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內容,推進素質教育就是要堅持“以學生為本”,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對于物理教學而言,要從思想素質、知識水平、操作能力、應用意識、創新精神等方面著手,切實抓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應根據不同的課型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同時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恰當設疑,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熱情鼓勵,積極引導,加強師生互動,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功能和學生的主題效應,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通過類比聯想等手段,培養學生掌握獲取知識和方法的靈活、自主的探究能力。
一、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學生的思想素質教育
國務院頒發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堅持德育為主,立德樹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過程。”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注重物理知識的傳授、技能的訓練,還要注重學生思想品質的培養。
作為一名物理教師,筆者在教學中始終注重加強對學生思想素質的教育,將物理學發展史,名人軼事、科技發展作為教學案例,將物理知識在現代科技、生活中的應用、將物理教學與能源合理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等相關方面結合起來,注重引導和培養學生合理利用能源、樹立環境保護意識等思想素質教育。將學生的思想素質教育有機地融入到物理課堂教學之中。
二、在培養興趣中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水平
對于物理教學來說,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必須的物理基礎知識,并能實際應用,形成良好的物理基礎知識素質。”因此,教師的教學應遵循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認知規律,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如利用學生實驗、組織討論、開展物理應用知識競賽、介紹科學家的發現和發明、解讀必要的插圖或漫畫等,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教師要從自然現象、事物規律、生活經驗、物理實驗入手,使全體學生在快樂學習中掌握、理解、運用物理知識。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要緊密結合學生生活實踐引入物理概念,切實理解概念的實質和內涵等。
三、在實驗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人們的社會生活、生產技術及現代科學技術中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教師應盡量列舉大量的生活、生產中的實例,向學生介紹現代科技知識,引導學生探究其中的物理原理。這樣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體會物理學科的重要性,提高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探究習題案例過程中,選案例除了要注重習題的典型性外,更要注重習題的實用性,同時要滲透相關學科知識,提高其綜合性。加強課堂實驗探究教學,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實驗探究教學是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課堂演示實驗能直觀再顯抽象的物理規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良好習慣。
在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多做實驗探究,除了課本上必做的探究實驗外,應當善于觀察、挖掘生活實例中的物理現象,積極開展第二課堂。精心設計一些校本實驗課題,成立實驗課題小組,組織引導學生共同探究物理奧密,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方法,探究意識和動手能力。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行設計,親自動手做實驗,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又培養了觀察問題能力,進而提高他們物理實驗的基礎能力。
四、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的物理應用意識
物理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也應服務于生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教會學生既掌握物理知識又能夠學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要關注學生學習物理的過程,不失時機的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科學素養。要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通過自己示范、學生課堂討論和課后練習,介紹日常生活的事例等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要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如在“自由落體運動”教學中,筆者通過“測反應時間”的游戲,引入創設問題情景,建立問題期待,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從生活情景中構建物理情景,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的科學知識與社會、生活實際相聯系;利用“輕的物體(薄紙團)比重的物體(硬紙片)下落快”的實驗設計使得實驗探究更全面。讓學生知道學習物理是可以用來制作我們日常生活的工具以及科技產品,這樣能使學生更加的熱愛物理、熱愛生活。
五、在學生自主探究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在物理教育中顯得尤為突出。因此,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一系列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如鼓勵學生課前先將物理課本中的定理、公式推導出來,對教科書上的例題先進行獨立分析、解答。要注重啟迪學生的思維,組織開放討論,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如對物理課本中的“想想議議”,要組織學生討論,鼓勵學生發表不同于他人的見解,養成獨立思考習慣。教師也可以通過創設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產生疑問和設想,從而探索新知。
為了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要求,物理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勢在必行。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教師要努力創設新穎有趣的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采用自學探究的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進行以思維為核心的各種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在教學評價上,教師要積極改革評價機制,注重形成性評價。只有不斷地改革物理教學方法,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龔介群,柯巖.在物理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的幾點思考[J].咸寧學院學報,2009年6期
[2]張輝.淺議高中物理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1年16期
[3]王立軍.淺談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J].學周刊,2012年第10期
[4]楊家茂.淺談高中物理教學的方法[J].現代閱讀,2013年第1期
【作者簡介】
施明(1978-),男,江西宜春人,江西省宜春市第三中學,中學一級教師,本科,主要從事高中物理教學與研究。
(作者單位:江西省宜春市笫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