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益民
(湖南藝術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012)
教育公平理念下的湖南農村學校藝術教育現實問題研究
何益民
(湖南藝術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012)
實現教育公平不僅僅體現在受教育權的公平,還體現在學生受教育過程中公平的享受教育資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公平不斷地提高。但是,隨著教育不斷的發展,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教育公平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較突出的體現在城鄉之間和階層之間存在著極大差距,農村的教育公平問題尤為突出。本文通過分析湖南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存在的教育公平問題展開討論。
教育公平;湖南;農村學校藝術教育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教育公平逐漸成為社會公眾所關注的共同話題。教育公平是一個繼來性的名詞,其理念源遠流長,可追溯至古希臘教育思想家柏拉圖身上。其實,現今我們所提出的教育公平屬于一個歷史范疇。不同的國家對教育公平的理解各不相同。教育公平理念在我國主要體現于國家對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及對教育發展的合理規劃。教育公平理念中所要體現出的“合理”,指的是在教育發展階段應當要符合社會的整體穩定與發展,符合社會各個成員發展的需要,并根據各個成員的發展特點對教育資源進行有效的分配。但是,教育發展至今,教育公平在不同階層、不同人群、不同地區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教育公平差距的產生,不得不說是我國教育發展的一定產物。如何縮小教育公平地差距,是教育不斷發展中應注意的問題。
學校的藝術教育主要以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藝術教育的不斷發展為我國新型人才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但是,在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的過程中,湖南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問題突出,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藝術教育的指導思想不夠明確。學校只重視尖子生的培養,關注的是學校與學校之間的比賽結果,只把藝術教育的外顯成果作為評價教學的主要方式,導致農村藝術教育不能面向全體學生,忽視學生的平等發展,沒有讓每一個學生公平的獲得藝術教育的權利。其次,由于農村學校藝術教育教學條件和基礎設施相對薄弱,藝術教育師資缺乏,藝術課程的開設存在課時不足的現象,加上藝術教育的教學思想與教學理念嚴重落后于城鎮,導致農村學校的藝術教育與城鎮之間的差別日顯突出,農村學校的學生接受藝術教育的公平權益受到影響,全面的素質教育難以實施,城鄉之間學生教育公平的差距逐漸增加。可見,改變農村學校藝術教育的落后現狀刻不容緩。
(一)確立正確的教育理念
實現農村學校藝術教育的公平,首先應做到確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政府在教育發展中,應始終堅持教育公平理念,并將該理念體現在教育的各個領域。只有從教育理念上徹底的改變,政府才能做出更穩固持久的農村教育政策。
(二)加大農村教育投入
農村教育在教育公平中之所以存在諸多問題,其最主要原因是對農村教育的投入不夠。當前我國教育對農村教育資源的投入遠遠滿足不了教育的需求。要想更好更快的實現農村教育公平,應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只有國家加大對農村教育的資金投入,與城鎮之間的差距縮小,才能做到縮小城鄉之間學生在教育公平之間的差距。
(三)注重農村教育的均衡,側重農村教育補償
教育的均衡是教育公平的集中體現。主要包括群體均衡、地區均衡以及城鄉均衡。當然也包括了對教育資源的均衡分配。在農村學校藝術教育中能夠做到教育過程中的各種均衡,才能夠保障農村學校學生所受教育的公平性。農村教育均衡同樣也包括了學校學生的均衡發展,教師在教學中應均衡的對待各個學生,重視所有學生的均衡發展。
(四)增強政府教育責任
教育,特別是學校的藝術教育,需要政府在引導其發展的過程中,體現出一定的公平性。當地政府對當地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起主導作用。政府在重視教育發展的過程中應當采取相應的措施保障農村教育的平等性與均衡性。政府是維護農村教育公平的責任者,具有促進農村教育均衡發展的義務。因此,在農村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過程中,政府應增強自身的責任意識,確保農村培養人才的可行性。
教育公平是教育發展階段一個長期的話題,要想教育獲得長效機制的發展,就應努力實現城鄉之間的教育公平。農村教育是整個國民教育的基礎,也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重點。農村學校的藝術教育,關系到廣大農村中小學生能否得到健康的成長和全面的發展,關系到農村人口的文化素養能否得到提高。不能讓農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樣享受同樣的藝術教育,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公平,推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也就無法實現。讓城鄉孩子“同在藍天下,共同成長進步”是實現教育公平的終極目標。
★本論文為2014年湖南省情與決策咨詢研究課題《教育公平理念下的湖南農村學校藝術教育現實問題研究》(2014BZZ027)的研究成果。
[1]余英.教育公平與社會比較[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0(9):122-127.
[2]田科瑞.論西部貧困地區女童教育公平問題[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20(3):81-87.
[3]石火學.教育政策視角下的教育公平與效率問題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0,10(5):29-34.
G42
A
1005-5312(2014)17-02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