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玲
[摘要] 目的 深入了解我國醫患關系現狀并探討緩解醫患關系緊張的方法。方法 對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的醫生、護士、患者及醫院管理者進行實地方便抽樣采訪調查。 結果 在45例調查對象中,17.8%的人認為醫患關系和諧,51.1%的人認為醫患關系一般,31.1%的人認為醫患關系緊張;對于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分析, 64.4%的人歸咎于政府體制,44.4%的人認為是醫院安排問題,40.0%的人認為是患方因素,24.4%的人歸咎于社會和媒體輿論,還有22.2%的人認為是醫方自己的問題。結論 要想讓醫患關系持續健康地發展,需要社會各界和政府的全方位改進與共同努力。
[關鍵詞] 醫患關系;相關因素;緩解方法
[中圖分類號] R197.3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20-0106-03
近年來,醫患關系日趨緊張,已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醫療改革無法回避的重要社會問題,并影響到和諧社會的構建,因此,研究醫患關系現狀,分析引起醫患關系緊張的醫方和患方因素,同時提出相應的緩解對策,對于構建和諧醫患關系與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和理論意義[1]。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成立于1990年,現有三個院區,分別為院總部、二化分院、屏山分院,形成三位一體的醫療發展態勢,全面為患者提供周到服務,現已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中醫醫院[2],我們的調查就在這里進行。研究目的主要包括:①了解被調查醫院醫患關系現狀;②分析醫患關系出現問題的原因;③探討緩解醫患關系的方法。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于2012年7月在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進行,對醫院里的醫生、護士、患者和管理者進行攔截式采訪,總采訪人數為45人,其中男25人,女20人,年齡分布24~74歲。調查人群中醫護人員19人,患者26人,醫護人員科室分布為急診內科3人、神經科4人、腎內分泌3人、肛腸科5人以及呼吸科4人;患者中包括學生3例、工人6例、教師4例、農民5例、公務員3例以及退休人員5例。
1.2調查方法
采用定性調查提綱的形式了解調查對象對現階段醫患關系的看法,患者所采用的調查提綱與醫護人員不同,患者的提綱問題包括基本資料、對當前醫患關系現狀的評價、對醫患關系的切身體會、認為造成當前醫患關系現狀的原因以及緩解醫患關系的解決措施;而醫護人員的提綱問題除了以上幾條外,把對醫患關系切身體會一項換成了對于襲醫事件的經歷和看法,并添加了醫生眼中理想的醫患關系以及中醫院與其他醫院的區別這兩個問題。然后將收集來的訪談資料進行整理,總結出醫患關系出現問題的原因,并分析探討緩解醫患關系的相關對策。
2結果
2.1醫患關系現狀
醫患關系現狀被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和諧、一般和緊張。醫患關系和諧是指調查對象本人沒有經歷過、身邊也沒有發生過并且沒有在電視電腦等媒體上看見過醫患糾紛的相關報導;一般是指本人沒有經歷過且身邊沒有發生過醫患糾紛事件,但通過媒體報導知道醫患糾紛的存在;緊張則是本人經歷過或身邊真實發生過醫患糾紛事件。在調查的26例患者中,認為醫患關系和諧的有8例(30.8%),認為醫患關系一般的有18例(69.2%),沒有患者認為醫患關系緊張。在調查的19名醫護人員中,認為醫患關系一般的有5人(26.3%),認為醫患關系緊張的有14人(73.7%),沒有人認為醫患關系和諧。
2.2醫患關系出現問題的原因分析
