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奕
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對每位公民提出較高的要求,初中階段開始信息技術課程中學生將來進一步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課程的目標是通過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使他們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為他們的終身發展服務。但縱觀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現象存在如下幾個問題:
首先,他們愛上計算機課,特別是上機的操作,但一段時間下來,發現學生并沒有收獲。面對這樣的現狀,探究其原因發現:學生在課堂表現大多以“玩”、“樂”為主要的情緒支配,對游戲、上網聊天情有獨鐘,對于教師理論知識的講解干脆來個置之不理,對于上機操作的程序學生表現的比較活躍,結果一節課下來,表面上課堂氣氛很輕松、活躍,其實真正的知識學習效果很差,學生覺得自己一節課后好象什么也沒學會。
其次,從教師自身角度分析。教師教學壓力不大,課堂教學一般都是“放羊式”教學,對于教材和教法的研究不夠深入,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興趣不濃厚;同時沒有準確的教學目標,在引導學生對信息技術理論知識探究方面不夠重視等因素。
第三,從家長和考試制度分析。現在的家長了解計算機技術的重要性,但與其它基礎科目相比較家長們還是更加重視升學科目,如今的學習任務仍應試教育的科目占主導地位。加之現實的考試制度,初中信息技術科目的考察內容簡單,考試形式開放,部分學校甚至根本不舉行技能方面的測試,對于初中信息技術的重視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簡單分析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現狀,需要教師從實際工作出發,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堂教學的藝術等方面入手,認真研究教材、研究學生,通過課堂引導使初中生能夠真正意義上懂得信息技術課程的現實作用和重要價值,讓他們自覺地認真地上好信息技術課程,掌握到實用的知識和技能,必須采取以下對策:
一、提升教師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業務素質。
教師自身知識水平是對各種信息技術的理解和活用的能力,即對信息的獲取、理解、分析、加工、處理等綜合處理的能力,不僅是一種在技術層面、操作層面更是一種能力層面的素養。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是具備了一定程度信息能力的,信息社會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知識就需要不斷地更新,某種程度上說,教師的信息能力是提高學生信息能力的關鍵;同時作為信息技術教師就不斷更新知識機構,提升業務能力,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使自己適應不斷變革的世界的人。
二、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僅僅局限于教師的自身素質,同時需要從學生的認識出發,端正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錯誤思想,讓他們了解到學習信息技術的意義和價值。同時現實生活中的實例展示信息技術為每個人的生活、為社會、為國家創作的價值,更是每位學生將來適應信息社會必備的基礎。讓學生放棄信息技術課程就是“玩耍課”的思想,要充分意識到學習這門課程對未來的學習、工作將產生多么深遠的影響。
三、更新傳統的課堂教學觀念,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優化課堂教學過程。
信息技術課程中理論的知識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師要將抽象的知識轉變為形象生動的實例,便于學生容易理解。比如將枯燥無味的理論課變成生動有趣的視頻效果,通過一定的范例演示,學生更容易記憶與理解。再如:充分的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為課堂所用。在教學過程當中,針對初中學生比較好動,比較活躍的特點,會選擇性的利用好已有的CAI軟件進行輔助教學,或者是收集素材,自己整理并制作課件進行教學。通過文字、聲音、視頻、動畫等多種媒體技術,讓知識作用于學生的視聽的感知器官,調動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誘導學生自覺地開展想象力,最終達到教學目標。
四、引導學生正確的網絡意識,運用網絡為學習生活服務。
很多初中學生對于游戲和上網的喜愛程度很深,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安全”上網,不瀏覽不健康的網站,不沉迷于網絡游戲。培養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和樹立網絡道德觀念,正確的使用好網絡,為學習服務。當然,如果教師在上機操作課上強行的禁止學生上網也不夠恰當,教師可以靈活使用網絡上的玩益智游戲的形式,變換上網形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開擴學生的視野,擴大知識面,豐富學生的想像力,訓練學生的基本操作。
五、重視實踐操作,明確實踐的具體任務。
很多時候學生上機操作缺乏一定的任務性,任由學生自己自主學習,往往失去課堂教學的“重心”,更不能完成教學任務。有時學生上機目的不明確,準備的也不很充分,只是充滿新鮮好玩的心理,或者隨心所欲亂做一氣,或者“人云亦云”,要解決這樣問題,就可以將上機操作的內容和注意事項向學生公布,具體的操作步驟通過課件展示給學生,讓他們充分了解本次上機操作的具體事項,通過實踐操作后必須達到的目標,做到每位學生“心中有數,手中有活”,避免教師唱獨角戲的尷尬。
總之,面對初中信息技術教育現狀,改變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教師首先要深刻理解新課程理念下的信息技術課程開設的意義,根據課程本身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能力,將學生吸引到有意義的學習上面來,讓他們不是單純的“玩”,而是帶有目的性的學習,從而使學生能夠學到實用知識和技能,具有良好的信息素養,實現信息技術課程開設的目的。
(作者單位:江蘇省阜寧縣東溝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