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新疆阿克蘇地區職業技術學院藝術系,新疆 阿克蘇 843000)
淺談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鋼琴教師
李婷婷
(新疆阿克蘇地區職業技術學院藝術系,新疆 阿克蘇 843000)
在新的社會形勢下,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鋼琴教師?一方面,我們應立足現實,對自身進行科學定位,首先明白自身是高校鋼琴教師,還是基礎鋼琴教師;另一方面,一個鋼琴教師應博采眾長,能夠彈奏各個樂派的作品,知道各樂派的風格和特征,樂曲量要夠大,不然會很難給學生曲子。因此,一名合格的鋼琴教師必須要:提高自身修養、科學定位,勇于探索,累計經驗。
一個鋼琴老師要彈過各個樂派的作品,知道當時的風格和特徵,樂曲量要夠大,不然會很難給學生曲子。在你教鋼琴之前,可以試著列出你彈過哪些作曲家,分析自己彈了哪幾個樂派,哪些彈的多,哪些彈的少,哪些是擅長的哪些是不擅長的,讓自己心里有個底。音樂作品是呈現線狀,歷史狀的,你要教學生,需要很多方面的知識支撐你,你要講作品,就要研究作曲家也要讀音樂史,不是一直叫學生模仿你,而任何一種器樂的作品,背后還有很多理論的東西,樂理、和聲、對位、曲式、節奏、音樂背景,這些準備好才能夠給學生一個"比較接近好"的音樂,鋼琴音樂不只是每秒幾下的震動波。
作為一名鋼琴教師,應立足于自身崗位特點,進行科學的定位。如果是作為一名幼兒基礎鋼琴教師,其所面對的主要是沒有系統音樂知識的幼兒,需要我們做好語言教學的組織,并應當富有愛心和責任心,才能做好幼兒基礎鋼琴教學;如果是作為高校鋼琴教師,由于所面對的是已具備一定專業基礎和音樂素養的成年人,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與模仿能力均較強,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特點進行相應的鋼琴教學。
鋼琴教學是一門很有個性的課程,面對不同音樂基礎、不同音樂素養的學生,而且學生之間的性格、接收能力也是存在差別的。不可能只采用一種教材,或者一種教學方法即可讓不同的學生學好鋼琴這門課程。鋼琴教師需要勇于探索教學經驗,根據不同的學生設計最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我們應當不斷的去探索教學方法,不斷累積教學經驗,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
目前,許多鋼琴教師是剛畢業于各大院校音樂專業的學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既不應當因為自身的高學歷而自滿,也不應當因為尚缺乏教學經驗而失去信心。在鋼琴教學時,教師的示范動作應當標準、自然和輕松,同時應多加強鋼琴練習的時間,不斷提升自身的演奏技巧與演奏水平,為學生帶來良好的榜樣,提高鋼琴教學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孩子的模仿能力是超乎想象的,只有教師具備了良好的演奏水平,才能帶動學生去更好的模范,更好的學習,進入良性的循環。
對于教學中學生出現的各類問題,例如經常遇到的塌指、僵硬、節奏問題等等,許多教師都很容易發現問題,但是在實際解決上卻顯得缺乏必要的方法。而如果只是簡單的對學生說幾句,手臂不要僵硬,手指不要軟等話,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例如,對于年齡偏小的孩子,尤其是女孩,手指非常軟,很容易出現塌指問題,這也是孩子學習中必然需要經歷的一個過程,我們應當做的是讓孩子明白正確彈奏的概念,讓孩子明白塌指多是由于他們想彈奏出響的聲音,而用力太大了。并通過正確的示范與引導,然后通過鼓勵和夸獎來使孩子改正問題,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鋼琴教學,尤其是幼兒基礎鋼琴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和循序漸進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幼兒正處于心理、生理上的重要發育時期,且每個年齡段的幼兒在音樂的接受上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如果只是采取統一、模塊化的教學,則會忽視了不同孩子的差異性,難以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為此,在幼兒基礎鋼琴教學中,應根據每一名幼兒的生活習慣、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各個方面的差異性,進行詳細了解,以方便在教學過程中能更有針對性。一方面,應對孩子們的每一點進步進行肯定與夸獎,更易于使孩子們積極改正錯誤;另一方面,對于部分對音樂愛好不夠,或缺乏耐心的孩子,要善于啟迪和培。
學生每周只上課時間很有限,一周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練琴,現在的學生都很忙,他們不可能有很多練琴時間,因此教會學生高效率地練琴非常重要。要指導學生安排好練琴時間。練琴時間并非越長越好,關鍵是要注意力集中和練習目標明確。練琴要有方法。例如,難點重點突破,分手練,再雙手練,分分合合。先慢后快,不要急于求成。上來就彈快,東錯西錯,欲快而不達。相反地,從一開始就仔細地練,不允許自己彈錯。這種方法看來慢,實際上是快,因為不需要返工。許多家長以為練琴時間越長越好,他們不懂得,錯誤的練習,越長越有害。學習要講科學,要知道一個孩子注意力能夠集中的時間是很短的,當他腦子不管用的時候是無效勞動,是浪費時間。
總之,做個好的優秀的基礎鋼琴教師,不是一日之功,我們要不斷的總結再總結。針對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案,而且方案不斷的趨于完善。
[1]苑韻,蘇建華.試論鋼琴教育中的審美效能[J].大家,2010,(6).
[2]曹霞.鋼琴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大眾文藝,2011,(8).
J624
A
1005-5312(2014)17-0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