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福林
(鄭州信息工程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達·芬奇藝術初探
孫福林
(鄭州信息工程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本文通過對達·芬奇個人的研究及繪畫的研究,來探索達·芬奇的藝術精神、藝術貢獻等方面。他不愧是文藝復興時期中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懷著永無止境的探索精神研究藝術、自然科學等,對人類的奉獻是巨大的。
結構;明暗;空間;立體
15世紀末到16世紀中葉,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全盛時期,達·芬奇(Leonar do da rinci,1452-1519)是整個文藝復興時期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天才不僅僅限于藝術,在數學、機械工程、醫學、地質學等方面都有所研究。
達·芬奇少年時代就顯出他的繪畫天賦。1446年達·芬奇全家遷居到佛羅倫薩。達長大后進入了當地的委羅基奧的畫舫,開始學習繪畫和雕刻。在委羅基奧的工廠學習。達在這兒不僅學會了繪畫雕刻的技巧,還熱衷于科學研究。1472年入畫家行會,70年代個人風格已趨成熟。
委羅基奧的畫舫是當時佛羅倫薩著名的藝術中心,經常有意大利人文主義者在這里聚會,討論文學問題。達在這里結識了一大批知名的人文主義者、藝術家和科學家,開始接受人文主義的熏陶。達在20歲時已經有了很高的藝術造詣,他用畫筆和刻刀去表現大自然和現實生活的真、善、美,熱誠歌頌人生的幸福和大自然的美妙。
達·芬奇并滿足這些才干,他要掌握人類思想的各個領域。他眼光獨到,做事干練,具有藝術家的靈魂。達的早期作品有和老師合作的《基督受洗》和自己完成的《天使領報》等。他既能發現事情表面迷人的美感,又不喪失物理學者與解剖學者的視角。他同時具有科學家的觀察力與藝術家的表現力,是藝術史上第一位對人體和動物的比例做過系統研究的藝術家。他研究解剖長達40年之久,還親自解剖了三十幾具各種年齡的尸體。達不但熟悉人體外部比例,而且了解人體內部構造,因此筆下人物的比例、結構、動態都十分準確,無懈可擊。著名的人體解剖宿描把完美的人體造型包含在一個圓形和正方形中,被認為是最成功的設想。達進一步歸納整理了解剖、透視、明暗和構圖技法知識,并從科學的角度進行審視。盡管有時,對科學的興趣濃厚倒使他不愿提筆作畫,但繪畫畢竟是他最初的事業。達·芬奇就像研究別的學問一樣,努力把繪畫當成一種科學,終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中。在同時代的人看來,達就像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魔術師,有萬能天才的美譽。在現代人眼中,令人驚異的是,他僅用十二副完整的作品就奠定了最偉大的畫家地位。其中《巖間圣母》、《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是最杰出的作品。
《最后的晚餐》占滿了整個修道院食堂大廳的整個墻面,達·芬奇挑選了一個關鍵時刻進行描繪。以耶穌為中心,左右各為兩組人物,所有人物的性格都生動地從他們的行動與手勢中表達出來。耶穌處于正中央,在使每個人物均具有表現力的同時,不使畫面凌亂、分散。在這幅畫中,達通過象征真理的耶穌和象征邪惡的猶大之間的戲劇性對比表達了自己對人生的看法。《最后的晚餐》以幾何圖形為基礎設計畫面,體現出數學的對稱美。有人評價這副畫是科學與藝術成了婚,而哲學又在這種完美的結合上留下了親吻。達最大的藝術貢獻是運用明暗法使平的畫面呈現出空間感和立體感。在文藝復興初期,畫家都用線條表現透視,單線平涂,色彩較單調。而達研究光影學,首創明暗漸進法,用光線和陰影的技巧來描繪人物、景致,使之呈現逼真的立體感。一直到印象派出現的幾百年內,無人能夠逾越達·芬奇建立的三度空間的繪畫體系。由他首創的明暗法使這一時期的繪畫為之一變,藝術家們普遍認為它是繪畫的一個轉折點。他的藝術成就直接影響了后來的米開朗其羅、拉斐爾等藝術大師。從這副畫后,西方繪畫才真正進入了文藝復興的鼎盛時期。
除了這些繪畫以外,達·芬奇還畫了許多杰出的作品,如《麗達》、《圣安娜》等作品。之所以達有這么高的藝術成就,是和個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在一就是有好的理論作先導——向大自然學習,到大自然中尋求知識和真理。認為知識起源與實踐,只有從實踐出發,通過實踐去探索科學的奧秘。以至于解剖各種年齡的尸體。《達·芬奇自畫像》寥寥數筆,就為后人留下了素描藝術史上的典范之作。
另外達·芬奇在解剖學、天文學、物理學、醫學、建筑學、地質學、機械學、數學和水利工程學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可以說達的研究涉及到自然科學的每一部門,他的思想和才能深入到人類知識的各個領域。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全面發展的學者。此外,挖河機、潛水器、起重機、照相機、加熱機、溫度計……,達曾有過無數的發明設計,而這些發明足可以讓我們世界的科學文明進程提前一百年。
達·芬奇比之文藝復興時期的任何一個人,有更多的、領域更廣的幻想。他思想深邃、博學多才。他懷著永無止盡的探索精神去研究自然和人生的一切奧秘,他把科學和藝術、理智和情感、形體和精神等融為一爐,繼承和發揚了前人的人文主義思想和現實主義表現手法,把藝術推進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為自然科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達·芬奇是當之無愧的文藝復興時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1]中央學院美術史系外國美術史教研室編著.外國美術簡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朱光潛著.西方美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版.
[3]朱狄著.當代西方藝術哲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J205
A
1005-5312(2014)17-00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