在調查的26例患者中,有14例(53.8%)認為醫患關系惡化的原因是政府體制問題,對醫療領域管理不當,導致醫院直面與患者的沖突,且政府工作人員不道德;有20例(76.9%)認為是醫院安排不當導致醫生供不應求,同時醫院還有很多虛假廣告欺騙患者。在調查的19名醫護人員中,有15人(78.9%)認為是政府所倡導的醫療體制有問題,國家對醫保投入不足,使得基層醫療不健全,同時對醫院管制太多,直接導致醫生收入偏低,引起醫生的不滿情緒和非營利性醫院的營利沖動;有11人(57.9%)認為是社會和媒體的輿論引導問題,總是報告醫生和醫院的負面新聞,加深了百姓對于醫生的不信任和偏見;有18人(94.7%)認為是患者的素質問題,由于患者不懂醫學,一方面在面對醫生時總有自卑和害怕心理,另一方面對醫療的期望太高,而當結果達不到患者的期望時,患者就會由不理解轉為憤怒;有10人(52.6%)認為醫生自己的態度有問題,不愿意與患者多溝通和交流,出診時帶有情緒等,都會直接造成醫患關系的惡化。
2.3緩解醫患關系的方法
在調查的26例患者中,有14例(53.8%)提出緩解醫患關系要靠政府的政策改進,改變政府對醫院“包而不辦”的現狀,減少管制,同時政府人員要講道德,辦事公開透明化;有20人(76.9%)提出醫院需要一些解決方法來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如網上掛號,但也要加大執行力度。在調查的19名醫護人員中,有15人(78.9%)提出政府要加大醫改力度,醫藥分家,加強醫療投入,提高醫生待遇,使醫生勞有所得;有17人(89.5%)提出要糾正媒體輿論導向,多報道醫生的正面信息,少報道負面消息;有10人(52.6%)提出醫生素質也需要提高,尤其注重與患者之間的溝通;有4人(21.1%)提出希望做到純粹醫療,看病不要涉及到錢,只涉及到醫術;還有2人(10.5%)提出要加強醫療知識宣傳力度,普及醫療常識,從而使得患者能夠理解和相信醫生。
3討論
從2006年的數據來看[3],那時的醫患關系融洽度和誠信度的問卷統計顯示選擇“一般”和“較差”的比例加總起來達到60%,可見,醫患關系總體來說不太差,將這一數據與我們的調查結果進行對比,可推斷出,近年來醫患關系明顯惡化,且醫護人員比患者更能感覺到這種惡化趨勢。
在醫患關系惡化原因方面,部分研究文獻[4]很早就從體制、醫方和患方三個方面來闡述了,可見,這些問題是一直隱蔽地存在著,只是隨著近幾年醫患矛盾的尖銳和醫療糾紛曝光率的提高,才使得這些潛在的問題進入人們的視線。從調查結果來看,大部分患者認為醫患關系惡化是醫院本身的問題,如醫生太少患者太多導致看病難、醫生多開檢查單藥單導致看病貴、醫院過度承諾結果卻治不好病、醫生護士態度傲慢敷衍等。患者作為醫患關系直接矛盾沖突主體中的一方,很容易就把錯誤歸咎到另一方醫護人員身上,醫院當然有服務不到位的地方,但我們也需要看到問題的本質,即醫院這樣做的動機和目的。約有一半的患者同意是政府這個幕后工作者導致了如今的現狀,醫療體制不合理,醫保制度不健全,促成了“以藥養醫”的惡劣風氣,進而直接導致廣大患者飽受制度的折磨。但從醫護人員的角度來看,又是另一番景象,90%以上的醫生認為醫患關系之所以惡化是患者素質原因,沒有知識同時無理取鬧;大部分醫護人員也提出了政府體制問題,且媒體的不實有偏性報道和煽風點火也讓很多醫護工作者厭惡和憤怒。比較患者和醫護人員的看法,發現其共同點都是先把錯誤歸咎于對方,然后再歸咎于政府,不同之點是約有一半醫護人員會自我檢討,認為醫患關系惡化與自己服務態度也有關系,但患者卻沒有這種自我反省的意識。
有研究[5]指出為緩解醫患關系應建立健全法律法規,使醫患糾紛有法可依。在近些年醫患糾紛劇增的情況下,這個建議被普遍采納,各地紛紛建立起醫患糾紛調解處。通過該調查結果可以很容易發現大部分患者希望醫院自己付出實際行動來解決這些問題,從而緩解醫患關系;而醫護人員卻寄希望于政府,呼喚醫療改革的出爐,糾正醫院的營業模式和醫生的謀生方式,從根本上消除醫患矛盾,同時媒體也要學著從醫生的角度換位思考問題,不要以偏概全,誤導患者的思想。
調查結果也顯示醫護人員對于醫患關系現狀的看法比患者更悲觀,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四點:①調查的患者樣本數不夠大,容易造成概率性的偏差;②患者不太配合采訪,希望早早結束了事,敷衍應對,不愿意說實質性的內容;③患者很少或沒有親身經歷過醫患糾紛事件,于是就認為醫患關系還不錯,而醫生都是直接面對醫患沖突;④住院部的患者比其他區患者更傾向于認為醫患關系良好,因為其住院時間長,容易與醫生和護士產生感情。
