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霞
【摘 要】高三文科復習在高考指揮棒下伴隨著月考、市質檢、省質檢等階段性考試,六大高考科目同時進行,政治學科教師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帶著明確的學習目標與任務有效進行復習呢?本文將對此進行初討。
【關鍵詞】高三政治復習;新教師;教師換位思考;復習有效性
一、提高復習有效性的理論依據
正所謂“以人為本、育人為本”。作為新教師,我想,我們在與高三學子一起為高考奮戰的同時除了盡一切可能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幫助學生努力獲取一張張高一級學校的錄取通知書,還應捧出一個個有鮮明個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優秀率、合格率,而是追求每個學生的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教育不是匯報時的總結、評比時的數據,而是教師與學生共度的生命歷程、共創的人生體驗。
二、提高高三政治復習有效性的實踐探究
(一)立足學生需求,提高復習針對性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理論叫做“換位思考”。所謂換位思考,就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種處理人際關系的思考方式。
本人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樣要學會換位思考,我們需要經常想想:假如我是高三年的學生,以我目前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這個知識點老師如何講解我會接受、突破得更到位?這點體會在平時的聽課過程中體現得尤為明顯:聽課時坐在教室最后面聽課看著課件展示的PPT,我常常會不由自主地想,這張課件用、重要字眼是否加些不同的顏色或者相關圖片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理解和做題能力。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換位思考,把自己當成在聽課在學習的學生,能讓我們更加明白學生真正的認知需求和盲點,從而提高復習的針對性、有效性。
在高三市質檢前,各科老師普遍加大了作業量和課后理解過關等彈性作業。當時我就在想,每天黑板旁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各科的學習任務,作為學生去完成這些轟炸式的學習任務是不是會感覺有些盲目和機械呢?每天的各科學習任務都完成了,還會有多少學生嘗試著去對近期的學習內容進行梳理,從而對學習任務和高考考點有比較清晰和理性的把握與認識呢?
有了這種換位思考后我開始想解決的辦法。最后,經過備課組的集體智慧,我們政治學科開創性地給給個學生制作了“學習任務卡”(它還有個漂亮的名字“學習加油卡”):把距離市質檢11天每一天的學習任務用紅色的紙張打印切割并分發給學生,一張A4紙可以印6張“學習加油卡”,割好之后每張“學習加油卡”大小就如銀行卡一般。我們讓學生明確在距離市質檢越來越近的每一天的學習任務,也建議學生把“學習加油卡”貼在筆筒或者是課桌等地方提醒自己每天的學習任務做到“當日是當日畢”,同時建議學生在當天的學習任務順利完成之后,請在日期旁邊給自己打鉤。最后,為了讓同學們進一步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同時一起珍惜奮斗的時光,我們告訴學生:“學習加油卡”將在市質檢結束后回收到老師這里,等高考結束后再連同畢業照片一起發還給同學們,這也是給我們一起奮斗過的青春最好的禮物!
“學習加油卡”既讓學生明確了市質檢復習期間的學習任務,將學習任務細化到每一天,又寄托了我們共同努力的美好愿望以及老師對學生的細致鼓勵,在市質檢考試中,我們學校政治學科成績進步明顯。在后來的省質檢和高考迎考中我們備課組也都為學生精心準備了相應的“學習加油卡”,并且在考試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三、和學生分享一碗水,我們就要盡可能變成一條河
作為新老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更多時候是和學生一樣在不斷學習的,那么,如何在開展教學的時候比和自己一樣第一次接觸新教材的學生一樣對教學內容有更深入和到位的把握呢?
1.師徒結對──學會臨摹
在新教師踏上教學崗位之初,往往具有較扎實的理論性知識,但是缺乏實踐性知識,表現出來的就是“為什么我們學了教育學、心理學卻不會教書?”。書法的開始都是臨摹,教學的開始也可以在通過臨摹來實現自己前期成長的需要。“師徒制”的建立從本質上來說就是讓新教師通過觀察、選擇、借鑒和模仿,吸收大量的外部知識和蘊含于資深指導教師教學行動中的緘默知識,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漸進擁有教學知識和智慧。
三年教學工作下來,沒有特殊情況時,每一個課時我都會先自己備課,再前往聽指導老師葉小蘭老師同一課時的課,然后再抓緊時間內化吸收把本堂課加工,最后再給學生上課。加之葉老師無私地把所有上課的課件拷給我,聽完課后可以對照課件進行加工思考完善,在教學與復習中被學生問倒的情況比較少出現。
2.不同學科聽課學習──融會貫通
在大學本科畢業實習時,有一位非常優秀的前輩跟我說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有機會你一定要多聽聽不同學科的公開課,各級各類的,就像練武功一樣吸取各門派的優點和長處,融會貫通后一定能讓我們的政治課更有魅力!”
一直謹記前輩的教誨,每次學校網站發布市級、區級、校級教學研討信息時,在不與正常教學沖突的情況下,本人都會盡量趕過去學習。在大量的跨區、跨學科聽課研討學習中,本人深深地感受到了教學是一門很有藝術性的工作,同行們睿智的教學設計、詩意般的教學語言等都給了我很多的啟示。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我也要進一步思考更好提高學生應試能力,教會學生做題的同時如何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政治學科的魅力,最終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