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要] 目的 探討高齡患者圍術期護理中手術室優質護理的應用。 方法 選擇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80例高齡手術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常規護理組(對照組,n=40)與優質護理組(觀察組,n=40), 比較兩組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 兩組手術均成功完成,觀察組生活質量即情緒功能、社會功能、角色功能、軀體功能、認知功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P<0.05)。兩組護理前HAMD評分無明顯差異,護理后均有下降,但觀察組評分降低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高齡患者圍術期開展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可為手術成功提供保障,利于預后及生存質量的改善,防范不良事件的發生,并有助于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克服負性情緒,值得臨床廣泛開展應用。
[關鍵詞] 手術室;優質護理;高齡患者;圍術期
[中圖分類號] R473.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20-0083-03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劇,手術室高齡患者顯著增多,因器官功能減退、機體耐受性差、體質較弱,存在較高的手術風險,對圍術期護理干預有更高要求[1]。2010年國家衛生部組織開展“優質護理工程示范活動”,是維護和諧護患關系、加強護理管理、提升專業水平、提高服務質量、維護醫療安全的保障,要求在各項基礎護理工作圓滿完成的同時,重視患者生存質量的改善及護理滿意度的提高。在手術室高齡患者圍術期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對保障預后有非常積極的意義[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共選擇高齡手術患者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齡80~94歲,平均(85.4±1.9)歲。全麻15例,局麻20例,頸叢阻滯4例,表面麻醉10例,硬膜外麻醉31例。手術類型:婦科手術15例,結腸癌根治術13例,膀胱部分或全切術8例,胃癌根除術16例,食管癌根除術18例,甲狀腺或其他部分腫瘤切除術10例。患者均自愿簽署本次實驗知情同意書,并排除機體其他系統嚴重疾患者,采用數字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病例應用手術室常規方案護理,包括對癥支持、病情觀察、日常照護等。觀察組患者加強優質護理干預,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2.1 術前護理干預 ①術前訪視:依據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制定切實可行、規范的訪視流程。重視儀容儀表以取得患者和家屬信任;告知注意事項,保持皮膚清潔,對感染起到防控作用;做好禁飲食等以防嘔吐引發窒息;需取下假發、活動義齒等,提高手術安全性。對患者營養狀況、精神狀況、皮膚有無壓瘡、心理狀態進行細致觀察,真實記錄,制定針對性干預方案。了解患者有無糖尿病、冠心病、肺源性心臟病、高血壓等老年病,掌握危險因素,為用藥提供參考依據。②心理干預:依據訪視情況,個體化展開心理疏導,并取得家屬配合,給予患者更多關愛。講解手術過程和麻醉體位,使患者了解手術必要性和安全性,克服緊張、恐懼心理,保持平和心態,提高醫護依從。可請成功康復的同類型病例現身說法,充分發揮患者主觀能動性。③環境干預及術前準備:營造溫馨、整潔、安靜的手術室環境,光線需適宜,通風良好,室內濕度為50%~60%為宜,溫度24℃~26℃,以提高患者舒適度。同時避免室溫過高影響患者機體散熱,過低增加機體散熱。行消毒操作時,避免消毒液溫度過低,患者有寒戰出現可誘發術后呼吸道感染或心律失常。器械和藥品準備需充足,品種齊全,保證各項搶救儀器性能完好,以保障搶救成功實施[3,4]。
1.2.2 術中護理干預 ①麻醉及術中體位干預: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開展手術時,需協助行體位擺放,避免因疼痛誘導體位移動引發墜床事件。全麻時檢查牙齒有無松動,有無假牙,體位依據手術類型擺放。因患者年齡較大,多合并有骨質疏松,故盡量輕柔放置,上肢外展需<90°,若取截石位,也需控制兩下肢外展幅度。取小海綿墊置于受壓部位,因高齡患者脊柱在一定程度上呈彎曲顯示,故需取體位墊或海綿墊于身體和手術床間放置,以保障安全,提高患者舒適度。②預防壓瘡形成:高齡患者肌張力低下、細胞再生緩慢,皮下組織較少,加之軟組織彈性較低,易向細胞和組織間液傳導壓力,故壓瘡發生幾率較高。在手術時,除選取合適體位外,床單還應整潔和干燥,降低皮膚損傷風險。③靜脈通路干預:高齡患者血管有較高脆性,為保持通暢輸液,通常需行靜脈留置,且盡量一次穿刺成功。手術成功與否,與靜脈通路通暢度密切相關,故需密切觀察穿刺位置,預防滲漏,控制輸液速度,通常以(50~60)滴/min為佳[5,6]。
1.2.3 術后護理干預 ①密切監測生命體征:應用多功能監護儀,檢測高齡患者術后血氧飽和度、心率、血壓、脈搏、心電圖等指標,對監測儀變化密切觀測,及時發現并處理異常,準確記錄出入量,保持出入平衡,防止增大心臟負荷。②術后隨訪:術后2 d內對患者積極開展隨訪工作,評估護理計劃實施效果,觀察有無體位不當造成的神經、肢體損傷,了解患者精神狀態、切口情況、有無高熱、并發癥等,及時發現并處理異常。將手術成功實施的信息告知患者,分享其喜悅心理。詢問思想方面的顧慮,動用家庭和社會的力量,給予幫助,耐心行康復指導,并加強衛生宣傳,做好日常生活護理,如飲食指導等,制定復診日期。
1.3 指標觀察[7,8]
