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峰林
[文本解讀]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是動物篇,圍繞“合作”這一專題展開。選編的三篇文學作品,從不同角度抒發了對動物的贊美,抒寫了對生命的感悟。《天鵝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篇,是章廷樺先生在訪俄期間聆聽狩獵老人斯杰潘講述了一個天鵝的故事后,心靈受到強烈震撼而寫成的。編者將其選入時,適度進行了改編,突出了天鵝破冰和老人棄獵三十年的情節。作者與編者用他們飽含真情的筆墨,賦予了天鵝人性般的光輝,展示了天鵝為生存而勇敢無私、團結拼搏的精神,為生命而戰的壯舉,更謳歌了斯杰潘老人那顆真誠善良的心,喚起人性中的善與美,學會為生命而感動。學生學習時不僅僅要明白愛護動物,保護生態環境,更重要的是要感受到生命的激情。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描寫天鵝破冰的幾段課文。
2.學會抓住關鍵詞句和標點,潛心體味,想像體驗,朗讀感悟,體會天鵝精神,保護生態環境,感受生命激情。
[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再識高雅天鵝
上課伊始,播放一組天鵝戲水在碧波蕩漾的湖面上的圖片,揭示課題,激發興趣:如此美麗的生靈會發生什么樣的動人故事呢?
學生眼看著嫻靜的鳥中美神,耳聽著優美舒緩的音樂,不知不覺地進入了美妙的情景。這個環節的設計調動了學生的情緒,為后面的語文學習注入情感的因素,使學生從內心深處對天鵝產生一種喜愛之情,引發閱讀期待。
二、精讀感悟,體會文本情感
(一)自主閱讀,批注心動詞句
要讓學生真正進入文本,明白文本的主旨,可通過其自讀自悟,動筆畫出重點語句,簡單寫一寫,能初步感受其故事的感人之處。因此,教學時,我們先讓學生默讀4—7自然段找出令自己感動的地方,可以是一個字詞、一句話,可以是一個標點,用心細細品讀,想像這些文字描繪的場面,寫下點滴感受。
(二)交流感受,突出重點句
在學生靜思默想之后,抓住課文中的三個畫面,即勇士破冰、群鵝破冰、群鵝歡呼,引導學生交流感受,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1.品讀勇士破冰,感受老天鵝勇敢頑強
(1)對比感悟朗讀
出示“突然,一只個兒特別大的老天鵝騰空而起,可是它并沒有飛走,而是利用下落的沖力,像石頭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撲打在冰面上。”掩去“像石頭似的”,引導學生進行對比朗讀,聯系“騰空而起”“重重地”等,體會比喻的妙處,感悟老天鵝的果敢。補充有關貝爾加湖的資料,讓學生將高雅而柔弱的血肉之軀與堅硬的冰層作比,感受老天鵝承受劇烈的疼痛,而這樣的疼痛會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撲打加劇,從而進一步凸現老天鵝為族群的生存而毫不畏懼、勇于獻身的偉大情懷。接著,指導學生分層次朗讀,即女生齊讀,男生齊讀,全班齊讀,我適時點撥:“鏡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顫動起來了,老天鵝再一次——;冰面震動得更厲害了,這更加鼓起老天鵝勇氣和信心,它——”。在遞進式的朗讀聲中,學生一聲比一聲激昂,體會到了省略號的作用,感受到了老天鵝不怕犧牲、勇敢頑強的精神。
(2)轉換角色朗讀
動畫演示老天鵝破冰,老天鵝擊冰聲,冰層的破裂聲,聲聲撞擊著學生的心靈;片片羽毛,斑斑血跡,紅與白刺激著學生的雙眼。這時學生處于憤悱之中,此時可引導學生與老天鵝進行心靈對話,做其代言人:老天鵝啊老天鵝,難道你沒有看到冰面上那片片羽毛,斑斑血跡嗎?你為什么要這樣做呢?老天鵝呀老天鵝,難道你就沒感受到那鉆心疼痛和刺骨寒冷嗎?你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師適時小結:面對這樣一只舍身為群、英勇頑強的老天鵝,斯杰潘老人送它一個光榮的稱號,稱他為破冰勇士。角色置換中,學生的內心體驗得以開掘,與文本融為一體,與老天鵝融為一體,其勇于獻身的形象已根植于學生心中。
2.抓住群鵝破冰場面,感悟團結就是力量
引讀出示第六自然段,讓學生圈圈畫畫渲染勞動場面的詞語,用有力、熱烈、歡快的語氣反復朗讀想像,并結合動畫演示,感受天鵝群齊心協力“團結就是力量”的氣勢。在此過程中,相機引導學生積累表示團結的詞句,即練習五中的《古今賢文》。讓這些俗語變得可感,天鵝群的團結變得豐滿,學生的內蘊變得豐厚。
3.與群鵝同歡呼,感受勝利后的喜悅
在學生交流第三個畫面時,我引導學生討論:文中三次出現了天鵝的叫聲“克嚕——克哩——克哩”,前兩處在哪兒?各表示什么意思?這里“勝利的歡呼”又是在說什么呢?讓學生深入文本世界中去感悟、品味和探究,用自己的體驗去創造性地填補文本的“空白點”,將鳥語翻譯成人類的語言,充分感受這份來之不易的勝利。其實在整個故事中,天鵝的三次叫聲,像一段優美的旋律,巧妙地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這時引導學生根據三次叫聲用自己的話來復述課文,就賦予了學生更多的空間。
這一環節直奔重點,重其所重,輕其所輕,緊抓情感震撼點,著重品味老天鵝的英勇形象,感悟天鵝的群體力量,聆聽三次叫聲,引導學生潛心會文,展開想像,讓語言與思維同構共生,深層感悟老天鵝勇敢果斷的犧牲精神,眾天鵝的團結協作、走出困境的喜悅心情,激起學生對生命的尊重,對生態的保護意識。
三、質疑解疑,感受“人”“物”和諧
這個環節,我們引導學生對第八自然段中斯杰潘老人說的話質疑,而后抓住核心問題:斯杰潘老人為什么把槍掛在肩頭離開了,并且再也沒有動過?展開討論,請學生簡要地進行書面解答。有的學生說:這支槍是為斯杰潘老人以前打死的動物而掛的,他為動物堅強的毅力所感動。有的說:這支獵槍是為可愛的天鵝和老人以前打死的天鵝而掛,是這些鳥兒打動了老人的心,這些鳥兒是多么神圣啊。有的說:這支槍不僅為天鵝而掛,為動物而掛,也更為他自己,為世人而掛。從課堂上精彩的生成看,這兒的“寫”是合理的,有效的。看著孩子們感人的話語在指尖上不斷流淌出來,聆聽著孩子們獲得生命意義的體驗和生命力量的不斷壯大,那才是課堂最美的風景。
四、總結課文,延伸課外閱讀
老人與天鵝之間的美麗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們,讓我們更加珍愛生命,其實大自然中的很多動物都具有這樣一種勇于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在危急的關頭,它們往往用自己的生命譜寫著一首首讓人類嘆為觀止的生命的壯歌,請同學們課后繼續閱讀。《“生命橋”》《麻雀》屠格涅夫《藏羚羊的跪拜》(點擊)讓學生的感動與思考走向豐富,走向深刻,走向至真至善至美,獲得生命的拔節。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縣城東鎮壯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