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琪
(廣西電視臺衛星頻道,廣西 南寧 530022)
從《超模之路
——羅侖模特大賽》的比較分析看真人秀節目創新
梁曉琪
(廣西電視臺衛星頻道,廣西 南寧 530022)
從2005年席卷全國的《超級女聲》到如今真人秀類節目成省級衛視“標配”,真人秀節目在中國經歷了從聲名鵲起,盲目追捧,到今天將模板與本土收視習慣相結合進行改良,進入了相對理性的階段。中國觀眾對真人秀的喜愛也使得真人秀節目成了省級衛視的收視押寶,押對了,能成現象級節目,沒押好,也要借鑒真人秀的理念運用到選秀節目、益智節目、競技節目中,增強可看性。
真人秀節目;創新;特色
而早在真人秀這股熱潮席卷全國屏幕之前,廣西衛視一檔大型跨國時尚真人秀節目《超模之路——羅侖模特大賽》(以下簡稱《超模之路》)就首次以海外真人秀+模特比賽的形式,展示了普通女孩一個月內通過殘酷的淘汰賽競爭,最終簽約著名模特公司,登上模特最高舞臺——米蘭時裝周的全過程。
真人秀節目起源于歐美,在美國,一檔由UPN電視臺制作的《全美超模大賽》(America’s Next Top Model,簡稱ANTM)同樣通過真人秀比賽形式選拔模特新秀,該節目已經進行了13季,在許多國家獲得了不俗反響。在題材相同、賽制相似的情形下,《超模之路》如何凸顯個性,創新致勝呢?以2013年的《超模之路》為例,本文通過兩者對比,分析其創新特色。
真人秀,作為動態的具有目的性的限行敘事模型,對自愿參與者在規定的情境中,為了預先給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規則所進行的競爭行為的記錄和加工。①因此,真人秀節目應具備參與者、規定情境、目的、規則等要素。在節目的參與者、賽制上面,兩者有很大的相似度。作為全程直播的節目,《全美超模》采取邊比邊拍的方式進行制作,而《超模之路》由于全程在海外錄制,一個月的比賽周期結束后,回國進行制作,因而各自具有不同特點。下面逐一進行對比分析。
真人秀節目與其他類型節目的主要區別在于其凸顯的真實性。其真實性的表現主體則是參與其中的人。真人秀節目的主體是“真實的人”,或者說“非角色扮演的真實狀態下的人”。②在真人秀節目中,參與者大多是從“匿名”狀態下選拔出來的人,即便有少數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名人,在節目中也被要求從其本身的身份和環境中脫離,進入一個陌生的領域,因而,這樣的情形下,她/他也是一個“真實的人”。
真人秀節目中,觀眾會對與自己相類似的人產生興趣。因此,在選擇參與者的時候,《超模之路》沒有一味的照搬歐美真人秀設置,而是針對中國觀眾的地域分布和對模特感興趣的人群背景進行分析,通過全國海選,在南寧進行了20進12的選拔,最終產生了前往意大利比賽的12名選手。選手籍貫南至臺灣地區,北至長春,職業包括學生、白富美、北漂族、個體經營者、職業模特等。事實證明,這些背景各異,具備不同典型特征的選手也各自吸引了一定的觀眾群體。臺灣模特引發了臺灣地區模特圈的關注,而14歲北漂模特甚至在網絡微博上擁有了自己的后援團。
真人秀節目的環境是一個非日常化的環境,非常態的生活空間,參與者在與平時生活完全不同的情境中,產生了真實的反應。真人秀時間設置和空間上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是使“真人紀錄片”得以成為“秀”的關鍵性因素。③
在《超模之路》之前,國內真人秀節目還從未走出國門,更別說全程在海外錄制,而這一點也成了《超模之路》創新的最大所在。與《全美超模》在美國境內邊拍邊錄的模式不同,《超模之路》全賽程在意大利錄制,賽程為1個月,比賽期間選手集體住宿,不得使用手機。12名選手大多是第一次前往意大利,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語言、陌生的競爭對手朝夕相處,將對選手的表現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而幾乎與國內“絕緣”的比賽狀態,也極大刺激選手的身心。
