育的相關對策
作為一名中學班主任,不只是要將學生的學習成績放在學生發(fā)展的首位,將學生的道德教育給予一定的培養(yǎng)。國家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讓學生只是對相關的知識進行了解,更為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們?nèi)ピ鯓幼鋈耍瑯樱鳛橐粋€班主任也是一樣的。我們班主任教師要將社會實踐和德育教程相結(jié)合,從理論來研究實際,要在平時的教學實際中去教育學生該如何做人、做事。對于中學生的德育教育,我們班主任教師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必須要做到使學生的德育教學向更遠的方向發(fā)展。
結(jié)語:
中學生的德育教育將直接關系到學生們的未來發(fā)展,也直接關系到中國整個民族的未來發(fā)展。所以,我們班主任教師不僅要從家庭和學校對學生進行教學,還要從社會實踐對中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在時代的發(fā)展中,中學生的德育發(fā)展教育可以在歷史的篇章中結(jié)出燦爛的果實。同時,它也會直接喚醒每一個人對善良和真誠的追求。中學生的德育教育將始終是國家和社會日益關注的話題,中學生的道德培養(yǎng)和人格的塑造都是人類發(fā)展的標志,其中,作為班主任教師的我們承擔著艱巨的任務。面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在實際教學中的落差,我們每個班主任教師都要全心全力的重視并配合,為學生的道德教育創(chuàng)造更好的發(fā)展途徑。本文對中學德育領域的深化和延伸做了簡要的分析,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給學生和各級領導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沈吟秋.關于中學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學理論,2010,10(19).
[2]曾科成,熊小林.中學校園文化構建和學生品德培育的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上半月刊),2009,10(11).
[3]李建明.淺論校園文化在學校德育中的隱性影響[J].改革與開放,2009,12(06).
[4]袁霞輝.關于德育教師人格魅力在青少年學生德育中作用的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02,10(03).
[5]朱芳琴.問題·原因·對策: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蘇州大學,2010,14(10).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qū)高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