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大偉
在初中體育教學工作中,學生體育綜合能力發展對教學成效具有較為明顯的影響.當前,初中生在體育綜合能力發展方面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為體力體質耐力水平不高、技能技巧水平低下、團結協作意識和拼搏奮進精神不強。造成這樣的現狀有著復雜的原因,作為初中體育教師,要強化對學生體育綜合能力發展狀況的分析研究,并結合教學工作開展有效突破措施,提高學生體育綜合能力,本文主要針對這一方面進行簡要論述。
一、當前初中生體育綜合能力發展狀況
1.體質耐力水平普遍偏低。依據教育衛生部門檢測報告顯示,近十年來初中生體質耐力水平已經連續四年呈現下降的趨勢,體育體能測試達到良好以上的學生比例不足百分之七十二,耐力水平也沒有達到相應的標準。
2.技能技巧水平相對不高。初中生在體育訓練中,對技能技巧水平的掌握效果是非常重要的評價指標。許多學生運動感較差,運動技能的領悟和把握不夠充分全面,在教師進行了技巧動作的示范之后,模仿準確率不高,具體實踐訓練過程中動作走樣、不得要領,這就影響了學生體育訓練綜合成效。
3.團隊協作意識有待提高。在體育訓練中,許多學生缺乏與他人的合作意識,沒有能夠將自己置身于團隊這樣的一個組織之中,還是以自我為中心,沒有能夠準確定位自己在團隊中的角色,也沒有能夠將自己的作用發揮與其他成員聯合起來,導致訓練或游戲中缺乏團隊協作的意識。
4.拼搏奮進精神振奮不夠。體育教學倡導一種拼搏奮進的正能量,許多學生在體育學習中萎靡不振、興趣低下,或是消極應付、敷衍了事,沒有能夠以一種昂揚的姿態向自己的身體極限、潛能挑戰,勇于突破自己的障礙,向著更高的層次邁進,而是存在畏難情緒,不思進取、怕吃苦,影響了體育訓練綜合技能的提升。
二、對初中生體育綜合能力現狀成因分析
造成當前初中生體育綜合能力發展不佳的狀況,有著深刻的背景和復雜的成因,主要與以下三個方面因素有關。
(一)是飲食不合理與缺少鍛煉導致體質耐力水平下降。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許多家長在生活中多給學生吃肉食,粗纖維蔬菜較少。這樣的不合理飲食結構非常容易出現小胖墩現象,學生體重超標是造成體育鍛煉能力低下的重要方面,加上學生受應試壓力影響較大,沒有足夠的時間開展體育鍛煉,或是鍛煉的空間缺乏,也是影響學生體質耐力水平的重要方面。
(二)是教師在體育教學之中缺乏形象直觀的技能指導。許多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只是簡單地對學生進行技能技巧指導或是示范,沒有能夠就動作的要點難點進行分解分析,也沒有能夠進行更加形象直觀的指導,導致學生在簡單的模仿中無法抓住要點。
(三)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形成自我為中心的行為思想。許多初中生都是獨生子女,在生活中已經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習慣,在體育訓練中還是抱著這樣的思想,結果導致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堅持以自我為中心,無法與他人進行有效的配合,導致學生團隊協作意識不強。
(四)是訓練之中缺乏頑強拼搏體育精神有效教育引領。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作用,能夠激勵和引導學生克服困難、勇往直前。但是許多教師的訓練中缺乏這樣的難度,導致學生無法有效地挑戰自我,沒有進行頑強拼搏的機會與載體。
三、針對性改進和完善體育工作,提高學生體育綜合能力
對學生體育綜合能力低下的狀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生活教學教育等方面的缺位是導致學生體育綜合能力不足的重要因素,教師應當開展針對性的研究,予以優化與改進。
1.指導學生開展科學飲食與堅持鍛煉。教師在教學中要滲透營養搭配、均衡營養等方面的知識,指導學生制定周營養計劃、月營養計劃,科學飲食。同時鼓勵學生堅持體育鍛煉,每天在緊張的學習之余適當開展鍛煉,既能夠增強體質,也能放松身心。
2.提高體育技能教學生動性與形象性。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強化對學生技能技巧的形象指導,一方面,教師要規范地做好每一個動作,為學生展示最為規范的指導。將相關動作要點向學生進行點撥之后,可以要求學生分成訓練小組,將訓練較好的學生編排到每一個小組,幫助教師開展學生動作的指導。在這樣的模式中,學生既要自我開展訓練,同時也要幫助他人糾正不規范的動作,在這樣的過程中達成了共同進步的目標。對于一些瞬間的連貫性動作,觀察難度較大,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演示的方式,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動作的每一個節點,結合室外課的訓練能夠達到深刻領悟的目標。
3.利用項目教學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強化學生的團隊意識培養,可以通過一些訓練模式的轉變激發他們的團隊意識。如在籃球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進行輪流投籃訓練游戲活動,投進加分,投不進減分,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競賽活動,這樣的競賽模式有效激起了學生的競爭欲望。為了提高本組的投籃得分,每一個小組都對其成員進行了投籃技能技能的強化鞏固,既保證了動作規范,又提高了投籃命中率,在此基礎上進行競賽活動,每一個成員都是這個集體小組的一份子,大家不再是代表個人,而是代表集體來進行教學訓練,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
4.借助于典型人物榜樣作用強化教育。對學生進行頑強拼搏精神的教育引導,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教育的層面,還要選樹一些鮮活的人物典型,對學生發揮榜樣示范作用。一方面,教師可以運用我國體育界涌現出來的優秀兒女先進事跡,尤其是各類世界冠軍的艱苦訓練事跡對學生進行頑強拼搏精神的教育。同時,教師還可以從學生身邊的同學入手,結合平時體育教學訓練中的觀察,有意識地選出兩到三名在體育訓練方面一絲不茍、不怕吃苦的學生典型,用身邊的人、身邊的事教育學生,使他們受到深刻的教育。
綜上所述,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廣大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體育綜合能力的分析研究,并針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水平。
(作者單位:江蘇省邳州市占城中學)