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
(臨沂大學 文學院,山東 臨沂 276000)
淺談網絡自拍文化
王曉
(臨沂大學 文學院,山東 臨沂 276000)
“網絡自拍亞文化”承載著網民獨特的審美觀和價值觀,是一種新的表達和溝通方式。網絡自拍文化在各種力量的博弈中發展,草根對抗精英,女性主義對抗傳統男性主流文化,網絡自拍文化解構主流文化,還是被主流文化所收編?本文將從不同方面對網絡自拍文化進行解讀和分析。
網絡自拍;隱私;文化解構;收編
近年來,網絡自拍隨著新媒體的發展而繁榮并成為時尚,成為人們舒緩壓力、展現自我的方式,也成為人們追名逐利的渠道。不管是天涯社區、貓撲貼吧還是QQ空間相冊、人人網以及各大婚戀交友網站,網民都樂此不疲地上傳自己的自拍照。
網絡自拍既是私人行為,又是公共行為。新媒體的發展使個人空間和公共空間相互交織,并模糊了私人和公共的界限,出現了公共空間私有化和私人空間個人化的特征。網絡自拍是網民自我展現的方式,博客等個人主頁雖然屬于私人領域,但是卻有公共領域的性質。
網絡自拍使私人領域不斷向公共領域滲透。傳統意義上講,過于暴露身體的自拍照屬于個人隱私,然而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網民開始敢于展示自己的身體和隱私,眾多美女以網絡自拍的方式迅速躥紅,這也刺激著人們通過個人化的隱私暴露而成為新的文化精英。很多人把網絡自拍看作是一種展示自我和尋求認同的方式,從而導致了私人空間和公共空間的界限日益模糊,這是新媒體時代互動、參與、分享精神的體現。我們有時也應該看到私人領域向公共領域的入侵也帶來的一些社會問題,如“艷照門”等事件的發生。
網絡自拍其實是一種解構主義的后現代文化,它打破了傳統的精英壟斷文化的局面。網絡上不再僅僅是明星、政客們的面孔,草根和精英都是平等的互聯網用戶。
網絡自拍是一種文化解構,以德里達為代表的解構主義的特征是:反傳統、反權威、反理性,追求多元化與差異,以無中心反中心,以解構消解結構,以互文代替模式,以游戲攻擊精神,以讀者抗拒文本。網絡自拍文化體現了草根文化對主流文化的解構和對身份平等的追求。網絡自拍文化在解構主流文化的同時,也建構了自我身份認同,建構了青年亞文化。網絡自拍族勇敢、自我的風格詮釋了新媒體時代打破文化霸權的勇氣。網絡自拍族不僅展示了自己的自拍照,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個性、理想和追求,他們與志同道合的網友進行互動,建構虛擬社區中的自我身份認同,促進了虛擬社區的發展。
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公民享有隱私權,禁止以窺視、竊聽、刺探、披露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然而網絡自拍的興起對隱私權的維護提出了新的挑戰。由于追逐功利,隱私自曝的尺度不斷增大,而網民的邊緣需求增多,更熱衷于緋聞、艷遇、色情信息,網絡自拍迎合了這種需求。
人們依賴隱私保護自我、實現自我,同時也窺探他人隱私以追求快感體驗。自曝隱私是為了與別人互動、分享,然而自我暴露應當緩慢到溫和的程度、緩慢到足以使雙方都不感到驚訝的速度。自曝隱私滿足了別人的偷窺欲,也滿足了自己渴望被接納、被欣賞的心理需求。大多數網民自曝隱私是為了吸引眼球,而有的人自曝隱私并不是漫無目的的宣泄,而是基于一定的目的,是經過精心策劃的炒作行為,其背后甚至是網絡推手的操作。我們應該注重培育網民積極健康的隱私文化,把自由和責任統一起來,促進網絡自拍文化的良性發展。
網絡自拍文化促進了亞文化的繁榮,有助于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正是由于網絡自拍文化對主流文化具有解構的威脅,主流文化勢必要對其予以遏制和收編。
網絡媒體早已意識到網絡自拍文化強大的生命力和其中蘊藏的巨大商業價值,并正在逐漸將其收編到主流文化當中。網絡自拍文化是通過風格化的方式挑戰主流文化以建立集體認同。在網絡自拍亞文化與主流文化的博弈中,網絡媒體起到了微妙而關鍵的作用,媒體再現亞文化的方式讓它們看起來更加奇特,與此同時,商業收編也悄然而至。網絡自拍文化為了抵抗主流文化和商業主義的收編,不得不轉變自己的風格,迎合大眾的審美趣味。網絡自拍文化一旦被主流文化所收編,它就喪失了創意和靈性,逐漸消融、消失。因此,對于網絡自拍文化,我們應該持寬容的態度。網絡媒體在關注商業利益的同時,還應該更多地關注公共利益,文化格局的多元化有利于滿足人們不同方面的需求,更有利于促進網絡文化的健康發展。
網絡自拍給予網民展示自我新的方式。網絡自拍在解構主流文化的同時,也建構了虛擬空間中的自我身份認同,自曝隱私挑戰了傳統觀念,也體現了女性主義思潮的勃興,然而由于商業主義的侵蝕,網絡自拍文化正在被主流文化所收編,逐漸呈現出文化工業的特性。我們需要把握好私人空間和公共空間的界限,不斷提高網民的媒介素養,同時網絡媒體也要承擔起社會責任,加強把關,促進網絡自拍文化的良性發展。
[1]王瑋,邱鵬.網絡自拍解讀[J].中國青年研究,2006.
[2]胡疆鋒.意識形態媒體商品——亞文化的收編方式現代傳播,2009.
G206
A
1005-5312(2014)17-02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