真人秀在特定情境的設計中,一般分為室內情境和室外情境。由于拍攝地在時尚之國意大利,節目組將賽制任務與異國風情相互結合,室內外情境相結合。室內情境設計了入住古堡、造型改造、古堡拍片等環節,室外情境設計了任務挑戰、走秀挑戰、大片拍攝等環節。在這些情境中,封閉環境使得參與者放下偽裝,真實反應;室外環境由于需要克服障礙完成任務,參與者必須全情投入。而無處不在的攝像機則隨時捕捉12名選手的真實細節。同時,華麗的意式古堡、古老的小鎮,富有沖擊力的瀑布拍攝、斗獸場拍攝等環節,展現了異國風情,突出差異化的同時增強了節目的觀賞性。
真人秀節目最大的推動力在于參與節目的目的。參與者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或得到這個終極目標,而產生競爭的欲望與行動力。因此目的必須是高大上的,具有極大誘惑力的。在《全美超模》中,最大的賣點就是冠軍的獎勵豐富又優渥,而在《超模之路》中,由于比賽全程已經在意大利完成,意式風情不再是稀缺,所以,冠軍的獎勵被設定為著名模特經紀公司合約并直接在米蘭時裝周走秀。
相對于國內模特先簽約國內公司再慢慢走向國際的“傳統道路”,這份冠軍獎勵著實是一個誘人的“捷徑”。意大利由于“盛產”奢侈品牌,米蘭被稱為時尚之都,米蘭時裝周云集世界一線大牌,能在這里亮相,意味著世界頂級時尚圈的大門向你敞開,對于一個想要成為模特的人來說,這個誘惑再大不過了。因此,爭奪冠軍的目的刺激著選手去競爭,去完成每一個階段性任務,避免淘汰,從而笑到最后。比賽過程中有選手為比賽過度減肥而暈倒的,有為勝出而耍心機計謀的,還有一直默默努力最后爆發實力的,目的的刺激性功不可沒。
規則是真人秀節目中的重要環節。目的推動競爭,但如何去競爭則更重要,這關于節目的觀賞性,也關乎參與者的命運走向。
模特比賽的性質使得《全美超模》和《超模之路》都天然具備競爭性,因此規則必不可少。《全美超模》的比賽規則是每周一個挑戰加上一個任務,任務結束淘汰一個人,主持人固定為超模Tyra Banks,配合不固定的評委陣容。
而《超模之路》一開始就設計了導師制度,主持人由中國超模黃超燕擔任,創意導師GIUSEPPE·CECCARELLI具有多年的時尚行業從業經驗,用意大利語和英語全程指導選手們的比賽表現。此外,比賽特設攝影師兼導師GIOVANNI·SQUATRITI,全賽程幾乎所有大片都出自他手,他也用豐富的攝影經驗評判每一位選手的表現。三位導師分別從模特、時尚業者、攝影師三個方面對選手進行指導和評判,兼顧專業性與全面性。最后決賽評委陣容增強為歐洲四大經紀公司代表,具有高度的專業性與權威性。
在挑戰和任務環節,《超模之路》更創新性的使用分組對抗制,將表現突出的2名選手選為隊長,由隊長自主選擇隊友,組成隊伍進行對抗性比賽,輸掉比賽的隊伍將淘汰一名選手。這樣的賽制設計無疑更加劇了選手之間復雜的人際關系,激化人物矛盾。節目進行到后半段,甚至出現了團隊分化,勾心斗角的情況,并且由于選手的決策使得實力較強的選手遭到淘汰。人物命運的曲折使得比賽更為激化,推動節目進程。
通過與《全美超模》的對比分析我們不難發現,《超模之路》在歐美真人秀賽制與中國本土化改良之前取得較好的平衡點。作為國內唯一一檔全程放在意大利舉辦的時尚主題電視真人秀節目,《超模之路》直接將中國的優秀模特資源與意大利的時尚零距離結合,創新性的整合意大利頂尖時尚資源,走出一條差異化競爭的道路。
[1]尹鴻,陸虹,冉儒學.電視真人秀的節目元素分析.
[2]尹鴻,陸虹.電視真人秀的節目類型分析.http://media.people.com. cn/GB/22100/76588/76590/5258492.html.
[3]試論電視真人秀節目風靡成因:以《全美超模大賽》為例.http: //www.exam8.com/lunwen/yishu/dianshidianying/201211/2498677.html.
[4]崔瑩著.做最創意的節目——對話英國權威電視制作人.南方日報出版社.
J905
A
1005-5312(2014)17-01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