①生存質量:采用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開發的生命質量核心量表對干預后兩組生活質量進行測評,包括認知功能、情緒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角色功能5項內容,分值越高,效果越好。②記錄手術及并發癥情況。③護理滿意度:采用醫院自制量表,就患者及家屬護理滿意度展開調查,總分100分,>80分為及格。④心理狀況:應用漢密爾頓焦慮表(HAMD)評估患者干預前后焦慮情況,分值越低,效果越好。以上述兩項觀察指標作為反映護理質量的標準。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手術均成功完成,觀察組生活質量即情緒功能、社會功能、角色功能、軀體功能、認知功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P<0.05)。兩組護理前HAMD評分無明顯差異,護理后均有下降,但觀察組評分降低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感染1例,對照組感染3例,下肢深靜脈血栓2例。兩組生活質量評分見表1。兩組HAMD評分,見表2。
表1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x±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t=11.348、12.863、16.783、13.286、10.876,P<0.05
表2 兩組護理前后HAMD評分比較(x±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 P<0.05
3 討論
實踐表明,手術室優質護理除涉及手術患者和手術室護理人員外,還需手術醫生、家屬等密切配合,使優質護理服務在各個方面得以完善,為患者治療和康復起到促進作用。高齡患者在圍術期具有一定特殊性,機體耐受手術的能力較差,且有多種基礎疾病伴發,心理焦慮、抑郁較為突出[9-11]。本次研究中,觀察組通過在圍術期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術前重視積極訪視,對患者情況加以了解,個體化制定干預措施;行心理疏導,幫助患者克服負性情緒,提高醫護依從,同時完善各項術前準備,保障手術順利實施。術中依據麻醉和手術方式的不同,對合理的體位加以選擇,防范不良事件的發生。術后密切監測生命體征,并完善隨訪干預,為患者成功康復提供保障。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手術均成功完成,觀察組生活質量即情緒功能、社會功能、角色功能、軀體功能、認知功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加強手術室優質護理,通過心理、精神、社會等方面的干預,可提高患者角色適應能力,做好情緒自我調節,使機體狀況得到有力改善,并增強自我防護、并發癥預防等知識,進而增強整體生活質量。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P<0.05)。表明個體化優質護理可使患者合理需求得到滿足,可在護理過程中保持愉悅心境,增強心理滿意度。兩組護理前HAMD評分無明顯差異,護理后均下降,但觀察組評分降低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優質護理干預使患者不良情緒得到有力消除,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在醫護過程中可發揮主觀能動性,保障各項操作成功進行。觀察組感染1例,對照組感染3例,下肢深靜脈血栓2例,提示患者主動參與醫護全程可提高自我防護力度,對機體異常及時發覺,向醫護人員告知處理,進而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保障護理安全。
綜上,高齡患者圍術期開展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可為手術成功提供保障,利于預后及生存質量的改善,防范不良事件的發生,并有助于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克服負性情緒,具有非常重要的實施價值,值得臨床廣泛開展應用。
[參考文獻]
[1] 周秀玲. 手術室優質護理在高齡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衛生產業,2012, 9(29): 53.
[2] 許喜英,劉麗芳,李云平. 高齡婦科患者圍術期護理體會[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2, 5(28): 167-168.
[3] 來惠琴,程蕊,裴向榮. 淺談高齡肺癌圍術期的護理[J]. 基層醫學論壇,2011,15(11): 368-369.
[4] 張紅霞,劉月,公曉菊. 90歲高齡胃部腫瘤侵犯橫結腸1例圍術期護理[J]. 齊魯護理雜志(下旬刊),2012,(12): 98-99.
[5] 李小賢. 高齡食管癌病人的圍術期護理[J]. 全科護理, 2009, 7(15): 1326-1328.
[6] 衡雪芹,張玉蘭,陳三強,等. 高齡腹腔鏡膽囊切除57例圍術期護理[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1, 32(23): 3944.
[7] 費國華,張健增. 高齡婦科惡性腫瘤43例圍術期護理[J]. 齊魯護理雜志, 2010, 16(12): 23-24.
[8] 周毅娟,王方,高亞娜. 高齡乳腺癌患者圍術期護理[J]. 中國實用醫刊, 2013, 40(22): 120-121.
[9] 蘇小梅,李桂珍. 高齡直腸癌合并糖尿病24例腹腔鏡手術圍術期護理[J]. 廣西醫學, 2013, 35(7): 942-943.
[10] 邵玉會. 高齡肺癌35例圍術期護理[J]. 齊魯護理雜志, 2010,(11): 14-15.
[11] 朱敏芽,毛浩. 婦科高齡患者圍術期臨床護理體會[J]. 現代醫藥衛生, 2012, 28(21): 3313-3314.
(收稿日期:201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