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鵬
(四川大學 藝術學院,四川 成都 610207)
淺析日本園林與中國園林在造園手法上的不同
戎鵬
(四川大學 藝術學院,四川 成都 610207)
通過分析中國與日本之間的地理、歷史和文化差異,了解中日園林之間的異同。其主要體現在布局關系、構成要素、瀏覽方式、意境。通過對比,產生對中日園林之間的差異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中國園林;日本園林;造園手法;對比
中日兩國分屬大陸文明和島國文化。中國以山水為根本,山為骨,水為血,土為皮,木為毛。國土廣大本國的山川水岳本身就大,園林相對較大,多仿景。日本傳統園林有三類:筑山庭、平庭、茶亭。從形式上說,日本園林有三種主要類型:池泉式庭園(后期為回游式庭園)、枯山水庭園、茶庭,更確切的名稱是“露地”。中國的園林分為三大體系,即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寺觀園林。皇家園林規模較大,氣勢恢宏,私家園林規模相對較小,小巧玲瓏,寺觀園林多在深山或舍院中(魏晉南北朝時有舍庭院為寺觀),景色優美,有“天下名山僧占多”、十分景色屬僧家”之稱。
兩國地理環境不同,中國位于全球最大的陸地——歐亞大陸的東部。在古代,中國的四周都有天然屏障,而在大陸內部則構成體系完整的地理單元。日本是亞洲東部太平洋上的一個群島國家,四面環海,面積只有中國的二十六分之一。氣侯惡劣,有“火山國”和“地震國”之稱。這樣的條件形成了中國的“內陸意識”與日本的“崇海”情結。中國逐漸成為農耕文明主導的農業大國,對海洋始終有種敬畏心理。而日本園林則對大海有著特殊的感情,大海是日本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日本人將對大海的深情物化在園林中,仿造海景一直是日本園林的主題之一。
從布局形式看,中日兩國園林都是自然山水園。但中國園林偏重山性,而日本園林偏向水性。中國園必有山,園可無島,而日本園必有島。從園林的構圖看,中日園林皆以向心式構圖與西方園林規則式形成對比。但二者之間也存在差別:中國園林軸線明顯,視覺中心較強,而日本園林的軸線較弱,平面中心意識較強。中國皇家園林和寺院園林受軸線影響較深,私家園林受中心思想影響較小。皇家園林服從于城市規劃軸線,處于城市宮殿區的北面節點,一般在軸線的后部。而園林本身也呈現出軸線的關系,如皇家園林頤和園的軸線是北宮門、后湖買賣街、須彌靈境、佛香閣、大報恩寺、南湖島、鳳凰墩。日本園林早期受軸線思想影響深,后期受中心思想影響較深。早期的軸線式園林稱為寢殿造園林和凈土園林。軸線從南到北依次為堆山—園池—橋—中島—橋—中島—橋—廣庭—寢殿—后庭。中世后的弱軸線或無軸線園林如西芳寺園、天龍寺園、妙心寺園等,有些連軸線對位關系都沒有了,如皇家的桂離宮。
從天人關系來看,中日園林共同定位于山水園,但兩者存在著差別,中國的山水園偏向“人型”,而日本園林偏向“天型”。所謂人型山水園,是指山水園的構成要素中,在天人關系上偏重于人力和人文兩種人的因素。
日本古典園林,以山水為骨干的池泉園林一直貫穿于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之中,表現天地成分的山、水、林、石一直是園林的重點。樹木的用量遠遠超過中國園林,使得日本園林顯出天然野趣。在置石上,多用伏石,表明臣服于天的思想。建筑多用草頂原木,不加雕飾,極盡自然之能事。
中國園林的園林建筑較多密度較大,體量較大,裝飾華麗,表明人力的偉大;日本園林的園林建筑較少,密度較低,表明人力的弱小。山水方面,中國園林人工假山高大,人工湖寬闊,人工味濃厚;日本園林假山低矮,人工水面小,人工味淡,自然味濃。
從園林意境看,中國園林“崇文”,而日本園林“尚武”。
中國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文人便參與造園。到了隋唐宋,文人進一步在園林中施展才華,在園林鐫刻文人烙印的程度不斷加深,文人的寫意山水園在這一時代成為了主流。到了元、明、清,園林往文人化的方向發展得更進一步。
而日本園林卻充滿著武力和殺氣。自鐮倉幕府之后,日本進入了近千年的武士統治。這一時期誕生的石庭面積狹窄,常常是滿庭白砂,一無生物,令置身其中的人如身臨戰場一般。而大名園林更讓人感受到日本園林尚武的氣氛。突出表現就是大名園林中普遍建有馬場和射箭場,成為訓練武術、展示武功的場所。
中日兩國園林都有動觀和靜觀。中國園林以動觀為主,靜觀為輔。陳從周在《說園》中說過,園有動觀與靜觀之分,小園以靜觀為主,動觀為輔;大園則以動觀為主,靜觀為輔。日本真山水園以動觀為主,枯山水園林和茶庭則以靜觀為主,三者結合的園林則動靜結合。
中國園林不論大小,自古以來都以回游為主,只在大園中兼用舟游,就算是巨大的湖區,如頤和園的昆明湖,仍采用回游和舟游結合的方式。而日本園林自古以舟游為主,只是到了鐮倉時代末期,發展了回游方式。像桂離宮,所有島嶼和陸地用路橋相連,以利回游;在陸上和島上有許多茶室可供坐觀;乘舟進入湖中也可舟游。
綜上所述,中日兩國古典園林雖然有著眾多相似之處,因為畢竟是同根所生;但在這眾多看似相同的地方,又有著千絲萬縷的差異,因為畢竟兩國地理環境、哲學思想、人生觀世界觀都有著很大的差異。
[1]許金生.日本園林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1.
[2]曹林娣.中國園林藝術概論.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9.
J05
A
1005-5312(2014)17-00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