本研究調查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包括調查對象樣本采集數量不夠大,使得一些小概率觀點成為普遍看法;調查時間太過短暫,集中在短短三天,時間維度上的持續性不夠;所調查對象的空間分布不太均勻,調查的住院部患者比門診和急診的患者多,而住院部患者對于醫患關系的看法普遍比門診和急診樂觀,由此對于研究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在以后類似的調查中,要盡量克服這些不足,完善調查結果。并且本次研究調查主要以醫護人員和患者為主,因為他們是醫患糾紛的直接參與者,但實際上醫院管理人員對于這方面的了解也是很多的,他們能提供豐富的信息和建議,以后的研究方向可以轉向他們。
雖然本次調查存在上述不足,但依然可以從中總結出一些緩解醫患關系的建議。首先,要面向全社會普及醫學、倫理和法律知識,加強醫療常識宣傳和教育力度,這樣有利于在醫療過程中營造相互尊重、誠實信用的氛圍[6];其次,醫方需要加強自身建設,規范自己的醫療行為,以患者為中心,淡泊名利樂于奉獻,同時加強醫患溝通,拉近雙方的距離,順應現代醫學模式的需要[7];然后,建立社會醫療責任保險基金機構,讓廣大醫務工作者投保,完善醫療衛生相關法律法規,通過合理的安排來平衡醫患利益關系,減少甚至避免道德風險的發生以及由此產生的對抗和沖突[8];最后,政府要深化醫療體制改革,完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基本藥物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公立醫院這五項,落實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質[9],改變現在對于醫院“包而不辦”的現狀,放松管制同時加強監督,提高醫務人員待遇,從根本上解決醫患關系惡化的狀況。
4 結論
通過本次調查研究發現,醫患關系依然在惡化,造成其惡化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政府體制、社會因素、醫療體制、患者問題等,為了緩解醫患關系,我們要從多方面著手努力,包括加大醫療投入、完善醫保、加強醫院管理、規范媒體輿論、提升醫生素質、普及醫療常識等[10],共同營造健康良好的醫患關系,推動國家醫療事業向著更好的明天前進。
[參考文獻]
[1] 吳利納. 影響醫患關系緊張的醫方因素及對策研究[D]. 首都醫科大學,2010.
[2] 王大壯,田侃. 我國醫患關系現狀芻議[J]. 衛生軟科學,2009,23(5):571-573.
[3] 羅開芬. 醫患關系現狀調查及服務質量改進對策探討[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7):129-130.
[4] 郝立麗,劉芳. 淺析醫患關系的現狀及其改善對策[J]. 醫學與法學,2012,4(6):42-44.
[5] 阿斯爾,朱立強,陳俊國. 內蒙古某兩所醫院醫患關系現狀調查[J]. 西南國防醫藥,2010,20(9):1045-1046.
[6] 姜源,姜文航. 溝通視角的醫患關系現狀分析:基于對濟南市某公立醫院的調查[J]. 中國醫藥導報,2013,10(21):162-165.
[7] 嚴崢凱. 我國醫患關系現狀分析及對策[J]. 中國醫藥導報,2009,6(22):251-252.
[8] 楊帆. 我國醫患關系現狀及其對策分析[J]. 法治與經濟(下旬刊),2012,(2):148-150.
[9] 張京航,王曉燕. 醫患關系現狀的醫方因素及對策研究[J]. 醫院院長論壇,2009,6(2):46-49.
[10] 蔡黎君. 蘇州市公立醫院醫患關系現狀調查研究[J]. 醫學信息,2013,26(11):88-89.
(收稿日期:2014-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